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帝陵文物介绍(陕西文物览唐帝陵)

已订阅

陕西帝陵文物介绍(陕西文物览唐帝陵)(1)

献陵

献陵,唐代开国皇帝高祖李渊陵墓。位于咸阳市三原县徐木乡永和村及渭南市富平县吕村乡新庄村。《旧唐书• 太宗本纪》载:“贞观九年(635)冬十月庚寅葬高祖太武皇帝于献陵。”

献陵主要由陵墓、神道、下宫及陪葬墓区组成。现除存有封土、陪葬墓及部分石刻外,陵园地面建筑无存。陵冢为覆斗形,位于陵园中部偏东,底部东西长139米,南北长110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高19米。陵冢夯土构筑,层厚15厘米左右。陵冢四周墙垣略呈方形,东西宽448米,南北长451米;墙垣底宽约2 ~ 2.5米,夯层厚12 ~ 20厘米。四面墙垣各辟有一门,南门、北门均距陵台180米,东门距陵台130米,西门距陵台198米。西门南北长19米,东西长14米,门外南侧有砖铺砌的散水,向南延伸10多米。陵园四隅有角阙,西南角阙和东北角阙尚存有残迹。东北角阙残存部分高出地面80厘米,有砖砌墙面5层,砖面以内为夯土层。南门外神道,长575米,宽39.5米,神道东西两侧有大型石刻。

陵园西南有下宫遗址,其位于陵园西南2.5公里的唐村北100米处塬下,现存面积南北长100米,东西长120米。

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献陵进行了考古勘探,封土南侧有两条墓道,确证献陵为同茔异穴。2011年又在献陵封土以北约400米处发现一处建筑遗址,遗址墙垣南北长223米,东西宽221米,中间有一座大型建筑基址,东西面阔37米,南北进深23米,其南部又有3对小型建筑基址。推测此为陵园初建时的寝宫遗址。

陕西帝陵文物介绍(陕西文物览唐帝陵)(2)

献陵石虎

献陵封土前立有一通清康熙二十年(1681)所立石碑,高2.36米,宽0.85米,碑阳题“唐高祖献陵”5字,保存完好。四神门外各有石虎1对,大小、形制略同。南神门外石虎,位于门址南165米处,东西列置,东侧石虎身长2.75米,高1.80米,颈下刻有铭文:“武德拾年九月十一日石匠小汤二记”。西侧石虎身长2.48米,高1.70米,于1959年迁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室。东神门外石虎,位于门址东140米处,二虎南北列置,间距37.50米。南侧石虎仅石座暴露地表,北侧石虎仅残留石块。北神门外石虎,位于门址北150米处、南庄村西北隅,二虎东西列置,间距37.50米。东侧石虎仅留石座于地表;西侧石虎、石座分离,身长2.50米。西神门外石虎,位于门址西150米处的代庄村内,二虎南北列置,间距37.50米。南侧石虎、石座分离,石虎腿和嘴部残,虎身完好,身长2.70米;北侧石虎,头、身、尾均完好,身长2.68米。

神道东西两侧石刻从南向北计有石柱一对、犀牛一对,间距39.50米。东侧石柱,通高7.40米,自下至上由础石、石座、柱身、柱顶组成,础石长2.02米,宽1.9米;西侧石柱仅存础石一方,长2.08米,宽2米。石犀位于石柱之北70米处,东侧石犀于1960年搬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室,西侧石犀掩埋地下。

献陵陪葬墓集中分布在陵冢之北和东北的富平县吕村乡(旧称荆山塬)一带。据《唐会要》卷二十一记载,原有陪葬墓25座,即楚国太妃万氏、馆陶公主、河间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诞、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道王元庆、郑王元蛇、镜王元风、酆王元亨、徐王元礼、滕王元婴、邓王元裕、替王元夔、霍王元轨、江王元祥、密王元晓、并州总管张纶、荣国公樊兴、平原郡公王长楷、谭国公邱和、巢国公钱九陇、刑部尚书刘德茂、沈叔安的墓葬。1949年以后,陕西省富平县文物工作者调查,发现尚存封土者26座,已夷为平地、封土不存者20 座,已遭破坏及发掘清理者6座,合计52座。2011年,陕西考古研究院对献陵陪葬区进行勘探,可以明确献陵陪葬墓共93座,其中28座地表有封土。陪葬墓墓园外围基本都以围沟为界,围沟平面分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倒“凸”字形,长方形的42座,正方形的2座,倒“凸”字形的40座,围沟未发现以及被破坏的9座。多数墓园围沟内只有一座墓葬,也有两座或三座墓葬的情况。围沟内有一座墓葬者78处,有两座墓葬者3处,有三座墓葬者2处。

1956年8月,献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陵冢及周边外延5米;一般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为陵园宫城四门内。经2011年1月陕西省人民政府重新调整后,其保护范围包括陵园封土、城垣、四门及南门神道等部分;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边外延200米。

2001年6月,献陵作为“唐代帝陵”组成部分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7月成立献陵文管所,专司保护职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