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评价赵匡胤 得国最正者是赵匡胤

简直是滑天下之稽的观点,赵匡胤忘恩负义,有付柴荣托孤之重,篡位建宋。

正面评价赵匡胤 得国最正者是赵匡胤(1)

《宋史-符彦卿传》载,赵匡胤要重用符彦卿,说彦卿必不负我。(奸相)赵普语赵匡胤曰:陛下为何负周世宗?赵匡胤默然。赵匡胤陈桥叛变学的是郭威澶州兵变?郭威才是真正的为众所推。郭威杀死汉隐帝?知道刘承佑杀了多少人吗?知道郭威家人和柴荣家人在乾祐之变死了多少人吗?刘承佑对不起郭威,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郭威取天下,天经地义,为史上得国最正之一。郭威确实对不住刘崇之子,这是郭威少有的污点之一,但郭威篡位后事李太后如母,赵匡胤可有事符太后如母?居然说后周得国没有伦理道德?柴荣可杀过赵匡胤一个亲属?

最可笑的是吹捧赵匡胤在高平之战的表现。高平之战,柴荣是第一个冲上阵的,根本不是赵匡胤,而在臣下第一个冲上去的是内殿直马仁禹。赵匡胤挺身而出才救了柴荣在高平之战?是不是可以说王全斌攻蜀救了赵匡胤,潘美伐南汉救了赵匡胤?曹彬伐南唐救了赵匡胤?这些战争赵匡胤全都没亲自参加,而他亲自参加的两次伐北汉之战,胜了哪次?还放水淹太原城,自己在高处观看,仁爱之心何在?

正面评价赵匡胤 得国最正者是赵匡胤(2)

柴荣南征北战首功是赵匡胤?除了取后蜀四州之战,赵匡胤作为将军参加的战争,柴荣哪次没参加?按这个逻辑,赵匡胤的所谓统一之战,首功是王全斌、潘美、曹彬?朱元璋没亲自攻打大都,所以朱元璋不是明朝统一战争的首功?这是什么逻辑。柴荣是皇帝,天下之重,自己没有畏难而退,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

可笑的观点太多了。三州对契丹不重要?契丹当然重点军防于幽州,但看看柴荣北伐时,契丹人的表现。首先是守将萧思温(萧燕燕之父)计不出所出,已被柴荣吓破胆。契丹君臣闻柴荣亲征,“君臣恐惧”,契丹君臣对柴荣北伐已丧失信心,这本是柴荣北伐成功最有利的保证。柴荣在中原横扫天下时,契丹人屏气不敢南下侵犯,“近者周世宗西取秦凤,南平淮甸,北收关南,数年间威震天下,契丹屏气不敢南牧。”这还是宋人的记载。只记得宋真宗赵恒说过柴荣性急?不记得赵恒还说过:“性虽急智算却雄武。当时亲征下瀛莫,如不遇疾班师,必克复幽蓟!”

论治国柴荣不如赵匡胤呢?简单说吧,柴荣治国,从军事、土地、货币、佛教、政治、文化、精神层面、法律、工商业、城建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革。相关内容,除了《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资治通鉴》外,还可以去看《五代会要》、《文献通考》、《册府元龟》、《宋会要》、《梦梁录》等书。

正面评价赵匡胤 得国最正者是赵匡胤(3)

说柴荣的定数不是千古大帝?总知道宋神宗吧,赵顼曾说过:“假如给周世宗天年,其功业可比之于汉高帝。”可以去看看西方史学界对刘邦的评价,那是真正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当然也是。)

柴荣好杀人,所以失国,这是南宋洪迈的观点。按这个逻辑,汉朝在武帝刘彻时就该亡国了,刘彻杀了多少人?柴荣杀人多,未必有赵匡胤杀人多。且不算赵匡胤纵容士兵屠蜀,屠江州,就是他篡位后,族灭了多少人?去《续通鉴》算一算,会有很大的收获。

赵匡胤篡位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少数食百姓之肥的士大夫的幸运吧。看看宋朝之后的汉人气势一代不如一代,都是赵匡胤造的孽!赵匡胤实是中华民族第一罪人,是至今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罪魁祸首,罪大恶极!还不如其弟宋太宗赵匡义仁厚,治国有道。且不说宋朝百姓是历代百姓生活最为艰苦的时代,所谓宋富裕,得利的不过是少数帝王将相和士大夫阶层,与百姓没关系。

王全斌屠蜀给蜀中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赵匡胤可曾杀王全斌谢蜀人?(南宋人洪迈吹捧所谓国朝灭蜀为吊民伐罪,简直是毫无廉耻!)

正面评价赵匡胤 得国最正者是赵匡胤(4)

没有,因为他不敢。赵匡胤篡位是因为他控制了由柴荣打造的禁军,军中大佬是他都得罪不起的,那些军功资历都在赵匡胤之上的大佬根本不服赵匡胤。赵匡胤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报复董遵诲、王彦超,逼死曾在淮南战场上救过自己的张琼。为霸占花蕊夫人,毒死了蜀后主孟昶。叛变入宫后,要杀柴荣幼子,潘美不忍,赵匡胤厉声大骂潘美:“汝以为不可耶!”汝以为不可耶!这就是被吹成中华民族幸运的“仁君”所为?他坐的那个位置,董遵诲、王彦超一样能做,只要忘恩负义就可以了。

赵匡胤统一中原(还不包括北汉和吴越),首功是柴荣。别不服气,去翻翻《宋史-范质传》,“至周世宗时,天下将定之时。”

正面评价赵匡胤 得国最正者是赵匡胤(5)

关于柴荣的人品,《册府元龟》有关帝王有德的篇章全都有柴荣事迹,《帝德》、《诫励》、《革弊》、《招怀》、《却贡献》、《明罚》、《慎罚夫》、《念良臣》、《愍征役》、《褒功》、《惠民》、《纳谏》、《讲善.礼贤》、《礼大臣.褒贤》、《务农》、《英断.明察》、《文学》、《仁慈》、《节俭》、《神武》、《悔过》、《崇儒术》、《宽恕》、《孝德》、《功业》、《兴教化》、《审官》、《立制度》、《赦宥》、《访问》、《选将》、《修武备》、《明赏》、《延赏》。而有关帝王失德的篇章全都没有柴荣,《恶直》、《猜忌》、《无断》、《失政滥赏》、《姑息》。这都是宋人的记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