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业大佬(香港影视大亨的百年沉浮)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
提示:此文为长文,共计1.5万字,但是很精彩,坐地铁时请不要看,怕你错过站。
按照吃瓜群众的传统,但凡遇到突然蹿红的人,必须要给对方找一些背景。
抖音网红贝勒爷狂揽3000万粉,就连炙手可热的明星,也纷纷来蹭热度,于是网友们开始浮想联翩,说贝勒爷是邵逸夫的后人,证据就是,贝勒爷姓邵,叫邵宇轩。
嗯,这无处安放的想象力。
不过,贝勒爷和邵逸夫还真有些关联,比如,都是搞“影像创作的”,比如,邵逸夫父亲的名字与贝勒爷同音,叫做:邵玉轩。
邵玉轩是宁波镇海人,后来成为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颜料商人,他开设的“锦泰昌”就是旧上海滩的爱马仕,深受商界、娱乐界人士的喜爱。
邵玉轩逝世时,康有为、卢永祥等名流都前去悼念, 所以,邵家不是一般的邵家。
那时正值20世纪初,电影这个新玩意刚刚来到上海滩,一时间被名流们追捧。
邵玉轩也不例外,看了场电影后,觉得这就是下一个风口啊,一定有搞头。
于是,他把自己的构想,告诉了儿子们,准备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
然而1920年,邵玉轩因病逝世,未能完成自己的大愿。
他可能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儿子邵逸夫成为香港乃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影视大亨。
邵家的资产,日后不仅富可敌国,邵氏集团输出的香港影视文化,也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1
1907年10月4日,邵逸夫出身在宁波镇海县的一所豪华公寓,家中排行老六,所以邵逸夫后来在港圈一直被称呼为“六叔”。
那时生个娃不像现在这么金贵,邵玉轩一直在上海忙生意,直到4个月后才回家去看这个老六。
并给孩子起名为:邵仁楞。
邵玉轩虽然没啥文化,但很注重孩子的教育,花重金把邵逸夫送到了当地名校“叶氏中兴学校”。
教育是阶层分化的起始线,自古如此,那时在这所学校就读的,还有船王包玉刚(公众号后台回复“包玉刚”可查看文章)、香港实业大王包从兴、纺织大王赵安中等人。
后来,邵逸夫又被家人送到上海“青年会”中学,这是一所全英语教学的名校,也为邵逸夫日后去好莱坞打下了语言基础。
所以,妈妈让你学好英语是有道理的。
邵逸夫聪明伶俐,学习不费劲,只是有一件烦恼的事儿,那就是他的名字。
因为叫“仁楞”,所以同学们都蔑视的称他“愣人”,六叔很生气,又打不过人家,只能想着改名字。
名字就是人类宿命的第一步,往往没得选,不过在邵逸夫那个年代,有个后门可以走,那就是给自己起个“号”。
邵逸夫的大哥就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很得意,并告诉自己的弟弟们,可以在陶渊明的田园诗里选。
于是,老二选了“邨人”,老三选了“山客”,老六选了“逸夫”。
老大邵醉翁是个能人,也是严格意义上的邵氏创始人,父亲去世后,担负养家重任,只是他不想再做“染坊”生意,而是想进军娱乐业。
1921年,他在上海滩十里洋场,盘下一家名叫“小舞台”的歌舞厅,更名为“笑舞台”,一边供客人饮酒餐饮,一边放电影,红极一时,成为当时上海名流的打卡地点。
邵醉翁敏锐地觉察到,电影业在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于是在1925年成立了“天一影业公司”。
邵醉翁、邵山客、邵逸夫
拍电影是很个复杂的工程,这时兄弟多的优势体现了出来:
老大是导演、老二是编剧,老三是策划,至于老六,刚刚年满18岁的邵逸夫,则负责剧务,尽是一些打杂的事儿。
靠着家庭作坊的操作模式,天一影业拍出了第一部电影,名为:《立地成佛》,一炮走红。
这是中国影史第一部武侠片,与当时上海主流电影不同,邵醉翁没有走文艺路线,而是觉察到,娱乐就是要迎合人性的本能,对于“暴力”、“情色”、“猎奇”、“搞笑”这四大元素,人类天生没有抵抗力。
邵逸夫在早期拍电影时,也曾走过一段文艺路线,但是后来发现,这人啊,还是难逃一个俗字,原来大哥的判断是那么的正确。
多年后,台湾导演李行,把一个名为《秋决》的剧本,给如日中天的邵逸夫看,希望他能出资拍摄。
邵逸夫说剧本很好,但是太文艺,不符合大众口味,不能投。
后来,《秋决》被其他公司拍成电影,很唯美。李行寄给邵逸夫一份拷贝,大概是想证明六叔的走眼。
邵逸夫看完,回信说:
“拍的很好,有几个桥段,我都快看哭了,但是我仍然不会投这部电影,因为我是一个商人,办的是公司,不是艺术沙龙。”
正是这种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商业化的追求,让邵氏兄弟拍出很多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在上海影业界迅速走红,也迎来了同业巨头的联合绞杀。
2
老六邵逸夫做剧务时没少吃苦头,这个岗位除了干些脏活累活,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成为那些名演员和摄影师的出气筒。
这和现在的客服有点像,除了本职工作,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充当客户负面情绪的发泄通道。
不过这老六情商是真的高,别人骂他,他也不火,一边挨骂,一边偷学拍摄技巧。
结果,一年多的时间,他竟然解锁了摄影师的全部技能,顶替了原来摄影师的位置,成为天一公司的头号摄影。
1926年,邵逸夫拍摄的第一部片子,叫做《珍珠塔》,领衔主演是一位名叫胡瑞华的年轻演员。
她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艺名:胡蝶。
胡蝶
那时的胡蝶还是个小人物,正是邵氏兄弟的力捧,才让她炙手可热。
早期蝴蝶的片酬是100大洋,大略相当现在的1.5万元,人火了,1年间,片酬直接飙升到1000大洋,后来被最大的影业公司——“明星影业”以更高的价格挖走。
一开始,邵氏兄弟对胡蝶的出走还颇有微言:
“人能这么忘本吗?”
