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女性大脑结构差别(大脑才是最大的性器官)
本文字数 3000 / 阅读需要 8 min
(原文作者:赖彗临,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看到标题先别急,这不是一篇关于“Smart is the new sexy”的讨论。
“性”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敏感字眼,“性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也基本属于缺失状态。
在1997年之前,婚前性行为会被以“流氓罪”处理。在80年代,色情书籍或者影片的发行者也有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或者任何举办这类聚会的人。在共和国刚成立之初,任何关于爱情的描写和文学作品都会被认为是“阶级敌人”。直到80年代,情况才有所好转。
如今,人们已经渐渐认识到,“性”仅仅只是人类正常需求与基本权利的一部分,谁都不可能一辈子与之绝缘。
而本质上讲,性文化和我们流行的吃货文化其实没什么不同——都是满足人类本能的生理需求而已。
如果我们的性文化可以和吃货文化一样,高度接纳、努力营造良性氛围、并让它成为更高等的奖励,那我们的性体验又会变成什么样?
吃货文化是什么样的?
我们中国人都爱吃,至少我是一个吃货。
试想一下,你最愉悦的食物体验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拿我的个人体验来说,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开始想念家乡的食物,日思夜想,回国前一个月就开始做各种各样攻略。你能想象真的回国后那个画面吗?瞬间一切都停止了,只有你和眼前的食物。
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都一直流口水。这种美好体验,有多少是我的味蕾和食物本身的冲撞带来的呢?最多也就40%。事实上我在回到国内之前就已经确定会回到食物的天堂,只要老家的美食不要太不争气,我必然会产生这种美好的感受。
也就是,我的大脑,我的思念等待和想象过程让我有了另外60%的感受。
那有朋友又要问了,那是不是出国过一段“苦”日子,不吃家乡菜,就会这样?
出国一阵子确实把对家乡食物的感觉推到了顶峰,但如果没有从小感受过的积极饮食文化积淀, 也不可能达到这个状态。
小的时候,我家每天必做三道菜,变着花样来,虽然没人是专业大厨,但是诚意十足,这让我从小就知道吃是“天大”的事儿。我的外婆,是个在城市里面也能把鸡鸭当宠物养的状态,每每回家见到她的鸡鸭,都跟小猪一般大。 每次回家,外婆都把我当“饥荒”里熬出头的孩子来照顾。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外婆,给我创造了一个积极的食物氛围。
除了家人,国人对吃的积极无处不在。日常问候:“你吃了吗?”、 朋友聚会:“去哪里吃?”、 家人谈话: “晚上吃啥?”。出门逛逛, 到处都是吃的!
吃货文化与性文化
我为什么要花一大篇幅谈我个人的吃货体验呢?因为我们的性文化,如果能有我们1%的吃货精神, 我们的性体验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图是2011年Pfizer的全球性态度普查,一共收集了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0份问卷,亚洲拿了第一和倒数第一。除了惊叹韩国的性态度之外,大家也反思一下,为什么亚洲平均值全球最低,而且如此参差不齐?中国为什么只有53%的人觉得性重要,香港只有37%?而这个37%中女性只有8%觉得性很重要!所以,尤其是女性朋友们,也请停一下,反思看看,我们的文化到底怎么了?
好,下面继续跟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下图是全球男女身体满意度平均值对比,全球来看,男性中有83%认为性很重要,女性中63%觉得重要,但上图数据表明男女性现状都不如预期,男性中只有一半觉得性满意度极高或很高,女性中有不到一半满意性现状。
性问题是文化的议题,更是情境中的问题。这么说吧,我和我的来访者谈性治疗一段时间后的感受,接收到的最大反馈并不是学习了什么生理知识,也不是学习了什么性技巧,更多的是发现 “我没问题”,“我很正常”。这说明,有问题的不是个人,而是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
你想,如果恋人之间出现性方面的议题,能和我们谈吃饭一样谈谈,那就都不是个事儿!
“我从来没做过菜,万一出问题怎么办” ,“不怕,谁没第一次,我们一起学,从番茄炒蛋开始”
“亲爱的,今天菜煮咸了,明天淡一点”,“哎,好嘞”
“亲爱的, 这个做饭我俩怎么都学不会,要不我去报个烹饪课吧?” “好啊,明天就去你问问哪里的烹饪课好”
“姐妹们,你们每天都在家吃什么,我最近变不出新花样了,跟我说说呗?”
