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创新发展史(英特尔解读战略性创新机遇)

每当“The NEXT”标志现身会场的时候,就意味着英特尔新一轮战略规划要启动了。

近日,英特尔公司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数造未来,IN无止境”的2018媒体“纷享会”活动。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王锐、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等英特尔中国管理层集体亮相,携手行业意见领袖、媒体一起,分享了数据洪流驱动下的战略创新机遇和丰富的前沿应用成果,同时也公布了英特尔未来一段时期的业务战略。

英特尔创新发展史(英特尔解读战略性创新机遇)(1)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在登台致辞时,对“IN”无止境的IN进行了解读,同时也表达了英特尔希望与合作伙伴携手把握新机遇的意愿。他说,“IN,代表Innovation,即创新本身;同时也代表了Intelligence等含义。数据洪流时代,智能就是增值。我们(英特尔)要和产业伙伴一起,抓住创新机遇,推动应用落地,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英特尔创新发展史(英特尔解读战略性创新机遇)(2)

近年来,英特尔从实践中逐渐找到了自身企业的转型方向,即从一家半导体芯片公司,转型成为数据公司。杨旭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中提到:“数据是未来的石油。”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时代到来,以及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远非过去“人上网”所产生的数据量可比。数据正在以洪流的形式带来创新驱动的新动力,并且塑造出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本次纷享会活动上,英特尔展示了其在数据层面多个已经落地的项目。并且将眼光拓展到星辰大海之中。

在科研领域,英特尔通过创新的技术,为科学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方法,以探索自然和宇宙,其中包括太空研究、水资源检测、极地动物和海洋生态调查等最具挑战性的科研难题。

英特尔创新发展史(英特尔解读战略性创新机遇)(3)

在运动领域,年初的平昌冬奥会上,英特尔将VR直播、电竞赛事、无人机编队表演带到了奥运赛场。

在生命和健康领域,英特尔倡导的精准化医疗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与数字医疗行业的专家伙伴长期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以创新技术,解决基因和大脑研究等世界难题,并大幅提升医疗诊断水平,提升流行疾病预测的准确率,定制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在新技术领域,英特尔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方面加速了新一轮的产业和技术变革。以英特尔硬件为基础,将突破性的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制造、金融、消费等各行各业,促进其智能化升级。

同时,英特尔在本次纷享会上,正式提出了由智能到自能(Autonomous)的概念。英特尔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及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无人干预的机器设备和应用场景将成为可能,从而让“自能化”带动新一轮的创新发展趋势。

“自能”的世界是一个更加以人为本的世界,人制定规则与愿景,而机器延伸了人、增强了人、解放了人,从而达到“自能”的境界,实现“自能”的目标。

而自能的世界将催生出新一轮的基于。自能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创新和增值空间,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运营,为用户提供超越想像的产品、服务和体验。消费者将的得到更方便、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享受到超越想象的体验。

比如,英特尔联合京东所打造的无人商店,就是一种全新的“自能零售”模式;而自动驾驶为代表的“自能出行”,智能生产线为代表的“自能制造”,智能仓储为代表的“自能物流”,都是诠释“自能”二字的最佳案例。

英特尔创新发展史(英特尔解读战略性创新机遇)(4)

如今,英特尔已经从一家单纯的芯片公司,成功转变为一家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司,并且能够提供世界领先的算力和算法,不断推动计算创新。英特尔以领先技术奠定数据未来的创新基石,实现最精彩的客户体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英特尔领先的技术聚焦于三个方面:

一是引领人工智能与“自能”革命;

二是作为全球领先的端到端平台提供者,从终端设备到云计算,从网络、加速到存储,为全新的数据世界提供无缝协同工作的产品;

其三是发展半导体精尖制造技术和平台,生产世界上最好的芯片,持续推动摩尔定律。

英特尔的数据战略,也是良性循环的增长战略。英特尔拥有全面而整合的产品布局,覆盖客户端与通信、物联网、Mobileye、数据中心与网络、新技术、存储解决方案、可编程解决方案等产品线。同样重要的是,在英特尔的业务战略里,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的承诺,提供端到端、安全、可靠的技术平台支撑。

此外,英特尔不仅布局当下,更持续引领未来的计算创新,例如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物联网、神经元计算、量子计算等。英特尔已经研发出首款自主学习神经拟态测试芯片Loihi,并完成了制造和封装;交付了49量子位超导量子测试芯片,并在300毫米制程上发明了自旋量子位制造流程。

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而英特尔则致力于做中国高价值的合作伙伴,与中国深度合作、携手创新。英特尔在中国秉承两大核心战略:一是与中国一起,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支持自主创新;二是推动人工智能、5G等智能应用落地,支持产业智能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