多年后,邵逸夫终于明白,“背叛”二字,就是娱乐界的家常菜。
老大邵醉翁为了防止背叛再次发生,干脆娶了另一位台柱子,当家花旦陈玉梅,这下别人抢不走了。
不过也奇怪,婚后的陈玉梅怎么也火不起来了。
除了“背叛”,天一影业还面临着“围剿”。
靠着更“世俗”的作品,邵氏兄弟把上海滩的电影业搅得天翻地覆,也引起业内一哥“明星影业”的不满。
1927年10月,明星影业牵头,联合了另外5家影业公司,对邵氏兄弟的天一影业进行围剿行动。
这就是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六合围剿”事件,所谓围剿,就是要求所有的电影院线都不与邵氏兄弟合作。
也就是说,片子你可以自己拍,但是没有电影院会放你的片子,这等于是废掉了你的变现通道。
当年王健林想收购好莱坞的影业公司,并不是直接去谈,而是先收购全球最大的AMC院线,这就是为谈判先加上筹码,这样才收购了传奇影业。
所以,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院线就是咽喉,咽喉被掐住了,啥都玩完了。
邵氏兄弟的天一影业,就此在上海滩被搞死了,为了留一口活气,兄弟们一商量,决定派老三漂洋过海,去新加坡碰碰运气。
所以,人不能坐以待毙,当你穷途末路时,换个地方试试,说不定就有新的转机。
3
1928年3月,邵家老三邵山客,只身来到南洋。
在邵氏兄弟里,社交能力最强的就是邵山客了,他来到南洋之后,便迅速结交了很多娱乐业的老板,希望邵氏的影片能在他们地头上放映。
然而,这些大老板无一例外地以各种理由婉拒,后来,邵山客才知道,原来“六合围剿”的威力也蔓延到了新加坡。
多数新加坡的电影院都和上海影业界有公约,一同封杀邵氏兄弟,这是赶尽杀绝的节奏啊。
聪明有韧劲的邵山客,并没灰心,而是观察到,很多华人来到南洋打工,多数居住在偏远的农村和郊区,这些人业余生活乏味,来自家乡的电影很合他们口味。
于是邵山客便搞起了“流动电影院”,专门跑到偏远的地方去放映。
据说“天一影业”但凡走到的村庄,整个村子的灯都是暗的,连狗都不叫了,因为所有人都在村口的帐篷里看电影。
除此,邵山客还找到另一条出路,与华人社区附近的小影院合作,因为这些小影院不受公约限制......
不得不说,“下沉”在任何时代都有着莫大的市场,就是靠这两个办法,天一影业在新加坡风生水起,茁壮成长。
半年后,邵山人便给上海的兄弟们发了一份电报,上面只有8个字:
“局面已开,仁楞速来。”
就是这个背景下,邵逸夫来到南洋,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影业之路。
1930年,邵逸夫和邵山客,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
那时正值“有声电影”诞生,不过除了美国好莱坞,其他地方都还是“默声电影”,就是没有配音,只有图像那种。
为了赶上潮流,邵逸夫决定去好莱坞采购有声机器。
那时不像现在,坐着飞机,睡一觉就到了,而是要在海上折腾大半个月。
邵逸夫的那艘船遇上风浪,触角沉了,他抱着一小块舢板,漂了一夜才被人救起,捡回了一条命。
你看,大成之人要靠命,遇到这种事儿,下等命,照片肯定挂墙上;中等命,漂到荒岛成了鲁滨逊;上等命,带着设备回到南洋,大赚一笔。
邵逸夫显然就是上等命,由于是最先进的有声电影,再加上善于经营,邵氏兄弟很快便在南洋打下一片江山。
腾转挪移之下,收购了40多家戏院,一跃成为新加坡的娱乐大亨。
邵逸夫和邵山客
功成名就的邵氏兄弟,也成为新加坡政商两界的座上宾,风光无限。
一次,邵氏二兄弟去知名富豪余东璇家中作客,负责接待的是一位楚楚动人的美貌女子,介绍后得知,这是余东璇女友,名叫黄美珍。
作客过程中,邵逸夫的眼光始终紧贴在黄小姐身上,聊天时也思想短路,屡屡掉线。
事后,邵逸夫也没顾那么多,对黄美珍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年轻俊朗的邵逸夫,也获得了黄美珍的好感。
过一段时间后,邵逸夫决定摊牌了,他找到余东璇说:
“我喜欢你女朋友,她也喜欢我,你看这事儿怎么办?”
