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下下水道 青岛下水道油纸包
“青岛下水道里的油纸包”这个都市传说,怕是已经无人不晓了。尤其是那几年每到这个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下暴雨,一旦发生内涝,这则传言便混合着“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让青岛成为全国最不怕涝的城市”,立刻在互联网上升温。这两年“油纸包”这个段子已经被辟谣了,我看最近很多人都在挖坟,把王石等人过去转发这类谣言的微博都翻了出来,成了考古现场,众多网友在评论里百般嘲讽。
看热闹归看热闹,但这则谣言兴起的背后其实更有意思,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舆论环境的变化,甚至可以这么说,别看十几年前这些谣言虽然把德国等发达国家吹得神乎其神,但正是这些谣言的兴起,预示着公知们走向全面失败的开始。
“德国人埋的油纸包”是如何兴起的关于油纸包最常见的一个版本是这么说的:
德国人在青岛待了17年,没修别墅、大楼、广场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其实都修了,各种欧式别墅、总督府大楼、公园小广场到处都是),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修了,留下了一个百年不怕涝的青岛。青岛老城区的下水道过了100年后有些零件需要更换,国内没有,一个德国企业发来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旧零件三米范围内,都会有一个存放备有零件的小仓库,青岛的城建公司员工一找,果然发现了一个,箱子里装的零件都用油布包好,打开之后,依旧光亮如新。
这则都市传说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我特意查了查相关资料,发现在2010年前已经在民间流传多年,但真正爆发的时间,是在2010年。
2009年,一篇《青岛德国式下水道,100年前的领先》的文章开始在网上流传,作者冬亥根据自己在巴黎和青岛的实际经历,赞扬了德国人的工匠精神,这位大神甚至开创了夸扬青岛德国下水道的文章范式:一开头要提雨果在《悲惨世界》里描写的巴黎惊人的下水道系统,笔锋一转,开始讲德国人在青岛修建下水管道的技术先进性,最后总结,不是钱的事,就是人家认真而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严谨严格的施工质量,因为人家有良心。文章一出,各大媒体等纷纷转载。
到了2010年5月,《中国文化报》的一名实习记者发表的《福寿沟、紫禁城、青岛老城讲述了:老城不怕淹的故事》,大篇幅引用了这篇文章,然后破天荒地把油纸包的故事加了进去,这是这个谣言第一次在传统媒体上传播。一个充满细节的小故事,一下子把德国人的先进技术和严谨科学的精神具象化了,一时惊起千层浪。一个月后《南都周刊》又发表了一篇叫做《青岛古力:100年前的远见》,不过没有提“油纸包”这个事,但当时南方系风头无两,很多网友转载的时候,就把这个传言加了进去,从此这个段子开始在全国疯传。
2012年夏天的一场暴雨,让青岛的下水道成为当时的顶流。当年7月份北京等城市下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相信很多人对那场暴雨都记忆犹新。全国最发达的城市发生这样的事情,几乎所有媒体都卯足了劲儿,开始痛斥国内城市内涝的问题,青岛作为下水道模范城市,自然成了正面典型,被各路媒体拉出来捧上了神坛,青岛也正式加冕成为“全国最不怕涝的城市”,被全国人民所熟知,雨果的那句“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这句话个更是从此深入人心。
我那时候年轻单纯,看这么多媒体吹捧青岛,那简直不要太骄傲,走起路来都打横。
一时间,孙海英、王石等人都转发了相关微博,一些媒体人比如郎咸平也开始在节目里介绍起这些传言,可见在当时这则谣言的欺骗性多么大。
为什么是下水道?其实关于神话德国制造的谣言有很多,比如兰州中山大桥版本的”油纸包“:2007年距铁桥一百岁时,兰州市政府收到来自该桥的德国设计师家族的一封信和邮包,称该桥的设计使用年限已到,提醒城市管理部门维护保养,邮包里是部分维修配件样品。
还有一个在我们青岛比较正式的案例,是关于青岛啤酒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前身)于1903年创立,建厂时购买了德国科姆尼茨市机械厂(后并入西门子公司)于1896年制造的电机设备,到了现在还能用,是世界上仍能运转的百年电机之一。这可不是我瞎说,电机原件就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里摆着,介绍牌子里就这么写的,前两天我还过去溜达看了看。我估计这很有可能是青岛下水道油纸包的故事原型。
但这些故事和事实都没有油纸包这么深入人心,而且很少被严肃的传统媒体所宣传,这是什么原因?
第一个原因,不是因为中国落后,而恰恰是因为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迅速发展,已经突破了物质与技术层面的质疑,发展到了全新的层面,讲技术会被很多人打脸,说太空飞船中国都上去几波了,德法意日这些国家连个影都没有,还搁那吹呢?
