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最大的败仗(真正的九死一生)

(禁止转载)

如果说罗马是一个可以用“伟大”一词形容的国家,相信不会有人反对。罗马是世界上最早的共和制国家,这一国制的先进性,从当今世界地上国家体制的占比就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二百余个国家中,有差不多三分之二还以共和制为主体。

而罗马早在公元前509年就已经实现了共和制,在相对原始的时期,共和体制保证了最基本的除战争手段以外的和平共处。罗马时期,最广大的国土面积有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其令人恐怖和尖叫的罗马兵团纵横世界所向无敌,在世界上大多数人还以原始的部落形式与自然界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斗时,罗马人已经用他们的50万人的军队,以战技精熟而闻名于世,被誉为陆战之王的罗马军团以战剑、盾牌、锁子甲和马蹄开始了征服世界的征程,一幅长达两千余年的欧洲史,几乎全由罗马人书写。

而这一切都归结于其强大而有力的国家机器。

在这部全速运转的高效的机器中,有一条现在看来也让人感觉脊背生风不寒而栗的令律,保证了其命令的有效和兵将忘命,打造了一支钢铁军队。

这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十一抽杀令”!

克拉苏,这个被罗马人视为魔鬼权杖拥有者的统治者全名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他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罗马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富裕的人之一,他的财富来自于到高无上的政治权力下疯狂的敛财。

除了政治家、军事家和独裁者之外,他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外号是“黑心奴隶商人”。哦,忘了说,他还是一个有着超人胆识和机巧的经济学家,更独出心裁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有组织的消防队。不过这个消防队不是义务为民服务的,而是他敛财的一种伎俩。古罗马城的繁华和脑洞大开的思路给他创造了发财的条件:一旦罗马城中有房子失火,他的消防队开赴现场后并不立即展开灭火行动,而是先与那些惊恐万状的房主主们讨价还价:看,你的房子即将一文不值的成为一堆瓦砾,而恰好我这里有二百个银币。您是这位倒霉的失火的房东的邻居吗?您看,因为这位房主的疏忽,您的房子在片刻之后也毫无疑问会变成这个样子,看,我这里还有一百个银币。

为了不让自己因一场大火变得身无分文,失火的房主和他的邻居们会忙不迭地把正在冒烟的房子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价格出卖。以极低的价格买下正在着火的房子及其相邻的房屋后,消防队才开始扑火。将这些房子修缮之后,以高昂的价格出租或者出售。

克拉苏这个主意怎么样?要知道,那可是公元前的妙主意,现代黑心商人和发国难财的经济体们应该对着克拉苏的雕像三鞠躬。

罗马最大的败仗(真正的九死一生)(1)

克拉苏雕像

这只是个小插曲,我们之所以提到克拉苏,是想说,公元前71年,与庞培、恺撒并称为“前古罗马三巨头”的克拉苏在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的战争中,为了消除罗马士兵对斯巴达克起义军的恐惧和萎靡的士气,使用了“十一抽杀律”。

有必要简单提一下斯巴达克起义。在古罗马,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即便是没去过罗马,也应该从各种渠道听说过古罗马的比北京鸟巢体育馆还要更大的竞技场吧?奴隶主为了享乐,建造了很多规模巨大的角斗场,强迫奴隶们捉对角斗,甚至是与虎豹厮杀,奴隶主的残暴统治和非人待遇,迫使古罗马城从始至终都不间断地忙于镇压大规模的奴隶起义,而斯巴达克起义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

罗马最大的败仗(真正的九死一生)(2)

斯巴达克起义油画

斯巴达克起义之初就多次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军并将烽火烧到了意大利南部阿普利亚、布鲁蒂乌姆地区。起义军甚至仿效罗马军队建制,组建有步兵、骑兵、侦察兵、通信兵、辎重队等,公元前71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至12万人。斯巴达克军队以神速的骑兵将高傲的罗马军打得溃不成军。很好理解,起义军除了生命没有什么再能失去的了,而尊贵的罗马军团和统治者,有家眷亲人有财富,他们不会用命去拼。在穆蒂纳会战中,起义军甚至击溃了卡修斯总督的军队并差一点生擒了总督大人。

罗马最大的败仗(真正的九死一生)(3)

斯巴达克起义路线图

但是面对古罗马强大的财力支撑和兵源补充,起义军最终还是必将面临失败这唯一的一条归路。在阿普利亚省南部一场激战中,斯巴达克全军被击溃。领袖斯巴达克奋战死。残部5000余人在意大利被庞培歼灭,罗马至卡普阿沿途的街道两边,竖立着近万个十字架,每一个十字架上都钉着一名起义军俘虏。

在被起义军打得节节败退的时候,罗马士兵曾经斗志全消,统帅克拉苏为了提升战斗力,消除对斯巴达克的恐惧,以他超前的经济头脑发明了惨无人道的十一抽杀律。

被处罚部队的全体成员都需要参与抽签。无论军阶多高,此前受过何种荣誉,如果是因叛乱或临阵脱逃而受罚,那么不管你是否参与了叛乱或是逃跑,只要你在这支部队里,你面临的就将是十一抽杀!