忐忑之间,余东璇笑了笑,说:
“我祝福你们俩人。”
嗯,有钱人的友谊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1937年,年长5岁的黄美珍,成为了邵逸夫的妻子。
婚礼那天,余东璇送来了50万元的贺礼......
富豪的世界,很难让人理解,但是有一点我倒可以告诉你:
那些做大事的人,往往不太接受公序良俗的约束,你懂我意思吗?
4
就在邵家老三和老六在南洋打拼时,老大邵醉翁把片厂搬到了香港,前面说了,邵氏兄弟在上海混不下去了。
可以看出,邵氏兄弟的构思很巧妙:
老大在香港,主要负责影片的拍摄,以及香港本地影院的发行;
老二留在上海,继续保持邵氏在大陆的影响力;
老三和老六在新加坡,负责把老大在香港拍的电影在新加坡上映。
这是一个有体系的经营网络,而且一开始非常成功。
邵氏兄弟在香港拍的第一部影片叫做《白金龙》,是30年代最卖座最叫好的粤语片,这一部影片的利润就高达几百万港币。
这是什么概念呢?
那时香港一栋别墅只不过几千港币,这利润太惊人了,邵氏兄弟在香港也马上名声鹊起。
不过,香港可不是个什么太平之地,之前在上海被围剿,那还算是台面上的事儿,可在香港,对手玩的都是阴招。
没多久,邵氏的片厂开始频繁失火,而且根本找不到着火源,邵醉翁一直怀疑是人为纵火,可是报了警,也没人管。
直到一次大火,烧光了设备和存片,把老大邵醉翁的心态也给烧崩了,他萎靡不振,躺在床上,一连几日,米水不进。
兄弟们都赶到香港看望他,并劝他东山再起。
曾经肩负全家重担,经历大风大浪的邵醉翁,突然满眼泪水,央求弟兄们:
“我真的搞不下去了,我所有的勇气已经耗完了....."
创业确实可以把一个人搞到彻底崩溃,就这样,叱咤风云的影坛大佬,黯然退出江湖,回到上海休养。
此时,正赶上日本侵略时期,上海、香港、新加坡相继沦陷,百业俱废,邵氏影业也一度停止了发展。
一天,邵逸夫家中闯入十几个日本士兵,抓住他先是一顿猛捶,然后给关进了宪兵部。
妻子黄美珍多方打听,才得知邵逸夫拍摄了一部分名为《最后关头》的电影,被定性为“反日电影”,要被斯拉斯拉滴,邵老六再一次命悬一线。
黄美珍想到邵逸夫公司里有两个日本员工,便死马当活马医,去找那两个人帮忙,两人办事能力很强,经过一番交涉,终于把邵逸夫弄了出来。
人是出来了,可是遍体鳞伤,只剩下半条命,1个月后才能下床。
在南洋的岁月,邵逸夫有过精彩,但更多的是艰辛。
早期和三哥去村子里放电影,经常走一晚上的路,蚊子多到能把他抬起来;
还要每天骑着自行车,往来几十家电影院送胶片,一跑一整天,饭都顾不上吃。
在去好莱坞的路上差点死掉,在日本宪兵队又差点挂了......
邵逸夫晚年时曾感慨:
“南洋那段岁月,很苦,但让我一辈子受益,而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喊苦,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苦......”
5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邵氏影业恢复经营,老二邵邨人接替大哥,在香港管理电影公司。
经过一系列的变迁和磨难,老二渐渐也发生了一些转变,他也没太多心思去拍电影了,而是疯狂的买地,买影院,主要靠收租来过日子。
作为会计出身的邵邨人,这么做有一定的道理,从财务角度来看,当个包租公比拍电影收益更稳定,破事还更少。
从1947年到1957年,10年来,邵邨人总共只拍出5部片子,而且票房很差。
此时的邵逸夫在东南亚,已经拥有100多家电影院和10多座大型游乐场,也可以过上躺着数钱的快乐日子。
但是,见过好莱坞的邵逸夫野心显然更大,觉得必须掌握一条从拍摄到发行,再到放映的完整产业链。
他和二哥沟通,希望把重点还是放在影片制作,因为这事儿,兄弟们吵过几架,最后,二哥说:
“我是真不想搞电影了,你要想搞,你来吧?”
“我来就我来......”