所以批判方向必须改变,硬的不行来软的,往那些人文精神的层面上靠。
自鸦片战争以来,被轰开国门后的中国体会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又被迅速拉大,以至于到了五四运动的时候,当时的社会精英如胡适等人认定中国“百事不如人”,不仅仅是物质层面,更有精神层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道德几乎是全盘否定,认为必须全盘西化才能挽救国家。
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在工业基础方面追赶西方世界,改革开放更是加速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02年入市之后,GDP增速常年在10%以上,世界排名几乎每隔一两年就前进一名:
2000年,突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全球排名第6;
2005年,超过法国,进入前五;
2006年,突破20万亿元,超过英国,成为第4;
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第3;
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国力迅速增强,中国逐渐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物质差距,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城市也越来越摩登,越来越现代化,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在提高,比如菜篮子丰富了起来,吃得也比以前讲究了;房地产开始发力,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质的飞跃;私家车不再是遥不可及,北京从2011年甚至都开始摇号了。
过去都说,咱们真是落后呀,连XX都造不出来,现在基本不是问题了,物质层面的极大改善,让媒体还有一部分公知将批判的重心从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
媒体的流量密码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正面的消息远远不如负面消息抓人眼球,因为出于生存的本能,人总是优先关注身边或者是远方危险的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岁月静好的事反而没人愿意看。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1941年日本联合舰队轰炸了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除航母外的主力舰被炸了个稀巴烂,几千士兵阵亡,消息传到了华盛顿,一众媒体的驻白宫记者第一反应不是震惊,愤怒,而是兴奋异常,你争我抢颠颠地跑办公室写稿子去了。
高兴什么?报纸销量有保证了呀,报社发财了,我这奖金能少了吗?
所以有些媒体愿意去挑毛病,不仅仅是他们的监督指责所在,也是因为观众爱看。
相应的,地上的城市越来越完善,除了交通堵塞,也挑不出来啥毛病了,地下城市的短板自然就成了靶子。因为地下的东西看不见,容易被人忽视,与地上的别墅、广场、喷泉与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有些城市确实存在形象工程的客观现象,本身就让很多人反感。“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是全社会的共识,这也是很多人对城市内涝和下水道如此重视的舆论基础。
这个事件的底层逻辑是这样的:
城市表面建设得如此发达,说明中国人明明是有能力把城市建设好,但地下看不见的地方被忽视了,这是能力问题吗?不,这就是态度问题,中国人好大喜功,目光短浅,不够科学严谨。
因此很多人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表面上看是关于城市物质建设的,其本质是对中国人精神层面的质疑。
这就跟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的问题和雾霾一样,表面上看是物质发展层面的问题,其实人们更多的愤怒是对道德下滑等精神层面的质疑。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这句2011年被捧上天,现在被人百般戏谑的言论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青岛下水道被捧上天,恰恰说明中国被人批判的范围在不断缩小,以此为生的这部分人的生存空间在被一点点压缩。
国外的月亮就是圆平心而论,这些社会现象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批判也好,不满也罢,其实在当时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不赞同去微博上挖坟,因为社会意识晚于社会存在,人的思想观念都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谁也看不到10年后的变化,大多数人只能通过事实教育,很多媒体和个人的宣传,客观上也起到了监督改正的作用,他们很多也是为了社会进步,不能都给人家扣上公知的帽子。
公知和一部分人的问题在于,他们不是为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而批判,而是为了否定而否定。他们对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一旦一个社会问题解决了,立马闭嘴,转向下一个问题,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中国不行。
只有真正强大了,人才能有自信,才能客观认识自己,这是刻在人基因里的东西。
灵长类动物学家罗伯特·耶克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做了一个特制的喂食机,然后把一群黑猩猩中地位较低的一只,就叫永强,给单拎了出来,手把手教会了永强如何从喂食机里取出香蕉,然后把永强和机器都放回猩猩群中。
在永强操作喂食机的时候,其他的猩猩就当没看见,但是一旦香蕉出来了,它们一拥而上,抢走了永强的香蕉。
随后研究人员把猩猩首领——王大拿给教会了,结果当王大拿操作喂食机的时候,其他的猩猩呼啦一下全围了过来,目不转睛地瞅,生怕错过了什么细节,王大拿把香蕉弄出来之后,众猩猩更是惊叹不已,随后纷纷开始模仿王大拿的做法,想要弄香蕉吃。
这就是实力!你实力强,别人崇拜你,觉得你干什么都是对的,自然有人模仿你;你实力弱,即使这件事你做对了,别人也会把你当个屁放了。
所以过去中国落后的时候,“国外的月亮就是圆”确实是大多数国人的朴素想法,没啥丢人的,知耻才能后勇,但如今咱们已经迎头赶上,有些人依然是这个调调,还是觉得咱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他们是傻还是坏?