他将战败的军队分为10人一组,然后进行抽签,抽出一人处死,真正的“九死一生”,处死的手法通常是用石头砸死或者用棍棒打死。抽到生签的士兵虽然侥幸免死,也只能重新组军并留宿在罗马军队驻地外,未来一个月内如有战争,这支抽到了生签的军队要首当其冲却得不到罗马军队的任何支援,直到战果为消灭了与他们数量相当的起义军才能重新获得与其他军人同等待遇,甚至在这期间,他们的口粮也不再是精细的小麦,而是喂牲口的粗糙的难以下咽的大麦。

据统计,这样的抽到生签的军队最终存活率也不足百分之一。

或者换句话说,被执行十一抽杀律的军队,几乎是必死无疑的。克拉苏曾一口气处罚了四万军队,处死了其中的4000名士兵。

他本想以此来提高士气,防止逃兵和反叛,但却适得其反,士兵们对克拉苏和十一抽杀律的恐惧超过了战死,一遇战势不妙,为了避免战败后被处死,干脆直接一哄而散。

最终克拉苏取消了这一律令,因为他发现这实在于事无补。

其实克拉苏的这一严律脱胎于早他四百年前的罗马人与沃尔斯齐人的战争,那是公元前471年的事情。事后克拉苏为了洗脱自己的残忍,称其不过是迫不得已而重新祭出了一种“祖传的刑罚”而已,但暴君的称号还是戴到了他的头上。

有史可查的另一次十一抽杀律出现在公元前36年,这一次出场的名叫马克·安东尼。

安东尼在分裂罗马庞大疆域的战争中占据了罗马东部,随后他野心膨胀,开始了征服帕提亚帝国的战争,亲率10万大军向向了帕提亚的米底亚省扬起了弯刀。帕提亚的国王弗拉特斯四世立即组织精锐骑兵,以罗马人发明并极其擅长的闪电战偷袭罗马辎重队,一举击杀万余,不仅焚毁大部粮草,还缴获全部攻城重器械。

罗马军团在前锋士兵一卒未损的时候就已尴尬地不得不接受战败这一事实。

曾经的不败将军,现在的罗马雄鹰安东尼气急败坏恼火不已,对罗马军团大开杀戒,使出了前辈们奉为经典的“十一抽杀律”。与克拉苏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成功的挽救了罗马败军的勇气,他的军队饿着肚子吃了几十天野草,最终还是将帕提亚帝国击败。

史上最伟大的战争狂人凯撒也曾把十一抽杀律应用在实战中,但明智的凯撒只是喊出来吓唬一下人,并没有真的执行。

罗马最大的败仗(真正的九死一生)(4)

凯撒

在对庞培的作战中,凯撒属下的第九军团因进攻受阻士气低落而哗变,暴脾气的凯撒大帝于是下达了对该军团进行十一抽杀的命令,但是面对将有近万人被处死这一庞大的数字,他不想背负残暴的恶名,经过一夜深思之后,只是将该军团解散了事,这反而为他赢得了一个不错的名声;同为凯撒统领的第十军团不久之后也发生哗变,这一次凯撒依然准备将其解散,但他在演讲的时候慷慨陈词说“这是最后一次解散”。立即,被他的演讲鼓动得热血沸腾的罗马士兵振臂高呼,主动要求执行一次十一抽杀,但是凯撒干脆将大度的风范贯彻到底,最终仍未答应。从此,凯撒的军队再无叛逃事件。

看来,震慑比任何手段都更有效。

罗马帝国过于庞大的疆域使任何一个在位的君主都有鞭长莫及之感,曾经最多有四位君主号称对罗马帝国有君主权,史称“四帝内乱”。内乱时期的第一位皇帝,也是罗马帝国有史以来的第六位皇帝加尔巴也执行过十一抽杀,但是作秀和展示威望的成份更多。

尼禄将军组建了一支由降军组成的军团,在加尔巴进入罗马城宣布权位归其所有的时候,这支军团一连多次向他请求得到正式的番号,加尔巴不胜其烦,于是命令军队将这支军队缴械,并把投降的士兵进行十一抽杀。

罗马最大的败仗(真正的九死一生)(5)

印在古钱币上的巴尔加

这位爱作秀的皇帝在位期间一直热衷于浮于形式的唯我独尊和残暴统治,最终在公元69年被暴动者砍掉了头,而尸体则一直雨淋日晒无人问津。后世对其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出色的元首,但是他凭这些品质所赢得的热爱,远不及他以相反的行为所引起的痛恨。”使得他在位仅仅半年时间就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十一抽杀律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是对叛乱者或对大规模临阵脱逃和溃败的部队施以集体惩罚的手段,这种并不仁道的军法仅仅实施过数次之后便告消失,不过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曾经昙花一现过。

生来绅士的法国军队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血腥的战场大惊失色,刚一接战便全线溃退。贝当元帅出任法军统帅后,曾迫不得已执行过这种军法,试图用残酷的铁血手腕扭转战局,但从战争的结果来看,这一军法并非百试百灵的良药。

时间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史学家安东尼·毕沃尔在其所作的《斯大林格勒》曾经记录有如下情节:

在斯大林格勒的残墙断瓦之间,曾有姓名不可考的苏联红军师长对溃退回防守线以内的士兵进行“十一抽杀律”:他命令这些丢盔卸甲的逃兵以十人一排的队形立正站好,并随机向每个队列的中的一人头部射击,这位黔驴技穷的师长亲自主罚,直到把自己的佩枪中的子弹和备用弹夹用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