1958年,50岁的邵逸夫正式全面接管香港的影片公司,并把原来公司名称更名为“邵氏兄弟公司”,英文名:Show Brothers,简称:SB。
你如果看过香港的早期电影,就会惊奇的发现,电影刚开始时,这两个硕大的字母就迎面来袭,如果放到现在,估计很多观众都会要求退票。
不过在那时,SB还是引起了不少关注和热评,因为邵逸夫一接手,就干了一件大事儿,他在清水湾购买了一块80万平方英尺的地皮,作为“邵氏影城”的根据地。
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影视基地,比现在的横店可牛掰多了,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为了买这块地,六叔可是花了血本,几乎花光所有的积蓄,这不是他头脑发热,而是在“对标对手”。
当时香港最厉害的电影公司叫做——“电懋影业”,老板叫陆运涛,剑桥大学毕业,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双料首富陆佑的儿子,家底富可敌国,而且这哥们对电影还情有独钟。
有能力、有实力、有兴趣,这就无敌了,几年间,陆运涛把“电懋”经营得风生水起,在南洋就和邵逸夫是老对手。
而“电懋”在香港更是一手遮天,是当时香港影业的扛把子。
邵逸夫认真分析了一下,觉得陆运涛在经营中有三个方面比自己有优势。
一是,陆运涛有自己的片厂,所以六叔才不惜重金买下清水湾的片厂;
二是,陆运涛有得力的职业经理人,为此六叔请了媒体圈赫赫有名的邹文怀,这是一个牛掰的人,后来成为“嘉禾”创始人。
三是,陆运涛拥有一批优秀的导演和编剧。你们熟知的张爱玲,就是“电懋”的王牌编剧。
李瀚祥
而六叔遇到了一个叫李翰祥的人,北平国立艺术系科班出身,既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又会拍电影。
会算账的六叔,开心坏了,编剧加导演一个干,这样的人不好找啊,于是马上和涉世不深的李翰祥一下签了8年的协议。
至此,邵逸夫、邹文怀、李翰祥组成了黄金三角,开始横扫香港电影圈,毫不夸张的说,邵氏影业独霸天下的地位,三人贡献可各占三分之一。
然而,日后从分道扬镳,到反目成仇,三人上演的剧情就像他们拍的电影一样,充满着冲突与悬念。
6
很多大学都有逸夫楼,很多医院也用“逸夫”二字冠名,这些都是邵逸夫捐赠的缘故,因此他被认为是香港最慷慨的慈善家,在内地享有非常高的美誉。
其实,邵逸夫在香港的发展初期,名声很差,尤其是在和陆运涛竞争时,经常被圈内人批评不择手段。
香港资深影评人列孚曾说: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香港制片公司都很忌讳挖竞争对手的台柱子,但是邵逸夫改变了这个规则。”
列孚的这句话,是指邵逸夫挖走了陆运涛的台柱子: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是程思远的女儿,程思远曾是李宗仁的头号幕僚。后来是人大副委员长。
林黛初中时到了香港,一个摄影师给她拍了张照片,挂在橱窗里,被星探看中,后来成为陆运涛电懋影业的头号女星。
林黛旧照
邵逸夫找到中间人,请林黛吃饭,饭桌上单刀直入:
“林小姐,你愿不愿意加盟邵氏,片酬是原来的两倍。”
林黛犹豫期间,六叔拿出了支票、合同、以及拧开的钢笔,摆在她的面前。
谈判高手往往会在关键时刻,降低对方的决策负担,不给对方过多思考时间,很显然六叔是高手。
果然,年轻的林黛感到盛钱难却,于是和邵氏签了约。
李翰祥在自传里说,当时邵逸夫为了讨好林黛,还经常往她家跑,陪林黛的母亲打牌、聊天。
一次在林黛家吃饭,林黛母亲喝了点酒,有点嗨,于是向不怎么喝酒的邵逸夫敬酒:
“你是老六,我拿6杯酒换你1杯,你喝还是不喝?”
说完,林母把6杯酒一饮而尽。
可是邵逸夫仍然坚持不喝,林母一下发了飙,把一满杯酒直接灌进了邵老板的脖子里。
在场的都人都惊呆了,连忙去劝,然而,邵逸夫还是一副微笑的表情,说:
“太太喝醉了,快扶她去休息。”
为此,林黛也对邵老板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当然,邵逸夫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林黛在邵氏的第一部作品《貂蝉》,由李翰祥导演,一公映,就创下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还拿到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
邵逸夫这边开心了,陆运涛那边可气坏了,我好不容易培养的人,让你给截胡了?
于是陆运涛决定以牙还牙,他花重金挖走了邵逸夫的台柱子:尤敏。
就此,邵陆两家正式开战,演员和导演挖来挖去,大佬一内卷,众人笑开颜,大家换个地方,薪水就能加倍,多好的事啊。
战事愈演愈烈,双方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当时陆运涛筹备要拍《梁山伯与祝英台》,邵逸夫便命令李翰祥必须抢先拍出,抢先公映。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双胞胎梁祝”事件,因为这事儿,邵逸夫也被很多影评人猛烈抨击,说他不讲道义和规则。
不过,商界本就如此,尔虞我诈,胜王败寇。
1963年邵逸夫的《梁祝》,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获奖无数,其中的10首金曲流传至今。
影片仅在台北就有72万人次观看,要知道那时台北总人口只有80万......
