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落红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

润物细无声落红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1)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正是己亥年,龚自珍辞官南下,回归故里。在途中,他将所思所感,均写成了诗,一共三百五十首。

课本里跟着老师学的那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所以如果你觉得到处都是《乙亥杂诗》这个诗名,也不用感到奇怪。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别总是忧伤的。似乎故友如云,却往事如烟。这一刻,伤感的离愁别绪和即将回归故里的喜悦,交织于心。路的前方,向东而去,那是故土的方向;而身后,是抛落在异乡的青春年华和满腔抱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一去,再无归期,犹如落花飘零。大自然里花开花落,从来都是风雨由之,毫无感情可言,而实际上,花落归根,化为春泥,为来年的春花绚烂奉献自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

同样是看落花,在林黛玉眼里,落花是命运的哀叹,是生命的凋零,在陆游眼里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惋叹,而在龚自珍看来,落花是未来的希望,是生命的延续,是精神的传承。

有人喜欢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的无私付出,可我却认为这两句诗把老师的形象塑造得太过苦楚而悲情。所以我更喜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此更能温润豁达地诠释老师们的博大胸怀与呵护下一代的无私奉献。

我们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当秋风起时,我们迎来的第一个节日便是教师节。

祝天下老师节日快乐!

润物细无声落红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2)

《己亥杂诗·其五》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润物细无声落红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