“姐妹们,你说我口味重,喜欢吃川菜,但最近交往的这个男朋友口味轻,只喜欢江浙菜,这吃不到一块儿,怎么办” “这很正常啊,你四川人他杭州人,你慢慢介绍他四川菜,也试着接触接触江浙菜”
“你吃饭吃太快,我还没吃饱,等等我呗?”
中国人吃的境界不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我们国人努力营造的良性氛围得来的的奖励。在吃货的世界里,吃早已不是生存本能,而是更高等的精神体验。事实上,中国的饮食文化绝对在全世界数一数二,我认识的华人里面,保守估计,十个有八个是吃货,美国出生长大的朋友里面,十个里面可能真的只有两三个才是。
美国性教育家Emily Nagoski (2015) 在她的书中曾经用人对食物的感受来区别性体验。 她认为吃是生存本能,是一种本能驱动力(drive), 性的喜悦感才是良性性文化中得来的奖励,不是进化的必然结果——
关于吃的感受,是她所有理论中和我的个人感受不符的。因为我很幸运的出生长大在一个对食物超级积极的良性氛围中。
同样,我们队性的喜悦感/满意度,也是真真切切需要良性氛围才能茁壮成长的,尤其在女性的性文化中。
女性的性喜悦感因为不是传宗接代、人类进化的产物,所以一直处于被排挤贬低羞辱的位置。
对性的接纳
让我们再来看看性教育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的性教育如果存在的话,大都以安全为目的才能展开:围绕着如何避孕、如何防止性侵、如何预防性病等。
大家可以想想,我们从小第一次接触正式或非正式性教育的体验是什么呢?
如果你有过青春期身体变化、预防性病和避孕谈话的,恭喜你。
很多朋友和来访连这样的谈话都没有过,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宁可相信孩子是无性恋 (asexual),不需要性教育,哪怕是负面的性教育。
积极的性教育,特别是关于性喜悦感的教育,即便在美国,也没有列在任何州教学大纲里面。在有些保守州,甚至连避孕套的知识也不允许教授。
性教育者只能发挥想象力,用教授如何穿袜子的方法教避孕套。这样的性文化,怎么可能让人顺其自然到有一天有了合适的伴侣,开始享受性体验呢?
来见我的来访,虽然每个人的需要都不同,从性沟通议题、性别身份认同到性创伤治疗等。归根究底大家都觉得自己有问题,才会有各种性方面的困扰。
现在,回想一下我们对吃货文化的高度接纳。如果我把之前关于吃的讨论沿用到性问题上,是不是会通畅很多:
“我从来没有过性经验,万一出问题怎么办” ,“不怕,谁没第一次,我们一起学,从了解彼此身体开始,不需要有任何期待”
“亲爱的,今天这姿势有点不舒服,明天我们换个姿势试试?”,“哎,好嘞”
“亲爱的, 我俩试那么久都不成功,要不我去报个性教育课吧?” “好啊,明天就去你问问哪里的课好”
“姐妹们,你们性生活如何,我最近变不出新花样了,跟我说说呗?”
“姐妹们,你说我口味重,但最近交往的这个男朋友还没啥经验,口味轻怎么办”……“这很正常啊,你好好教教他,也可以换换口味试试其他方法”
“你来得太快,我还没来,先慢下来等等我呗?”
作为一个吃货,我们在享受美食时会担心什么?周围人的想法?我们的吃相?担心用错餐具?吃出洋相?房间里的其他东西?
都不会吧。在吃之前,我们已经用现实的想象力创造了最销魂的美食画面,然后等到食物到达眼前,周围一切都停止了,只有食物和味蕾的互动。
享受性快感的人也一样,在性行为开始之前,大脑已经有了强烈的渴望,真的开始性生活后,一切也都停止了,只关注性互动中的身心感受,而不是那些无关紧要的想法。
当我们的性文化越来越积极,即便身体在衰退,性问题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大脑才是最大的性器官。
试想,如果我们的性文化可以和吃货文化一样,那我们的性体验会是怎样?
赖彗临 ✑ 原文
心里有事?
点击阅读原文,来「简单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