这是一份无法想象、无人能比的成绩单。邵氏公司和李翰祥,也一时名噪香江。
陆运涛的《梁祝》在一年后才拍出,成了跟风之作,反响寡淡。
但是影片有个桥段,是四个仙童报喜,每人只有一句台词,其中有一个瘦小的孩子,单眼皮,相貌平庸,名叫陈港生,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场戏。
后来,这孩子长大了,把名字改为成龙,单眼皮也变成了双眼皮,和邵氏签约,成为一代武星。
客观地讲,那时邵氏虽然已经很有实力,但是顶多和陆运涛的电懋旗鼓相当,如果不是发生了“神冈空难”,很难说,谁最后能成为香江的影业霸主。
1964年6月,台湾金马奖开幕,香港电影人悉数前往,也包括邵逸夫和陆运涛。
当时,台湾方面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去花莲看风景,二是去金门参观。
邵逸夫选择了路线一,而陆运涛选择路线二,两人乘坐不同的航班前往台湾,就此阴阳两隔。
1964年6月20日,陆运涛和夫人,以及电懋的几位高管,在去台湾的途中遭遇空难。
一代电影奇才就此谢幕,而电懋也群龙无首,很快分崩离析,邵氏理所当然的称霸香港影业。
由此,我们重新领教了“命好”的含义,那不仅需要自己屡次大难不死,还需要对手突然消失,讲真,修仙小说也就不过如此。
7
其实,1964年对邵逸夫也不是一个好年份,他辛苦培养的台柱子林黛,闹出不少绯闻后,在家中自杀。
头号导演李翰祥在这一年出走,另立门户。
也是这一年,邵逸夫的大儿子邵维铭,在新加坡被绑架,绑匪索要300万赎金。
身在新加坡的二哥邵山客,心急火燎地给邵逸夫打电话,邵逸夫当时正在看样片,得知此事后,不慌不忙的问到:
“人有没有受伤?能不能用钱解决?”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邵逸夫就挂了电话,继续看样片。
有意思的是,邵逸夫的二儿子邵维钟,在7年后也被绑架,也许是担心打扰老爸看样片,邵维钟发了把狠,直接踹开了绑匪的车门,从而逃脱。
据蔡澜说,邵逸夫是个工作狂,每天只睡5个小时,然后就不停地看样片,一年能看700多部。
这样的人,往往很“钝情”,巴菲特每天读十几份财经报纸,雷打不动,一日,太太闯进来告诉他,“女儿出车祸了!”
他头也不抬,说知道了,第二天才去看望。
所以,做成一件大事,往往要付出很多,也包括儿女情长。
邵逸夫和儿子们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双方多年都互不联系,甚至孙女邵淑琳在潜水时被淹死的消息,邵逸夫是在报纸上看到的。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凄凉,只是常人难以品味罢了。
而且,大人物的故事听听挺好,但你肯定不希望他们是你的朋友或老板,因为这些人,一定会有别人接受不了的特质。
比如,邵逸夫那种极致的商人特质。
李翰祥导演的特点是拍唯美的古装戏,有比较高的艺术含量,这类影片,容易得到影评人的垂青,比较容易拿奖。
一开始,观众们也比较喜欢,但是没多久,观众的口味似乎变了。
李翰祥导演后来的几部作品,只叫好,不叫座,拿奖拿到手软,可是票房惨得像坨粑粑。
一日开会,刚刚得奖的李翰祥,兴致高亢的大谈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在一旁阴郁半晌的邵老板实在仍不住,跳起来大叫道:
“我拍电影不是为了得奖,是要赚钱的!”
大概邵逸夫也想不明白,观众的口味,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转变为何那么快,但是,他明白的是,要赚钱,就要拍观众打心眼里喜欢的片子。
显然,观众更喜欢看那些”带劲“的片子,而不是文艺片。
此后,他会经常性地“染指”剧本,并写下这样的指令:
“衣服再薄一点......”
“换一件透明丝衫......”
事实上,香港电影的“风月片”后来成为一个品类,就是源自邵氏,所谓的“风月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蛮矜持,也就是衣服穿的少一丢丢,甚至不用打马赛克都能搬运到短视频平台上。
不过在那时,可是让观众大饱眼福,邵氏也凭借这一品类,收获丰厚。
只是这种导向,让很多有理想的文艺导演心里不是个滋味,其中就包括李翰祥,虽然也为邵氏拍了几部风月片,但最后还是离开邵氏,独自发展。
当然,这不仅仅是理想的问题,其实商业世界的的分分合合,多与利益相关,很少例外。
8
香港商界有个公认的说法:
抠门老板排行榜,第一名,华懋集团的王德辉;
第二名,邵氏兄弟的邵逸夫。
地产商人王德辉那是真的抠,有一年中秋节,王德辉和太太龚如心给员工发福利,一个巴掌大的月饼由16个员工平分,抠的是惊天地,泣鬼神。
后来王德辉被绑架,抛尸大海,遗产争夺战扑朔迷离,给观众上演了一场狗血大戏,良叔有机会再写。
独霸影坛之后的邵逸夫,也逐渐显示出吝啬的特质。
一次,邹文怀请了一位临时导演,并开了一张1000元的支票,算是酬劳。
六叔知道后,让会计去找这位导演交涉,问对方:
“兑现时,只兑800港元可不可以?”
那导演一气之下,把支票撕个粉碎,在片厂喊道:
“邵老板多200也富不到哪里,我少1000也穷不到哪里!”
因为200元,不仅得罪了这位导演,把邹文怀也搞得很没面子。
还有一次,在拍《凤飞飞》时,有个桥段,需要演员吃生煎馒头。
剧务于是申请:“20港元,购100个生煎馒头”。
邵老板一看,对财务说:
“生煎馒头在我们片厂食堂只卖1毛1个,怎么要20元钱?不能批!“
结果,演员都化好妆,却等不到馒头,戏拍不成,唠了一天嗑,但邵氏仍得给酬金,六叔白白损失1万多港元。
后来,才知道,那天片厂食堂的面食师傅病假,所以剧务才不得不去外面买,因此也贵些。
香港电影研究者阿蒙说:
对于金钱,邵逸夫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性:
一面大手笔做慈善;
另一方面,在经营上又锱铢必较,几近尖苛。
这看起来很矛盾,但越矛盾的事,越接近真实。
很多给邵老板打过工的人,都吐槽他的小气,后来富可敌国的邵逸夫创办TVB(无线电视),培养了大批明星。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那些明星每天要挤公交车上下班,因为薪水实在太少。
后来,邓萃雯回首在TVB时的工作,说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话:
“我很红,但我却很穷......”
