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经历了哪些磨难(20后和60后)

90后经历了哪些磨难(20后和60后)(1)

我在前文提到我的大舅,热心粉丝朋友就发给我这张照片,说“这是万寿宫礼拜堂会友名册”,“名册”中萧景锡就是我的大舅,年龄四十二岁,说明这是1955年造册的,1938年前,我大舅曾在潮州府城开西医诊所和药房,潮汕沦陷前夕参加国民党部队,任军医官,1946年后回潮州,继续开西医诊所和药房。“名册”中的“个人简历”隐去了我大舅任国民党军医官的履历,那个履历在1955年的政治环境中显然是不光彩的,隐去它是礼拜堂对会友保护吧。

老妈讲了我另一个表舅的故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表舅成为公社社员,填写档案表时,社会关系栏,只写一个贫农的舅舅,不写另外两个舅舅,公社干部批评他没有如实填报,我表舅说:“毛主席教导我们,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我选择只认贫农舅舅,不认地主舅舅和海外舅舅。”驳得公社干部哑口无言。套用这句名言,也可以说“命运不由己,简历可选择”,那么我大舅的“个人简历”就无可厚非了。

我大舅“个人简历”有一处错误。萧惠荣是我大舅的祖父,我的外曾祖父,他的故事在我写的《萧恵荣家族口述史》讲述。由萧惠荣的长房孙辈口述,去年汕头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汕头百年》中报道了相关信息,我也在这个公众号发布两集,但我自觉得挖掘的史料还不够深入充分,就没有继续更新。现在热心粉丝朋友的帮助下,我与第五房子孙联系上,能够充实更多的内容,以后会在这里发布的。感谢所有支持我的粉丝朋友们。

老妈说:“你大舅后来到汕头造船厂当厂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高级技术人员,在五十年代,他的工资一百多元是很高的待遇,你大妗是医院的护士长,工资也是一百多元,两个人加起来的工资三百多元,当时毛主席的工资也才三百元。不过,你大舅当过国民党军医官的历史污点还是被翻出来了,成为被打倒的‘大老虎’,但他医术过硬,没有被清除出革命队伍,一直在汕头当医生……”

我疑惑的是,当年汕头属于重要的“海防前哨”,造船厂又是重工业的龙头,要进入这样的“编制”肯定要经过严格的政审的,而我大舅怎么蒙混过关的?

老妈一脸玄虚又得意的神情说:“肯定是有通天大神担保。我跟你说你大舅的同学是赫赫有名的张将军,你总是不相信。张将军主张国共合作,是唯一主动留在大陆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保护了许多老部下……”

我查了一些资料,甚至在文学群引发文友热烈的讨论,张将军的年龄与我外祖父相仿,绝对不可能是我大舅的同学。至于他们是否会在某个时空有交集,就无从推测。据研究国民党抗日名将历史的专家推测,我大舅更有可能与另一位张将军有交集。我向老妈求证,她斩钉截铁地说“绝对是赫赫有名的张将军,这刻在我脑海中的,因为我和你姨妈曾住在他的如夫人家里。后来这位如夫人还跟着张将军回老家,但张将军的母亲不喜欢,老是叫张将军去跟正夫人一起生活。张将军的母亲与你三姨的家婆认识……”

我跟我三姨求证。我三姨说,与她家婆认识的是宋将军的母亲。不过,她印象中她们确实是曾住在张将军如夫人家,而且一住就是半年,当时,张将军的侄子还曾追求过我三姨,经常去找我三姨聊天,我三姨不喜欢他,又碍于张将军的面子不好意思赶他走。

我想,她们应该不会有错误相同的记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们认识的张将军只是与赫赫有名的张将军同姓同名。但老妈还是不肯接受我的观点,因为她一直以认识赫赫有名的张将军而自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