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实力怎么变强了(马其顿靠步兵方阵征服波斯)
编者按:冷兵器研究所在上一篇文章《马其顿方阵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古希腊人:老杜这话有前提,也怪我们体力不好》中,论述了马其顿如何征服希腊。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马其顿如何征服波斯。一直以来,波斯做为马其顿最大的对手,在网络上总是遭到贬低。按照网络上的说法,波斯军队费拉不堪,不敢肉搏,所以被武德充沛的马其顿方阵碾压了。那么真的如此吗?
波斯军队不敢肉搏的这个说法,出自古希腊学者色诺芬的《居鲁士劝学录》,在其《长征记》中的库纳克萨之战,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是要注意的是,前面那本书其实是一本政治教育小说,史料价值不高。更有研究认为,这个说法是色诺芬伪造的。首先,按照普鲁塔克记载,“希腊人一直到蛮族疲惫不堪,才将他们击败,接着跟在后面追击很长段路程。”(《希腊罗马名人传》)普鲁塔克还说过,“在我而言,要补充他(色诺芬)所忽略的史实,特别是那些有报导价值的资料,如果我还是照本宣科的复诵一遍,可以说是愚不可及的行为。”(《希腊罗马名人传》)显然,普鲁塔克必然有他认为更可信的史料。其次,色诺芬的记载明显前后矛盾,前面说波军一箭未发就逃走,后面却说“敌军方面的战车,有的冲过自己的队列,另外一些也闯入希腊军队行列……。每当希腊军队看到敌人战车前来,便摆开一个缺口让他们通过。”(《长征记》)可以看出,波军明显不是一箭未发就逃走,还是敢于战斗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下那场著名的高加米拉之战。按照狄奥记载,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有如下战略规划:第一,在亚历山大抵达叙利亚的时候,已经将帝国各处的军队集和起来,并且制造更长的长矛和佩剑配置给军队,同时制造200辆镰刀战车。第二,开始训练他的军队,同时与亚历山大开始议和,议和失败之后,开始加强训练他的大军。第三,派出一支精选的军队守住底格里斯河并且进行焦土战术。第四,以高加米拉做为防守地点。但时间对于大流士来说,还是不足的。比如拿破伦说过,“步兵需三个月的训练,就应该能机动自如,并能承受起敌人的进攻”(《图解世界战争战法》1792~1815)18/19世纪,处于战术已经相当简单的排队枪毙时代士兵,尚且需要三个月的训练期。而古代条件下,战术动作更繁杂。显然通过数个月的训练,大流士三世的军队,最多脱离了多民族的乌合之众状态,还算不上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雪上加霜的事,守卫底格里斯河的波斯部队还当了猪队友。因为当时底格里斯河正在涨水,他们就认为亚历山大无法渡河,于是将军队撤回去。实际上,就算对面没军队,亚历山大也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渡过河,如果他们不撤走的话,必然给亚历山大带来很大的麻烦。
之后,双方在战场相见,亚历山大将他的军队从右到左依次布置,伙伴骑兵,王室骑兵部队,劳西亚斯等人指挥的骑兵中队,与另一支王室骑兵部队。,紧挨着骑兵的是步兵中最精锐的军团,然后是其他的近卫步兵部队,与其他将领指挥的步兵军团。左翼步兵由克拉特拉斯指挥,旁边的是联军骑兵与塞萨利骑兵。为了加强方阵的力量,亚历山大布置了第二线,命令他们如果波斯人包围第一线,就迂回过去迎击他们。他将轻装步兵一半布置在右翼,前面布置雇佣骑兵,另一半一部分布置在右翼骑兵后方,一部分布置在左翼方阵前面。在他们之前也布置了大量骑兵,总兵力47000。大流士的军队从左到右的布置是左翼布置巴克特利亚骑兵和达海人阿拉提亚人,之后是波斯步骑混编部队。紧接着是苏西亚部队,再往后是卡杜西亚部队。右翼是叙利亚和美苏不达米亚人,之后是米地亚部队与帕西亚和萨西亚部队,然后是塔普瑞亚和赫卡尼亚等部队。中央是波斯的精锐万人不死军与印度卡瑞亚人和马地亚弓箭手。后面是由巴比伦人和红海地区等组成的纵深部队,大流士在左翼之前,布置西徐亚骑兵和1000巴克特利亚部队,还有100辆镰刀战车。大流士中军前,布置50辆镰刀战车;右翼布置亚美尼亚和卡帕多西亚骑兵与50辆镰刀战车。其总兵力,欧美大部分学者认为在10万或者稍微少一点。
两军渐渐接近之时,亚历山大忽然将部队向右移动,目的是为了将军队移动到不平的地区,以此来使波斯的骑兵与战车不能发挥作用。对此,波斯方面也采取了应对措施,两翼的波斯骑兵开始向马其顿两翼进攻。面对右翼的进攻,亚历山大起初命令雇佣骑兵与其对抗,但是无法抵抗西徐亚等骑兵的进攻。这个时候亚历山大派非王室部队的其余骑兵去支援他们,一时取得上风。但是大流士那边也迅速派出骑兵支援。双方在那里展开了激烈的骑兵战,最后以亚历山大的胜利告终。另一翼情况则大不一样,在右翼指挥官马舍乌斯的指挥下,波斯人成功压制住了马其顿骑兵,并且还派一部分骑兵洗劫亚历山大营地,迫使马其顿骑兵后退。
之后大流世开始派出他的战车部队。由于亚历山大右翼的轻装步兵已经击败了波斯骑兵,所以可以把他们调来对付这些战车兵。但是左翼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轻装步兵可能用于对付波斯骑兵,所以他们无法用来对付这些战车。在战车部队之后,“大流士把整个方阵都调了上来”。(《亚历山大远征记》)大流世此时的战术还是如原来一样,继续迂回进攻亚历山大右翼。对此,亚历山大派出一支骑兵进行攻击,他们成功突破波军前沿阵地。亚历山大当机立断,将骑兵与最近的方阵布置成锥形,向这个突破口发起进攻。转瞬之间,马其顿人就一直杀到大流士的中军。在此,不同希腊史料出现了一些分歧,阿里安记载大流士三世直接逃跑,但是狄奥和普鲁塔克记载是他身边的军队先逃走。根据出土的巴比伦天文日记记载,是大流士的军队抛弃了大流士。
而此时的左翼情况却大不一样,大流世的军队右翼的长度长于亚历山大左翼,明显对其进行了包抄之势。所以这个时候,第二线部分军队按照前面亚历山大的命令,就迂回过去进行迎击他们,这样两线合成一线。接下来亚历山大开始追击逃跑的大流士,并没有回击波斯军队。这是一个失误,直接导致亚历山大左翼军队,被不知道大流士已经逃跑的敌人,开始包抄合围。此时的局势,可以称的上是危险。这个时候幸亏马其顿老将帕曼纽,一面派人寻找亚历山大,一面不断组织部队进行抵抗。随着亚历山大的归来,和波斯军队越来越多的知道大流世已经逃跑,波斯军队才开始全军溃败。通过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被网络上吹得神乎其神的马其顿方阵,其实并没有展现出对波斯和希腊军队一边倒的优势。事实上马其顿能打赢希腊波斯,靠的是优秀将领的指挥和马其顿士兵的精锐,以及一些好运气。其实战争就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在古典时代想靠什么优秀兵种和体系就征服天下,真的想多了。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微漫烟叶,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