事实上,邵逸夫和李翰祥真正的矛盾就在于收入分配上。
李翰祥觉得热卖影片的收入,多少也应该有导演和主演一份,所以向邵逸夫提议,按照好莱坞已经普遍采用的“分红制”,这样邵氏才能持久发展。
听到李翰祥高瞻远瞩的提议,六叔很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李翰祥随后出走,并带走了不少骨干,这事儿让六叔颇为震怒,像当年被“六合围剿”一样,要求自己的院线全面封杀李翰祥电影。
离开平台的李翰祥发展也很不顺利,几年来基本没有建树。
1972年,一贫如洗似的李翰祥,再次回到香港,大家都以为邵逸夫会借机收拾一下他,然而,六叔却盛情邀请李翰祥重回邵氏,一场恩怨就此化解。
大佬嘛,都这样,向来是求财不求气。
9
当年在邵氏,李翰祥和邹文怀是邵逸夫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如果把邵氏看做一家互联网大厂,那么李翰祥主管产品研发等微观层面,而邹文怀主管战略、运营等宏观层面。
正是在邹文怀的推荐下,邵逸夫认识了导演张彻。
狄龙和张彻
张彻是个狂人,一见到邵逸夫便指出邵氏的短板:
所有电影胭脂气都太重,都是女星支撑,长此下去,邵氏可忧。
需要专门培养男星,并为他们打造阳刚之气的电影。
这一语便点醒了六叔,于是把张彻纳入旗下,张彻也为中国电影史开创了两个先河。
一是,创立了“动作片”的品类,李小龙、洪金宝、成龙等一代武星都是动作片的受益者;
二是,创立了“事后配音”,以前香港电影都是现场配音,效果不好,就是张彻率先采用“事后配音”的方法,一直被影视圈采用至今。
这小小的改良,影响深远,2005年,周星驰来北大演讲,现场飙了一段《大话西游》的经典对白,但听完那叉烧味的粤语普通话,众人纷纷做扑街状......
于是大家明白了,如果没有石班瑜的配音,也许周星驰的影片很难叱咤华语市场。
如果往前追溯,这一系列的改变和邹文怀密不可分,正是他的物色、运作、推动才让邵氏如日中天。
然而,1970年,邵逸夫竟然开除了邹文怀,罪名是“谋反”,这又是一出罗生门事件,很难讲得清。
不过,按照主流的说法是,邹文怀有能力,也有野心,之所以一直委身于邵氏,就是希望某天能接班,毕竟邵六叔年纪也不小了。
然而,1969年,邵逸夫请来了方逸华做总裁,本来二把手的邹文怀,变成了三把手,事事要向方逸华这个女流之辈汇报,于是有了出走之心。
后来有人打小报告,说邹文怀正在串通一些导演和演员一同出走,六叔龙颜大怒,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开掉了功勋显赫的邹文怀。
从此,邵氏从“黄金三角”时代,进入了“双逸”时代。
方逸华原是歌星,在邵逸夫新加坡的舞厅演唱,她不属于倾国倾城的那种,但是能力极强,因此也深得六叔赏识。
事实上,“双逸”的情通意合一直都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多年来没得到任何名分的方逸华始终义无反顾地支持六叔。
直到1997年,邵逸夫首任妻子黄美珍离世10年后,邵逸夫才在拉斯韦加斯迎娶方逸华。
此时六叔已经90岁,而方逸华已经63岁。
方逸华和邵逸夫
由此,我们得到两个启发:
一是,你想做成一件大事,就要非常非常非常有耐心,甚至要超出普通人想象的极限。
二是,家族企业很难会传给外人,无论创始人一开始怎么说,到最后,他们都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家人”和“家臣”有多大区别。
只是好坏未知,就像被踢出局的邹文怀,在一腔愤恨之下,创立了嘉禾,成为香港影业新的霸主。
10
1970年,邹文怀成立了嘉禾影业,挖了不少六叔的人,准备和邵氏分庭抗礼。
不过,一开始并不顺利,嘉禾的第一部作《独臂刀大战盲侠》就被邵氏告上法庭,说是侵犯了邵氏《独臂刀》的版权。
这场官司旷日持久,光是律师费都花了100万,虽然嘉禾最后赢得了诉讼,但也把邹文怀整得精疲力尽。
在那个时候,“嘉禾”远不如“邵氏”,人力、财力及拍摄条件,处处落于下风,勉强拍出几部电影,既没口碑,也没票房。
整个影圈都在等待嘉禾破产的消息,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局面,这个人就是李小龙。
邹文怀和李小龙
当时李小龙在好莱坞拍了几部片子,虽然小有名气,但是离自己的梦想还相差很远。
于是李小龙来到香港发展,而且一开始,他是想选择邵氏集团。
当邵逸夫问他希望的片酬是多少时,小龙哥摆出他的招牌动作,伸出一根手指:
“一万美元。”
六叔笑了笑,说研究一下再答复。
随后,邵逸夫对制片主任袁秋枫说:
“不就是个武师吗?邵氏300元的一大把,你答复他,就2500美金,如果愿意,就过来,一切听我们安排......”
