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来德11幅书法(福建著名书法家曾光明)
福建著名书法家曾光明
中国网福建3月6日讯 (记者 李永贵 文/图) 午后,冬日的斜阳趴在窗台上,透过窗户直射在工作室的墙面上,寻光望去,一幅幅古意盎然的书法作品,令人眼前一亮:远观或遒劲雄浑、或凝重朴实、或自然率真;近观则有儒雅洒脱、飘逸灵动的视觉魅力。其作者花甲老人——曾光明,已经在书法之海畅游了五十余年。
曾光明,笔名曾戈,号侯官山人,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州“榕城十老”书法艺术沙龙成员之一。
他痴心书法艺术,泼墨挥毫万丈豪情;他醉心楹联创作,见证警民鱼水深情,他热心公益事业,德艺双馨满纸才情。
曾光明书法作品
他,有一个信念,要为山里人争气
曾光明的字和他人一样,质朴真诚。他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小失去母亲而送养于人,生长在偏僻的山沟里。他说,站在自家门口呼喊一声,听到的只有大山的回音。但是,他从不回避自己是山里人。他号:侯官山人,这寄寓着他对曾经生活在大山岁月的怀念。
“我是从深山沟走出来的,从来没有忘记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更不能忘记也不回避自己是从山里出来的人。”从小立志要 “为山里人争气”,成为曾光明执着坚持学习书法的第一动力。
曾光明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信念与梦想,关键是如何把自己的信念与梦想与国家的信念与梦想联系在一起”。他常对农村来的老乡朋友或晚辈说:“不要因为我们是山里人而气馁,只要别人能做得到的事,我们山里人也一定能做到,我们山里人缺乏的不是聪明才智,而是机遇和环境”。看得出他从生活中习得的并非抱怨,而是以一个平凡人的一份真挚,一份朴素,一份诚意,一份忍耐,一份宽容,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曾光明1950年出生于福建屏南,三个月生母不幸病故,幼小的他因此被福州闽侯的养父母抱养,从小离开了屏南,又跟着闽侯的父母来到了闽北建瓯。说起与书法结缘,还与他在建瓯有不解之缘。
曾光明的小学是在建瓯念的。“上小学四年级时,因为父亲由建瓯东风的东游林业站调到建瓯县林业局工作,一家人随迁到建瓯城关,也正是那个时候开始初涉书法,并且为之着迷。”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曾光明如是说。
原来,在建瓯城关住的福州巷正对面有一家字画店,店内还挂有几幅用毛笔写的毛泽东的诗词,其中有一幅字,后来才知道是用隶书字体。“那个时候只觉得那幅字线条优美,左撇右捺,形体飘逸,看上去象鸟飞一样,自己非常喜欢”。为此,每天上下课的时候都要特意在字画店前逗留,特意瞄上几眼那墙上的字。当时经常因为看字着迷,不是忘记上学时间而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就是放学忘了回家没少被家长骂。
“刚开始就用自己的手指照着挂在墙上的那些字样在空中比划起来,持续了有近一个学期”。慢慢地,曾光明发现仅是随意临摹已经无法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脑门一动,跑到自家屋后菜园,开始用破瓦片在南瓜、冬瓜皮上写字。“当时地里种的那些南瓜、冬瓜都被告我写得乱七八糟,没有一个逃过了我手。”除了在南瓜、冬瓜皮上写字,曾光明每到周末就跑到离家不远的溪边,用树枝在沙滩上写字。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再联系到现在,曾光明说:那真叫“苍天大地都当纸,手指木棒均做笔”。“也正是那个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对写字越来越感兴趣,真的可以用陶醉这个词来形容”。
小学五、六年级转学回到闽侯乡下上学,那时,曾光明的字经常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到了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陈兆清的出现,让他接触漂亮的行书。曾光明告诉记者,13岁刚上初中,就发现语文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也非常漂亮,在老师的告知下,曾光明得知该字体为行书。对书法好奇地他,也开始用钢笔在自己的作业本子上临摹老师的字。久而久之,写得一手好字的曾光明被老师发现,从此班上在黑板上抄写资料的活就经常由他来完成。
