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生有哪些重大贡献(孔子的伟大贡献及其)

孔子的一生有哪些重大贡献(孔子的伟大贡献及其)(1)

古代统治者以及读书人对孔子敬若神明。儒学的神学化发展直接推动儒教的产生,并使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准宗教的性质。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先驱,古人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诗句,来赞美孔子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祭孔大典,既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为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而举办的祭祀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孔子曾被抬上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的至尊地位,隆重的祭孔大典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从古代国家政治意识和民间生活两个层面看,崇儒祭孔活动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充分影响和融入民间生活,各种各样的祭孔仪式,表达了对儒教的顶礼膜拜和对民族文化的无限敬畏。

历史上儒教与道教、佛教经常并称为“儒释道”三教。儒教信奉天、地、君、亲、师,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宗教。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儒教也是宗教吗?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意义重大,它关系到人们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而只有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才能充分利用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建设服务。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从孔子的伟大贡献及其“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的至尊地位说起。

ISBN 978-7-01-017763-2 书名:文化的信仰——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修订版) 作者: 马福贞 定价:66.00元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本书分十五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介绍,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从“文化”和“历史”两个维度切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和世界的眼光加以审视,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观察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发展中国文化,增进广大读者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对中国民间信仰文化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五大宗教文化:道教、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各章节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关系为主线贯穿其中,逻辑次序分明。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文化探讨相兼顾,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力求集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读之仿佛和作者坐在一起,捧清茶一杯促膝而谈,使人收获一份特殊的“静趣”。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公务员、文史爱好者等社会各界人士阅读,也可供各院校师生使用,是一部优秀的文化读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