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1)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2)

小时候写字,“地”是一个土加一个也,于是自然而然就对“地”这个字有了解释,地,土也。不是经常说土地土地吗?地是土固然正确,不过它的涵义,其实更为广泛和包容。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3)

地本义就是指大地,与天相对,生养万物。地在金文中写作: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4)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地”在演变中主要形成了两种写法,一种从阜从土,彖声;一种从阜从土,它声。小篆的字形则省去了“彖”。有人说因为“它”“也”字形相近,“它”有可能讹为“也”,因此后来“地”就变为从土、也声。比如在包山楚墓竹简中,“地”就出现了两种写法。从土也声的这种写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5)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6)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7)

我们都听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最开始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也就是“鸿蒙”。在这鸿蒙之中,孕育出了盘古,慢慢地慢慢地,伴随着渐渐长大,他觉得被束缚了,于是站起来,上举着手,撑开了天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天地之间。天一天天高,地一天天厚,盘古也一天天长着。万八千年,他始终屹立,天地再也没有合上。这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创世神话,天地由此形成。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8)

但古人的联想并未就此停止。他们说盘古倒下后,身化万物,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地理、田土草木……如此种种,归于盘古一人。在古人心里,盘古不仅仅创世,还缔造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也许盘古的这种无私和博大,遗留在了大地上,古人说起大地,总是用宽广、厚实、博爱和无私去形容。《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我们脚踩着宽广的大地,想起曾经顶天立地撑起一片天空的盘古,我们学到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高尚情操。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9)

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与土地联系在一起。水滋养大地,地生养万物,水与地成为先民生存不可或缺的因素。农耕的生产方式不仅使人们扎根土地生活,也使文化扎根土地发展。人们依赖脚下的大地,安土重迁,不愿轻易迁居异地。每一寸大地都养育着黎民百姓,滋养着不同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往小了说有吴地、楚地、秦地、齐鲁之地等,有吴越文化、楚文化、秦文化、齐鲁文化,往大了说都是中华大地,都属中华文化。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10)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大地,总是充满着一种热爱。这种热爱,来源于对大地生养万物的感恩,和对大地赐予家园的依恋。我们赞颂谷物、眷恋土地、思念家园,归根到底是源于对大地的情感,是围绕着大地而存在、而升华的。可以说,唯有扎根大地,方可安顿灵魂;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11)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12)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13)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14)

每日一字佳(每日一字地脚踏一方土)(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