在初中的几个学期里,老师的黑板字,和同学们的鼓励,为他对书法的兴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后来,听说字写好了,可以成为书法家。那时,在他幼小的心中就暗下决心“长大也要当个书法家”。
他,会刻印章,也曾当过木匠
国画大师齐白石会刻印章,也曾当过木匠,最后是从一个木匠转变为画家的。可对我们眼前的曾光明老师如何学会刻印,并且也当过木匠的经历却鲜为人知了。
除了写得一手好字,在刻章方面,曾光明也是一位能手。难怪许多媒体都称其为:“集书法、篆刻、楹联为一身的艺术家”。
“差不多是十二岁吧,读五年级的时候开始喜欢上刻章。”曾光明告诉记者,上小学时自己个子很瘦小,班上总是坐第一排,甚至常常是对着老师的教桌。有一天偶然发现老师的教本书右下方有一个老师的姓名印章,突然产生一种好奇,就萌发也要给自己刻个章盖在课本书上的想法。
“为刻一个小印章,砍倒一棵大树”。放学回家,通过打听老人家,得知花梨木适合刻章。星期天,曾光明就在自家房前屋后寻找一圈,在门前山下找到一棵直径约30厘米大的花梨木树,就当机立断将整棵树砍倒,锯成许多个印章形状。
印章外观锯好了,接下来是思考解决写反字和刻刀难题。“章子上的字是反的,按照正常的写字顺序肯定是不行。”为了琢磨把字写反,曾光明找来复写纸,通过复写纸背面的反字再复写到木头去,完成了印章上的反字问题。但由于没有刻刀,他就找来一根铁钉,将其打扁磨成斜面刻刀。最终,一棵树终于刻出了自己的第一枚姓名印章。“回忆起来感到小时候还真有点小聪明。但现在怎么也想不起那个章是什么样子”曾光明如是说。
1966年,一个特殊的阶段,曾光明也休学了。初中未毕业的他又一度来到建瓯,与父亲商量后,决定学一门手艺,以保证将来能混口饭吃。根据父亲在林业工作的性质,就安排到溪东伐木场的木工场,跟那里的师傅学木工去了。
由于曾光明在农村时对木工活见得多,一进到木工场,拿起木工工具就显得得心应手,且人又勤奋,博得工场师傅们的喜欢,就打破常规,免去学徒的试用期,第一个月就发给了正式工的工资。
如今,讲起木匠活,曾光明十分自信地告诉记者:“现在随时拿起木工工具还是一切照做,不会生疏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做木工期间,向来喜欢写字的曾光明并没有放弃对练字的追求,他一边做木工一边练习写字,只要有时间就在木板上写字。只要有展示写字的机会,他从不放过。
在做木匠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伐木场的一名干部到木工房检查工作,发现了曾光明的字很漂亮。“像你这样写一手的漂亮字,做木工真是埋没了你,到我们机关来帮忙抄抄写写,这才是你的用武之地”。曾光明立即回应“抄抄写写,太好了,明天就去”。就这样,曾光明有了真正写字、练字的机会。
在这期间,曾光明不仅毛笔字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还练就了悬腕写字的本领,同时还学会了写宋、黑体等体美术字和榜书大字。
他,是军旅书法家,也是警察书法家
1969年,曾光明应征入伍,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汽车部队,从当战士到当汽车教练的班长,直至成为一名军官。甚至从基层部队被调到福州军区机关,由于写得一手好,自己所在部队的黑板报、宣传栏的编写重任自然而然也落在他的肩上,并且是他最乐意做的事,因为这是他练习写字最好的平台,一直到转业到福建省公安厅,这个担子还始终挑着。
他说:“别人出黑板报用的是粉笔,而我始终坚持用毛笔沾广告色写,偶尔变换颜色或用些美术字做标题,即可美观黑板报版面效果,又可以练自己喜欢的毛笔字。所以,只要有板报比赛,获第一名的基本都是我”。这些虽然是当年的事,但曾光明讲起来仍然为此留有自豪感。
1978年,曾光明由基层部队被首长点名调到福州军区机关。到了福州大城市,曾光明的艺术才华就更加如鱼得水,他除了完成机关的本职业务工作和下基层部队而没时间练写字外,只要有机会他都坚持写字练书法、刻印章,开始订阅有关书法的杂志和报纸,还报读了书法函授大学,真正进入了认真研习书法的阶段。
1979年“八一”前夕,曾光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当时福州军区的《前线报》投去一枚篆刻印章,作品很快被采用发表。他兴奋地说:“这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对我鼓励太大了”。