换句话说,就是跪的时间太久,起不来了。
这就是青岛下水道油纸包这个谣言能迅速传播的第二个原因——它是德国人造的。
大家想一想,如果青岛的下水道是100%中国人自己建的,那“德国油纸包”这个谣言还能这么火爆吗?肯定不能,因为很多人拿青岛来说事,就是为了抬高西方国家,贬低自己。
尤其是15年之前,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话语权的统治地位,好莱坞大片能占据中国票房的半壁江山,当时的社会舆对西方还是持有一种羡慕敬佩的态度,很多人一提起国外发达国家,也认为双方的实力还有一定差距,得玩命追赶,有些人甚至会认为永远也追不上。
为了保持这种认知,抱这种想法的人必须寻找相对应的理由来支持自己,既然物质层面上攻击的空间越来越小,那就从良心上下手,比如中国人不如外国人诚信、讲规矩、有素质,不够严谨没有工匠精神等等。
青岛的下水道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你看人家德国人建的下水道,多宽,可以跑小汽车,雨污分离的理念多么先进,多有良心,全国能有几个?寻常人一看照片,可不是这么回事嘛,所以迷惑性还是比较强的。
殊不知德国人建的下水道就是德占区那一点,还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还玩双标,华人区的下水一样糟糕,剩下的都是自己建的。这事当时没人提,还是我们当地工作人员出来澄清的。青岛是丘陵地貌,又靠海,排水比武汉这些城市方便多了,当时也没人提。
提这些干什么?德国人牛就完事了。其实,国内那些年对德国下水道的神话,连德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南德意志报》2015年1月1日新年那天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中国人的德国观:有关德国追求完美的神话》,专门出来辟谣,说“青岛奇迹”跟德国人关系不大,顺便还提了其它中国国内的“德国神话”,把德国人都看不好意思了。
德国在国内被过分神话,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拜物教”,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谣言如此荒诞,还是有很多人相信的原因之一,中国人的德国情节确实很有意思,都可以写另一篇文章了。
从去年疫情开始,全靠国外同行们衬托,国内的舆论发生了180°的转变,大多人开始正视自己的国家了,也没那么容易被忽悠了,那些二鬼子公知号连连被炸就是例子,这是好事。
不过,这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再加上西方国家加大了从舆论上围剿中国的力度,对某些反动自媒体的扶持力度变大,因此形势一片大好中还有隐患存在。
为了应对新的舆论形势,过去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那套不管用了,西方国家对国内的渗透因此更加有技巧性,设置的议题也变得越来越迷惑,比如LGBT性少数群体、环保、素食主义、女权、宠物,其目的已经从引发国内舆论不满并引发颜色革命,转变为制造族群分裂来引发国内混乱以迟滞中国发展。其突破口已经脱离了物质层面,还是从责任感、爱心、包容性等社会价值导向入手,以润物细无声地方式给国人洗脑。
就比如说保护海洋渔业这个事情,表现上看着保护野生动物,其潜台词就是“中国人现在生活好了,都能吃上鱼了,但是也不要忘记环保的责任感,你看鱼都快被你们中国人吃没了,如果还这么吃那就是没有良心”,从而影响一部分人,期望他们对中国的远洋渔业造成冲击。
中国现在对西方国家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基本上保持团结一致的,具有高度的社会与国家认同,并没有出现西方国家以身份政治为手段的社会撕裂,比如说种族分歧、性别分歧、政治分歧等,因此爆发出强有力的组织效率和惊人的执行力。这对于啥事都要扯皮的西方国家来说,是让人窒息的压迫力。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如果大家以后看到有些人发表一些论调,主要从精神层面批判整体或者部分国人,明着要引发观众的愤怒、负罪感和民族的自我否定,这就得警惕,比如XX工会之前写的《“大宋提刑官”真的是法医神探吗》,“科普”了中国古代法医鉴定的愚昧和落后;某教授说的,赵州桥也只是在这个局部技术上有创新,欧洲的大型石拱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罗马就有了,以此来彰显中国人的“非理性爱国”;某针说的中国吃多了肉,巴西就要看法热带雨林种大豆,导致气候变暖,“唤醒”国人的责任感。
中国人在整体上的精神与道德水平,比某些靠殖民掠夺发家的国家不知道要好多少,底子干净,没什么可喷的,你可以说具体的人和事,可一旦扩大到一定范围,往往动机不纯,还请各位小伙伴们认清套路,别被人坑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