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中的龙眼为什么被称为龙眼(现在的平民水果)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北朝西魏魏文帝元宝炬(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水果中的龙眼为什么被称为龙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水果中的龙眼为什么被称为龙眼(现在的平民水果)

水果中的龙眼为什么被称为龙眼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北朝西魏魏文帝元宝炬(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说起龙眼,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在很久以前,福建一个沿海地区有一条恶龙,每到八月份涨潮的时候就出来兴风作浪。它毁坏农田和庄稼,破坏人们的房屋,弄得民不聊生。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大潮来的时候他准备了很多酒,还有猪羊肉等东西,接着把酒和这些肉混合在一起。那条恶龙看到这些肉食,很快就将它们吃光了。等那条恶龙醉倒的时候,桂圆接近恶龙,用钢刀把他的左眼睛抠了下来,恶龙感觉到疼痛,四处翻滚。恶龙想要逃跑,但是桂圆紧紧地骑在它的身上,还接着刺它的右眼。桂圆和恶龙大战了三天三夜,恶龙终于被杀死,桂圆也受了很重的伤。不久桂圆也去世了,乡亲们把桂圆和龙眼埋在了一起。第二年桂圆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结出累累果实,果肉和果核就像龙的眼珠。乡亲们为了纪念桂圆就把果实命名为桂圆,因为果实的样子也就有人叫它龙眼。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每100克龙眼果肉中含全糖12%~23%、葡萄糖26.91%、酒石酸1.26%、蛋白质1.41%、脂肪0.45%、维生素C163.7毫克、维生素K196.6毫克,还有维生素B1、B2、P等,经过处理制成果干,每百克含糖分74.6克,铁35毫克,钙2毫克,磷110毫克,钾1200毫克等多种矿物质,还有多种氨基酸、皂素、X-甘氨酸、鞣质、胆碱等。

在中医看来,龙眼味甘性温,归心,脾经,龙眼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铁元素,并且这些营养物质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而铁元素能够促进合成人体内的血红蛋白,能够缓解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改善面色发黄的症状。所以食用龙眼能够补血益气。龙眼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铁元素等等元素,所以有益于心脏。《名医别录》中称龙眼为“益智”,《神农本草经》中有关于龙眼的记载是:“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所以食用龙眼有养心益智的功效。

龙眼怎么吃最好?

吃龙眼最好剥壳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汤内,早餐时吃,健脾,补充水分,不易上火。在吃完龙眼之后,最好喝一些盐水或蜂蜜水,多吃些青菜,这样可以适当中和一些,不容易上火。

在这里比目鱼推荐龙眼荷包蛋,做法简单,营养丰富,可以补脾养心,生血益气。

1、新鲜桂圆剥皮。

2、适量的水烧开后转中小火,鸡蛋磕入锅中。

3、保持中小火煮2、3分钟,鸡蛋开始凝固,用锅铲轻轻将鸡蛋铲离锅底,以防鸡蛋粘锅,然后撇去蛋白的浮沫,加盖焖煮3分钟左右。

4、鸡蛋煮熟后倒入桂圆稍煮即可。

龙眼可以多吃吗?有哪些禁忌?

回答是不可以。龙眼过量食用会导致流鼻血、口腔溃疡、口腔黏膜发炎等不良症状。原因是龙眼属湿热食物,多食易滞气,食多易上火。

另外,内有痰火或阴虚火旺,以及湿滞停饮者食用龙眼,易导致火上加火,上火症状更明显。舌苔厚腻、气壅胀满、肠滑便泻、风寒感冒、消化不良的人食用龙眼不利于身体恢复。

龙眼含天然糖份较高,因而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龙眼,否则易引起血糖上升。

患有妇女盆腔炎、月经过多的女性食用桂圆还会导致“攻火上身”,造成脸上长疙瘩,严重了还会“伤阴”,影响到月经等。龙眼性热助火,孕妇多食易导致流产。

如何挑选龙眼?

挑选龙眼时,果皮要选择无斑点、干净整洁的,外表有裂纹的就不要选了。正常的龙眼手感很饱满,硬实,如果摸起来很软的话,那么是时间久的了。如果摸起来是硬邦邦的那种,有可能是变质的。此外,还要看龙眼的颜色,一般要选择土黄色的,这种日照、水分都是比较充足的,而金黄色的龙眼味道就没那么甜。

热爱美食,享受快乐,香煎终南比目鱼感谢您的每次相伴!如果比目鱼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就是比目鱼继续成长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