曾光明谈起书法创作时告诉记者,自己23岁开始才知道有临帖,并且首次尝试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还是到福州后才开始的。
“对于真正学习书法创作者而言,临摹是第一步”。除了研习古人的书法艺术,曾光明还做到古今结合,花大量时间研习古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当代启功的书法表现形式和特点。他说自己学书法,既学古人王羲之的“雍荣华贵”,也学今人启功的“秀丽端庄”,但他更多的是学他俩的精髓即“神似”,注重“结字”,找寻字的规律,注意字的比例和字的重心。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所以,当前他较擅长的行楷作品就是融入了这两位古今大家的字形和笔意,“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表现创作者的个性。”曾光明表示,初对于学者而言,临摹的确是很关键,但是也要做到临进去,要出得来,要有自己的风格,不可以完全被左右。“临帖就要像攻碉堡,要攻得进去也要有全新的面貌出来,这才是成功”。
1983年他在福州军区组织的书法作品大展中获二等奖,这是他练习书法以来第一次获奖。这次的获奖,给他更加坚定学习书法的信心以巨大的动力的鞭策。18年的军旅生涯,他对书法的兴趣就是这样没有间断地坚持下来了。
1986年,曾光明从福州军区转业安置在福建省公安厅,又恰逢全国公安《卫士之光》书法美术摄影展于1987年启动,每隔三、四年一展的全国公安系统大展,也给了曾光明很好的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在这些书法活动,曾光明不可能但也不图获大奖,以贵在参与,践在学习的心态积极而虚心地学习。
此间,曾光明认识了福建书法界的赵玉林、陈奋武、吴乃光以及福建书法界的许多书法名家老师,从他们中吸收到许多营养,并得到他们的鼓励和鞭策。由此获得更多学习书法知识的动力。
在从事警察工作的25年中,虽然工作繁忙,曾光明从不用上班时间练习写字,但他却从未放弃对书法的追求的临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和创作作品,还参加了许多全国性的书法赛事,并获得不少奖项。也获得许多荣誉称号。
2010年曾光明退休后,积极参与慈善、公益等社会活动,就这样,这位厚积薄发的警察书法家由此而被人们所认识。
当问及自己从小并未接受系统学习和临摹,却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时,曾光明感叹地说:“我靠的就是兴趣和执着,讲我是无师自通也对。我也很想有个名师指导,但由于条件的环境的限制,无缘拜师呀!只能靠自己摸索,拜古人为师,以古帖为范,既漫无边际,又有重点,所以一摸就摸了半个世纪。”
曾光明创作的部分合体字
他,从山沟出来,在省城办书法展
2012年10月6日,曾光明书法艺术展在福建省会的在福州画院隆重开幕。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黄文麟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潘心诚,省文联原党组书记、林德冠等参加开幕式并为曾光明的书法展剪彩。省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为曾光明书法展题写了“书道长春”并亲临现场为其书法展致开幕词。
为期5天的时间,天天人如潮涌,直到临近撤展时仍然人流不断。观展者普遍认为,曾光明的书法,既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又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同时还蕴藏着一种质朴的民间书风和气质。他的书法,篆、隶、楷、行、草,风格多异,而让任何文化层面的人都能看得懂且都能接受,是比较典型的雅俗共赏。
在福建省书法艺术圈,曾光明被认可的除了书法作品,其独创的合体字更是备受赞誉,还成为这次书法展的亮点和看点。更值得一提的是,至今,曾光明所创作的“一生平安”之《福》和《知足常乐》、《吉祥如意》、《宾至如归》等合体字,经福建省版权局受理登记获得版权保护。
