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首播七天可以断播吗(先审后播弹幕将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娱公疑煽
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史上最严”监管政策:《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对短视频的发布者和平台方都提出了详细要求,其中最具突破性的,则是将“弹幕”也划入“先审后播”的范围,并要求“实时管理”。
这并不是有关部门第一次对网络短视频进行管理。早在2017年,广电总局便开始针对短视频行业进行规范,强调传播资质和内容版权问题。去年3月,广电总局继续下发文件进行行业整改,责令今日头条与快手整改,并永久关闭“内涵段子”,给短视频行业带来了不小震动。2018年7月,网信办会同工信部联合其他相关四部门,更是关停了19家网络短视频平台。
但此前的一系列惩治措施,对弹幕规定极少,只是笼统的提出平台应该对弹幕进行监管。而此次新规,除了延续国家对于运营资质、版权、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外,对弹幕明确规定需要先审后播的规定是一大亮点。文件内“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平台上播出的所有短视频均应经内容审核后方可播出,包括节目的标题、简介、弹幕、评论等内容。”使得弹幕在劫难逃。
审核之必要:弹幕兴起与监管失范
本次新政对弹幕实施严厉监管,毫无疑问与弹幕文化的兴盛以及逐渐失范有关。
弹幕文化起源于日本二次元文化,由国内最早的弹幕视频网站AcFun引入国内,并经由B站发扬传播,现主要指大量以字幕形式显示的评论同时出现的现象。2014年,国内主流视频平台爱奇艺开始试水弹幕功能,仅在功能推出的两小时之后就产生了3万余条弹幕,第二天更是突破了21万。自此,国内主流视频网站纷纷开始引入弹幕,将“弹幕”这一小众现象带入大众视野,作为增强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视频间互动以及提升网站使用粘性的手段,弹幕功能被广泛接受。
目前视频中常见的弹幕种类及作用
在当下,作为B弹幕也已然从附属地位变为二次创作,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记录时代变化的一种独特方式。弹幕的商业价值也在其不断传播的过程之中得以展现。
弹幕的本质是评论,但它不同于评论之处在于弹幕的“强制性”,以及其强制性带来的强互动性。对于专门的弹幕网站而言,弹幕的存在汇聚了一批忠实的用户群体,成为其在行业竞争中最大的依仗。对于非专弹幕网站,弹幕为视频创造了互动性极强的观影环境,增加用户粘性。
如当下很多视频的火爆,弹幕便功不可没。对于直播来说,弹幕的作用更强。系统的弹幕,如进入直播间的提醒、赠送礼物的提醒等会给观众和主播以正面反馈;观众的发送的弹幕,则一可以带动气氛,一可以向主播表达观众需求,便于主播与观众沟通交互。这些需求,特别是当屏幕较小的手机作为直播最主要终端时,通过视频界面之外的评论难以实现,只有弹射于视频画面内的弹幕可以当此重任。同时,弹幕文化的发展也衍生出了如弹幕电影(《秦时明月》等电影尝试开设弹幕场次)等一些以弹幕为主商业模式。弹幕从被引入国内至今,随着“打开视频看弹幕”的流行,弹幕也从小众走向普及。但脱离小众的弹幕,迎来了更大的问题。
弹幕曾有的一大弊端是过多的弹幕会阻挡画面内容,影响观影效果。但弹幕透明度、字体大小等设置的推出,以及最近B站弹幕防挡脸技术的开发成功,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但解决弹幕大众化之后产生内容失范却比技术问题难的多。
在直播这一本身管理缺失的行业内,内容色情、挑逗、低俗的弹幕屡见不鲜,而对于其他相对规范的平台,也有个别弹幕不堪入目,影响恶劣。
弹幕审核:短视频平台步履维艰
弹幕因为其丰富性、个性、互动性被视频网站广泛接纳,并逐渐本土化。而在弹幕本土化的过程中,由于平台、用户、监管机构的多方原因,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一些国内乱象,但要求对弹幕进行监管,却困难重重。
(1)平台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
