张三丰和郭襄是虚构的吗(想要真正读懂射雕三部曲)

张三丰和郭襄是虚构的吗(想要真正读懂射雕三部曲)(1)

射雕三部曲中的人物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以主角串主线,用配角诉人生。郭靖、杨过、张无忌三人,如果从小说中把他们单列出来,也就张无忌的经历有些意思,郭杨二人的历程,放在几十年前还算新鲜,若是以当下我们的脑洞去观看的话,怕是无聊之极。

主角不够,配角来凑。我现在看射雕三部曲,不再过多地关注主角们,他们的种种早已烂熟于心,反而是那些从前忽略的或者是一扫而过的配角们,细细品来有些意思,也终于明白了金庸先生武侠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那便是下笔无废墨,每个人,哪怕是一句带过的人物,都可以让人在脑海中浮现一段故事,一段情,耐读。

射雕三部曲说的是江湖事,表的是人间情,喻的是历史之惯性。少年时,喜欢其中的刀光剑影、情深意浓,至今日,方知晓被诸多人诟病的武侠小说,其实也有读不出来,品出来的道理,与现实相联,个中滋味人自知。而想要真正地读懂射雕三部曲,最好的切入点,便是郭襄和张三丰。

张三丰和郭襄是虚构的吗(想要真正读懂射雕三部曲)(2)

先说张三丰

在《神雕侠侣》快要结尾时,张三丰突然出现。之所以用了“突然”二字,是因为如果去掉觉远和张三丰的情节,神雕的故事依然完整。

张三丰的出现非常刻意,那么这个人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在《神雕侠侣》亦或《倚天屠龙记》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张三丰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许多《射雕英雄传》中人的影子。他的正气像极了洪七公,他的飘逸像极了黄药师,他的普世情怀像极了王重阳,他对人生的理解,像极了大彻大悟后的一灯大师,他对武学一途的坚韧不拔,像极了欧阳锋,而他的诙谐幽默、与小辈儿人的和善,又似乎是洪七公、周伯通的合体。

武当山上的张三丰迎风伫立,道袍飞扬,他站在轻松下面极目远眺万里河山,胸中豪情不减,热血却没有沸腾,而是随着气息运转全身,把热血化作了正气。他微笑的嘴角睥睨着江湖,他坚毅的眼神似是几十年前的郭靖,不涣散、不漂移。在他的身后,站着一群风姿绰约的影子,这些影子是武当山的山石,是武当山的溪流,是武当山的飞鸟。当山间雾气涌起之时,张三丰缓缓起势,身形如一,气息平稳中和,一套武功打得行云流水,谓之“太极”。

太极一出,射雕三部曲便豁然开朗。在三部小说中,没有完美到无法挑剔的好人,没有彻头彻尾的坏人,没有和光同尘的去意,亦没有改变历史的伟大。小说中的大侠、小侠们,只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个梦想,有的是为拯救苍生,有的是图荣华富贵,有的是想特立独行。都没错,都是江湖应有的样子。正因为有黑有白,江湖才完整。

张三丰之所能够从《神雕侠侣》活到《倚天屠龙记》,不是为了证明他武功卓绝到百岁不老,而是为了告诉我们,见惯了潮起潮灭的人,最终都会风轻云淡。不信你看,从射雕的金朝强盛到衰亡,神雕的元朝兴起宋朝亡,江湖儿女们无论站在哪一边,都不过是随波逐流,大江大河中一叶扁舟而已。

而作为张三丰们,只要浩然气在胸,江湖,不过尔尔。正如他武功口诀所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自他横,明月照大江。

张三丰和郭襄是虚构的吗(想要真正读懂射雕三部曲)(3)

再谈郭襄

表面来看,郭襄在《神雕侠侣》中是情的化身,是爱而不得的悲剧人物。如果真要这样以为,我们就太小看郭襄了。

诚然,郭襄是为情所困,也曾为了杨过跨过山河大海,穿越人潮人海,小儿女姿态跃然纸上。可我们别忘了,在《倚天屠龙记》中,已经去世的郭襄创建了峨眉派。这是何等的壮举,更奈何她一介女子?

郭靖神功盖世,杨过聪明绝顶,都没有自创门派,前五绝也仅有王重阳有全真派流传来,黄药师收徒不少,江湖也不见“桃花岛派”。国破家亡之际,郭襄并没有沉沦苦海,郁郁而终,而是凭借一己之力,把峨眉一派创立、传承了下来。

这是江湖传承,真正的传承。郭襄的经历告诉我们,江湖儿女可以悲悲戚戚,可以为情所困,可以一时间茫然无措,但是,江湖水不断,青山石不倒,封建王朝可以终断,江湖一脉必有后来人。

我们可以想象,郭襄在听闻或目睹父母兄弟蒙难,山河破碎之时,心中是何等痛苦。当她孤苦无依之时,又是怎样的思念杨过,想要和她的大哥哥诉说衷肠。可是,她也意识到,宋朝可以亡,武林侠义一脉不能断。于是,她踏足峨眉山,渴饮山泉,饿食浆果,洞穴居身,山林花鸟为伴,她总结前人武功,归纳家传绝学,把游历江湖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会贯通,终于,金顶之上霞光万丈,峨眉一派横空出世,横扫江湖。

郭襄出家了,她没有结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杨过用情至深,心中再难容纳他人。二是她不想传承子嗣,在她的心中,峨眉派便是郭氏的一脉传承,峨眉弟子便是不屈宋人的子子孙孙。郭襄不再是那个心中只有杨过的女孩子,她成为了一代宗师,一个传奇。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郭襄,《倚天屠龙记》才可以定了侠义的基调。倚天剑、屠龙刀再天下无双,再称霸武林,也不过是冰冷的物件,郭襄留下的,才是江湖侠义的温情。

张三丰和郭襄是虚构的吗(想要真正读懂射雕三部曲)(4)

郭襄和张三丰的交集,是传承和开创的结合

尽管《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写出了不少张三丰对郭襄的好感,我们依旧很难断定,张三丰对郭襄到底是爱是敬爱。

情感不是他们二人的重点,他们见面、相知的重点是传承、开创的结合。

就武学来讲,郭襄是对神雕射雕江湖的传承,她的所学大多来自前辈们的调教。张三丰的武学是开创之举,他是以九阳神功为底,一步步自己构建出武学系统,创立了武当一派。

作者安排他们在《神雕侠侣》结尾处见面,并延伸至《倚天屠龙记》当中,是想告诉我们,江湖不仅有先辈们的精神,也有后来者的努力。只有如此,江湖才有活力,江湖才不会死水一潭。

张三丰对郭襄念念不忘,多年后还能回想起她送他的铁罗汉。张三丰念念不忘的不仅是郭襄,也是那个旧时的江湖,那时候的江湖,有风骨,那时候的江湖,有风情。开创武当派不是为了打破射雕时代的江湖,更多的,是为了继承射雕英雄们的侠肝义胆。

无论是在张三丰的武当派还是郭襄的峨眉派中,传承和开创是分不开的,也只有这样,射雕三部曲才是三部曲,《倚天屠龙记》讲的新故事才能够和老江湖相联系。


作品均为原创

请关注风舞鹰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