在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常见的合体字如“招财进宝”、“双喜”等,这就是中国文字神奇而又有趣的地方,称其为中国民间独具特色的“合体字”,其最大的特点是,共同部首可以巧妙共享。
2010年,曾光明在退休前,用了一句思考多年而始终践行,同时用来勉励自己同时又能表达自己心境的成语:“知足常乐”一词来表达自己的半世生涯,并创作了第一个合体字在。他说,“知足常乐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走过的岁月艰辛有之,而知足之心却让他能坦然以对。
“首个合体字出来后,社会反响很好”。随即,曾光明还陆续用“一生平安”、“吉祥如意”、“宾至如归”等字创作出相应的合体字。由于“一生平安”和“吉祥如意”组成的合体字极具春节喜庆意味,所以在当年春节期间,通过福州主要媒体上刊发,向全省人民拜年。
2015年刚好是羊年,曾光明又创作“上善若水”合体字和一幅玻璃回文联“喜雨春天春雨喜,吉羊美景美羊吉”向全省人民拜年。
曾光明创作藏头春联“恭贺新春羊年吉祥”
他,一片爱心,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持之以恒,无师自通的曾光明,成为了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并成为成为德高望众的福州“榕城十老”书法艺术沙龙的成员之一。
其实,曾光明对中国传统书法的热爱和弘扬远不止书法创作。从2008年开始,经过3年时间的总结和收集,他将自己毕生所学的书法技巧和经验,以分析作品的形式,编著并出版了《书法知识浅述》一书;并以独特的表现方法,创作了第一本以“百字前言”为序、以“七言诗”为篇章小结的艺术类教科书。
用其自己的话说,编著这本书,是因为小时学书法很想找一本类似的书而未能实现,所以一方面是为了成全自己,对自己书法艺术的一个总结与梳理,另一方面是,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学习书法的爱好者有一点帮助。
此外,作为书法艺术家,曾光明还极力提倡汉字的重要性。去年12月份,其刚编写完成散文诗——《中国梦 汉字情》。笔者有幸先一饱眼福了 :“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种写法,都有一次不平凡的蜕变…….横平竖直的汉字啊!让我们挺起脊梁,教我们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读了他的诗,会把你带入汉字王国里去,还会让你也与汉字结下深深的情。
今年10月15日,国家主席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到“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曾光明对主席的话深表赞同,他说,做艺术一定要为老百姓去想,要为老百姓创作,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就是创作的方向。
“艺术家不要充满铜臭气,不能钻在钱眼里。倘若这样,这些所谓的‘艺术家’其本质不在传承传统文化,在于急功近利,其艺术创作方向会迷失方向。”曾光明表示,做艺术的人如果不与慈善事业、公益事业连接在一起,其艺术就是苍白的。
作为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曾光明已经连续十一年下基层社区农村免费为老百姓撰写春联。据不完全统计,11年来,他已为市民撰写春联5600余幅。
“艺术不仅是创作,也是回馈人民,回报社会,为大众服务。”曾光明说,他出生在贫困农村,知道学习艺术不容易。“小时候家里穷,我能学习书法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所以曾光明每次从电视里看到和自己一样,生活在农村上不起学的孩子,就想用自己的作品给他们筹些善款。
前些年,在“闽北赈灾”、“ 四川汶川地震”、“四川雅安地震”和“全国特奥会”“海都阳光助学”等艺术品慈善捐款义卖会上,他就义无反顾拿出了自己认真创作的书法作品进行义卖。从2008年至今,他已经为慈善公益事业捐献出了书法作品近百幅,所得的善款也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和贫困学生。
“作为艺术爱好者,通过你的作品,能够为社会尽点力,这也是一种正能量和价值观的最大体现”曾光明就是这样一位胸怀宽阔且善良平易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