新规规定,审核员应当经过省级以上广电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审核员数量与上传和播出的短视频条数应当相匹配。原则上,审核员人数应当在本平台每天新增播出短视频条数的千分之一以上。这一刚性规定使得各平台回旋空间减小,在强制平台责任义务的同时,造成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人力成本的急速增加,若将弹幕加入人工审核范围,势必会使平台人力成本翻倍。其次,硬件服务成本也随之增加,软件系统、管理云、服务器这些硬件上的投入对平台来说也是个天文数字,弹幕审核的速度要求对平台处理器及算法也是不小的挑战。资本不足的小平台很有可能会因此被排除出市场之外,而大平台也在整治中步履维艰。
今日头条短视频审核编辑的招聘广告,薪资不菲,平台用人成本较高
(2)用户体验降低
在当下,“打开视频看弹幕”已经成为被广泛接受的视频娱乐方式,甚至弹幕质量也成为各视频网站核心竞争力之一,对弹幕的审核稍有不慎便会影响用户粘性。
相较于传统评论,弹幕更强调及时性。发现兴趣点——发送弹幕——看到自己弹幕在屏幕飘过,这三个连贯的步骤是弹幕用户表达欲被满足的基础。特别是对于短视频而言,用户的记忆点最多只有两分钟,甚至视频本身只有两分钟,而当弹幕先审后播的机制,不仅会延迟用户看到自己弹幕的时间,甚至可能致使用户看不到自己的弹幕,大大减少了及时分享的乐趣。对于直播而言,弹幕延迟导致主播和观众沟通不流畅,制度造成的“延迟”极大影响观感。
同时,对于违规范围的掌控也是平台难以把握的度。监管过严,用户的倾诉欲难以满足,想说而不能说的感觉会使得一部分观众放弃弹幕;监管过松,平台可能因此承担责任。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圈对于违规含义的界定不一最终使得众口难调、难以分明,最终会影响平台收益。
(3)平台责任增加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的野蛮生长,在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充斥着如未成年妈妈、危险动作模仿、人身攻击等低俗信息。为此,视频网站因为管理不力频频被约谈、下架、封号、整改。新规的出台也意味着各平台白纸黑字写明的责任增加,对于违规弹幕的审核不力平台也将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先审后播,弹幕最终何去何从
《管理规范》和《细则》对弹幕相关规定只是个开始,依照目前趋势,2019年里对于短视频行业的监管会更加严格。对弹幕的相关审核要求也可能进一步被细化,对短视频行业发展会是不小的影响。
首先,严厉管控的明确立场为短视频行业敲响警钟。《管理规范》和《细则》对弹幕相关规定或许过严,但其旨在净化网络环境而绝不放过一城一池的鲜明的态度对短视频行业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迫使各家不得不更小心谨慎的对待自己“健康网络环境创造和维护”的责任。
其次,弹幕审核技术以及用户弹幕礼仪的健全成为必要。目前而言,对弹幕、评论的人工智能审核发展还不健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审核。其中一方面原因便是各平台很少将精力投入于此。而新规出台后必然使得平台更加重视相关监管,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也会促进相关监管技术的发展。为了节约成本,各平台也会注重用户弹幕使用习惯的养成,创造良好的观影环境,确保平台长远发展。
但最终,弹幕的文化和社交属性使得其饱受国内用户喜爱,不可能退出市场,且新规对弹幕也并非全无好处。弹幕文化源于国外,在国内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但弹幕也因为监管不力而成为低俗信息的一种传播渠道。毫无疑问,缺乏约束的肆意发展并不利于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国内对弹幕的监管还处于初级阶段,其自由的范围与监管的力度还有待日后磨合之处。但就目前而言,新规出台后,相对健康的弹幕环境也会减少一些在观看过程中的意见争端,使得更多人愿意打开弹幕。
弹幕文化方兴未艾,其蓬勃发展的步伐不会被审核规则阻拦。但只有互联网文化的宽松自由与外部干涉范围良好平衡,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而这一平衡的达成还需要国家、平台和用户的共同努力。(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