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脾气好而是你对我太重要(我不是在劝你大度)

不是我脾气好而是你对我太重要(我不是在劝你大度)(1)

我们不过是跟自己和解

文/沈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生立世,处事有余,给人留情面,给人以宽容,往往能得到真诚的爱与尊重。

育人不苛责,给人台阶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仙崖禅师门下有一位学僧晚上经常爬出院墙外出游乐。这一天禅师夜里巡视,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凳,知道了有这回事,就把椅子移开,自己站在原先放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

深夜,学僧一脚踩到了禅师的头上,禅师安慰道

“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快回去休息吧”

这件事悄悄发生,悄悄结束,禅师也没有提起,但全寺再无学僧夜游了。

禅师,以无声的教育宽恕了他的弟子,得到了比严厉的苛责更好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其实,这不难理解。每个人对是非对错都有最基本的判断,所以我们才会在做了错事之后,对家长道歉,小心翼翼的表现,若能“被放一马”,心中自是无限感激。

如果已然知错的人,在羞愧之上,再被羞辱指责,恐怕连这份羞愧都没有了。即便在威逼之下得到了道歉,得到了当时的保证,又有几分真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底线之上,适时的提醒,往往比严厉苛责更能达到教育效果。

自由价更高,心胸需豁达

人生于世,心胸宽广,眼界开阔,度量宏大,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曾在杂志上看过一个故事:在丘吉尔25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想要改嫁给一个与他同岁的男子,然而这样的消息,被亲朋好友一致反对,母亲不得已想要放弃。

这时,丘吉尔鼓励了母亲,他告诉母亲要勇敢的追求幸福,,母亲如愿披上了婚纱。然而这次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

十几年后,母亲想要嫁给一个比儿子还要年轻的男子,可她不想舆论影响儿子的仕途,丘吉尔再次与母亲站到了一起,他告诉母亲,在前程与母亲的幸福之间,他一定选择后者,他接受了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人做自己的继父。

丘吉尔给了母亲自由追求幸福的底气,正是这份豁达与宽容,使得丘吉尔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

普希金曾说: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你的心开阔,世界就开阔。有一颗包容的心,懂得成全,舍得放下,分清轻重,这是人毕生的修炼。

做人拎得清,不连无辜人

意大利作家贾尼·罗大里说: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是一个好人的心是容得下全世界的。

这句话用来形容四川省双流县女孩,左小萃,再合适不过。

11岁时,父母离异,继母对她非打即骂,在一天夜里砍下了她的右手。继母被关进牢中服刑,母亲含泪把她接到身边。花心的父亲再娶,继母的孩子有了和她一样的悲惨。

时光飞逝,她以609分的高分考入大学,电视台为她募得2万,她却拿出一万分给了继母的孩子,她说当年事发时,小男孩才一岁,与他无关。她的举动使牢狱中的女人愧疚忏悔。

如果天使在人间,大概就是她的模样。

雨果曾说: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继母把她致残,她恨继母,却没有把罪责扯到那个不记人事的,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身上。她的爱,是大爱。

她所经历的悲惨,无可挽回。她却在自己能力之内,关照那个仇人的孩子。

的确,冤冤相报何时了。心里怀着仇恨,怎能勇敢无畏的迎接新的生活,到头来,这世上也不过是多了一个不幸福的人。

是原谅别人?不,是放过自己。

宽容,是人生的一场修行

赵国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之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将军以为蔺相如不过巧言善辩,没有什么真本事,无法容忍在他之下。

蔺相如以国家大义为先,从不与其针锋相对。在一次坐马车的时候,蔺相如主动避开廉颇,廉颇在知道原委之后,负荆请罪,两人终成至交好友。

古今中外,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好的际遇。

保持情绪稳定,不因小事随便迁怒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人生不过几十年,如果我们把时间花在记恨,埋怨之中,留给我们的时间又剩多少?你再气得咬牙切齿,于别人又毫发无损,有何意义。

不如过好自己的日子,宽容的对待生活,当你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你曾以为的过不去的坎也就不再是坎儿了。

很喜欢陶渊明的两句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我们也许不能选择身处何种环境之中,不能要求跟我们打交道的都是谦谦君子,品德无瑕之人,但是我们可以修炼自己,不再凡事斤斤计较。

与其说是包容别人,不如说是包容自己,包容这个万千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