心高气傲的李小龙当然不肯接受这么龌龊的条件,愤然没有回信。
邹文怀得知这事后,马上抛出橄榄枝,向李小龙表示:
“嘉禾愿意出7500美元签约,你想怎么拍,一切听你的安排。”
这下,里子、面子都有了,李小龙很快表示可以和嘉禾合作。
据说,为了防止六叔反悔,邹文怀亲自出马,对小龙哥贴身保护。
一日,两人谈到很晚,小龙哥说要上个大号,邹老板也一同陪伴蹲守,这满满的诚意,明月可鉴。
李小龙也没辜负这份诚意,1971年,在嘉禾的处子之作《唐山大兄》,横扫影坛,只用三周,就创下350万的票房纪录。
随后拍摄的《精武门》,创下400万纪录;
再随后拍摄的《猛龙过江》,创下500万纪录......
由嘉禾掀起的李小龙热浪,一时间席卷日本、台湾、东南亚,乃至欧美,迄今无人能比。
李小龙为嘉禾创始了巨额财富,邹文怀也扬眉吐气,到处接受采访,宣扬自己的远景规划。
与之对比的是,六叔在那段时间,谢绝了所有媒体,要么一个人锁在办公室“疗伤”,要么就训斥导演“为啥拍不出猛片?”
似乎,老天再一次想站在邵逸夫这边,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突然死亡,死因不详。
邹文怀痛惜万分,邵氏公司的人,却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李小龙的到来,改变了局面,而他的离去,却没带来反转。
嘉禾并没有因此而倒下,相反,却越战越勇,不仅推出成龙、洪金宝等新一代武星,更是挖掘出笑星许氏三兄弟(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
由此,嘉禾依靠动作片和搞笑片,牢牢把握了观众的脉搏,把邵氏打得节节败退。
到了80年代中期,邵氏基本淡出影业,不再制作电影,只是依靠院线收租。
这样的结局,有因缘巧合的作用,但是最主要,还是两家公司机制的不同。
正因为邹文怀给六叔打过工,深知邵氏机制的缺陷,所以,嘉禾采用的是“股份式的分红制”。
这种体制,虽然表面上看公司赚得少点,但是主要参与者都是股东,大家的积极性自然高,也能甘心情愿把事儿做好,长远来看,多方共赢。
所以,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是从来不变的真理。
当然,这也不是说邵逸夫失败了,虽然在影片制作方面邵氏不敌嘉禾,但是商业上,六叔仍然是成功了,他拥有大批的地产物业,仅租金都是个天文数字。
而电视的普及,又让六叔找到新的风口,他的无线时代也即将开启。
11
香港的第一个电视台叫做“丽的电台”,成立于1957年5月29日,所有节目都要收费。
1967年,邵逸夫的好友利孝和,创建了无线(TVB)电台,这是香港的第一个免费电视台。
60岁的邵逸夫也入了股,但是不参与经营,因为一开始,六叔并不是很看好电视。
1971年,邵逸夫为了给自己的电影输送人才,便与利孝和一起开设了“无线艺员训练班。”
这个空前绝后的举动,为香港培养了巨量的明星,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刘青云、吕良伟、还有最近刚刚离世的吴孟达......
你能想到的香港明星十有八九都出自“无线”。
正是这种“造星”能力,加上成熟的电影团队、以及巨量的资本,邵氏转型电视界,那简直是降维打击。
而恰巧,1980年,无线创始人利孝和因心脏病逝世,邵逸夫接任后,带领无线把丽的电台按在地上摩擦。
丽的电台眼看就不行了,此时香港另一位风云人物,远东集团主席邱德根,全面接手丽的,并更名为“亚洲电视”,简称“亚视”。
就此,“无线”和“亚视”开始了几十年的困兽缠斗。
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首,邱德根是陆运涛的好友,他的太太和陆运涛乘坐同一架飞机失事,所以,邱德根和邵逸夫一直都不对付。
就这样两人相持6年,最后邱德根的儿子酒后撞死警员,被判重刑,邱德根突然顿悟人生的无常和凄凉,于是淡出江湖。
1988年,邱德根把亚视卖给了郑裕彤和林百欣后,彻底隐退。
郑裕彤是我们的老熟人了(后台回复:郑裕彤),对于亚视,他主要是出钱,坐阵后方,管理的事情基本都由林百欣出面。
林百欣是香港制衣业大佬,那个“鳄鱼恤”就是他们家的。
在收购亚视那一年,林百欣还遇到一件好事,就是他一直看不起的女婿突然长了出息,生意越做越大,不仅还了他的钱,还跑到深圳开了一家名叫“富士康”的公司。
是的,郭台铭正是林百欣的女婿,见识多了你就懂了那句话:
"港澳台、政商娱、一家亲”。
事实上,亚洲电视的股东,不仅有郑裕彤、林百欣,还有何鸿燊和李嘉诚,家底真的很厚。
不过,在娱乐这条赛道上,他们绑在一起都搞不过六叔。
林伯欣曾花大价钱,先后从无线挖走了沈殿霞、曾志伟、黄日华、郑少秋、任达华等名角,但怎奈六叔造星能力实在太强。
你挖我影视人才,我就打造歌星,就是这个背景下,六叔钦点力捧“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四大天王,并且打造了许多综艺节目,始终紧握着观众的脑垂体。
再加上卓越的拍剧能力,无线一家的常年收视占比为95%,别人根本没法玩。
当时无线主攻两类剧情:武斗剧和家族剧。
武斗剧有《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剧影响了一代人。
黄蓉扮演者——翁美玲 (良叔小学笔记本上就是这幅贴纸)
而家族剧,有《义不容情》、《大时代》、《创世纪》......这些都是当时白领人士的最爱。
所以,在差不多10年的时间里,亚视根本没法和无线抗衡,只能搞些边角料,刷刷存在感。
直到1999年,亚视才迎来一次翻身,而救命恩人是“小燕子”。
那一年,亚视引入《还珠格格》,在香港爆火,使得亚视在黄金时段的收视以6:4反超无线,第一次给六叔来了记下马威。
邵逸夫暗吃一惊,并趁着赵薇来港之际,再次拿出了支票、合同,以及拧开的钢笔......
