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举杯垂泪(古人有多想借东风)

在古诗词里,时常出现许多的意象,无论是花鸟虫鱼,又或者是楼宇船舶,每一种都带着它自有的意义,向人们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在众多意象之中,古人偏爱风,因为风的灵动吹散了诗人的烦恼,传递着诗人的欢欣,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古人举杯垂泪(古人有多想借东风)(1)

翻阅《全唐诗》发现有386首诗提到了“东风”这一意象,而据《宋词缱绻,何处画人间》分析,“东风”一词在宋词中共出现1264次。由此不难看出,“东风”这一意象,深得诗人的喜欢,被诗人赋予了自己特有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

古人举杯垂泪(古人有多想借东风)(2)

陆游说“东风恶,欢情薄”,不曾给万物带来生机,却使“桃花落,闲池阁”;史达祖说“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想留住”,东风有情,自是停留在梅花之间,没能传递诗人对于梅花的深情;晏几道在《玉楼春》中提到“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东风无情,尽管满目繁华,却也在东风中转瞬即逝。

古人举杯垂泪(古人有多想借东风)(3)

不少古典诗词中,将“东风”作为春天的象征,指代“春风”。春风唤醒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李贺曾在《江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中提到“东方风来满眼春”,以此来展现出春天东风吹过,满目皆是春色的场景;辛弃疾则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出一夜春风过境,百花盛开的盛景。

古人举杯垂泪(古人有多想借东风)(4)

尽管同样是“春风”,但所带来的也不一定是美景,李商隐曾提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此时诗人满怀愁思,看着东风已过,百花却未曾盛开,不禁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

古人举杯垂泪(古人有多想借东风)(5)

由于“东风”能使万物生长,也常被用作“权贵”的象征,亦或者是成为左右事物发展的外在力量的象征。“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杨柳依附着权势,却也终究所得的力量并非自己的。杜甫曾提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若是没有东风的帮助,周瑜可能就无法在赤壁之战中胜利。如今,人们常使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表达一切都准备好,只差最后促成事物成功的重要条件。

古人举杯垂泪(古人有多想借东风)(6)

“东风”作为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在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别样的韵味与美感,而此刻,你是否已经明白古人想要借“东风”的原因?“东风起,花落泪,云消愁,雨自留。再忆昨日,流年似水。”

古人举杯垂泪(古人有多想借东风)(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