最后,邵逸夫不仅与赵薇签下了歌手合约,还购买了她所有的剧作。
而此时的林百欣,因涉嫌一宗贿赂案,而被台湾警方拘留,儿子把主要股权卖给了凤凰卫视的刘长乐(后台回复:凤凰卫视),就此林氏也在和六叔的对决中惨败。
刘长乐也没有赐予亚视新的生命,亚视一路向下,连年亏损,处在停播的边缘。
那么邵逸夫笑到了最后了吗?
随着日本、韩国以及中国本地电视剧的崛起,大家渐渐对TVB港剧产生了“审美疲劳”。
事实上,在《大时代》之后,无线就再也没有拿出过一部爆款,收入年年下滑。
近十几年来,能拿出来说说事的,也就《金枝欲孽》和《宫心计》。
还有几张恶搞表情包,成为无线留给年轻人的记忆碎片。
读心神探
《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
我们常说,人定胜天,但是没有人能真的战胜时代,就连无所不能邵逸夫也不行。
随着年事已高,六叔也渐渐力不从心,而儿子们都不愿意继承他的事业,2011年,104岁的邵逸夫将绝大多数无线股权转让给“壳王”陈国强。
邵逸夫的商业时代正式结束,2014年1月7日,逸夫逝世,享年107岁。
出殡那天,他的儿孙终于到齐,那是他人生唯一的一次全家团聚。
12
邵逸夫绝对算是商界大佬中寿命最长的,而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90多岁时还在工作,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邵逸夫的侄子邵维钦透露,六叔早年曾患癌,多次换血医治,才控制住了癌细胞。
邵逸夫说自己的养生“秘诀”是:
一、晚年小劳:年纪再大,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笑口常开:六叔晚年最喜欢看“憨豆”,一边看一边傻乐;
三、每天练功:每天练气功,打太极拳。
而对于六叔的长寿,香港媒体一直还有个传言,说他患癌时,曾拜会一位法师,得一箴言:
腰缠亿贯,不得太悭银钱,必受巨富之累。
疏财举善,必增浩終正气,鬼魅不敢缠身。
此后,六叔便广施善举,果然身病痊愈。
这说法到底有几分靠谱,很难讲,但是邵逸夫确实成为了一位无与伦比的慈善家。
有网友在百度地图上搜索,发展逸夫楼、逸夫中学、逸夫体育馆、逸夫图书馆,这些相关建筑竟然有3万座,遍及大半个中国。
“今晚逸夫楼拐角见....”也成为多少人怦然心动的回忆。
实际上,邵逸夫有生之年,共计捐赠给中国内地教育高达47.5亿港币,这一数额,无人可比。
六叔逝世后,张德江在唁电中写道:
泽被后世,风范永存。
至此,邵逸夫的百年峥嵘旅程,终于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13
我用1万5千字给你展现了一个矛盾的邵逸夫。
他对员工斤斤计较,但做起慈善却又大手大脚,你说他是吝啬,还是慷慨呢?
他对子女感情淡薄,但对原配糟糠不弃,10年哀悼之后才娶二任,你说这是薄情,还是有情?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会采用非常规手段,那么,“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手段”哪个更重要呢?
这些问题很难找到答案,但就像阿蒙说的:“越是矛盾,越是真实。”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六叔。
而作为一名纪实作家,我也更想带给你真实的文字,虽然我们更习惯非黑即白,更喜欢有结论的东西,更热衷于,纯粹的批判和单纯的赞扬。
但是没有哪个人,只凭借一腔良知,就能走上巅峰;也不会有哪个人,坏到无可救药,还能成就大事。
我只想把这些人物背后最真实的情节带给大家,没有价值判断,只有客观讲述,倘若你还能从中得到一丢丢领悟,我就很欣慰了。
好了,如果你看完了这篇文章,请点个赞再走吧,这年头,能看完这种大部头的人实在不多了,我想看看还剩多少个。
-END-
参考材料:
《邵逸夫传》·祝敏娟
《三十年细说从头》·李瀚祥
《耗尽最后几丝情怀,TVB只剩一地鸡毛》· 新周刊
《香港商战风云录》·祝春亭
《邵逸夫和他的黄金年代》·谢国有
《邵逸夫家族传》·窦应泰
《鲨胆大亨郑裕彤》·祝春亭
作者简介:良叔,百万用户新媒体创始人,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原世界500强高管,良翰商学院创始人。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