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洞庭湖生态环境回到了90年代初)

来源:华声在线

民间湖长说:洞庭湖生态环境回到了90年代初

华声在线12月14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特约通讯员 张为)“3岁开始,我就在洞庭湖边上放牛。现在,我在这里当了8年的民间湖长,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回到了90年代初期。”12月12日的洞庭湖畔,一位一手戴着两个黄金和白金大戒子的男人四处“巡逻”。他是钟爱华,过去的深圳老板,如今的民间湖长。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洞庭湖生态环境回到了90年代初)(1)

上午9点,钟爱华开车到了白塘镇碳素厂旁一条通往湖畔的小路上。走在其上,他眼睛直盯着路旁树丛,然后就掏出了手机。“我要打电话给政府,这里发现了垃圾。”

冬天的灌木丛枝叶日渐稀疏,昔日江水带来的陈年垃圾和村民偷偷丢弃的生活垃圾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都令钟爱华着急。“必须要站在这里看着垃圾运走,不然湖水以后涨起来,垃圾就到了湖里,污染了水源。”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洞庭湖生态环境回到了90年代初)(2)

钟爱华站在原处不再离开,等政府安排的人过来运送垃圾。

“这里的牛我也要管,不能越过湖堤到另一边去,只能在农田这边。”这个民间湖长,自从2011年由深圳回家,除了管理两台挖机,日常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守着这片洞庭湖,守着湖边的垃圾和牛羊,当上了由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选拔的洞庭湖民间湖长。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洞庭湖生态环境回到了90年代初)(3)

“水源必须保护起来,水源就是生命之源。只要跟生态环境有关的,我都要管起来。”如今的钟爱华,不但微信名叫做“守护洞庭湖生态环境”,朋友圈十之八九都在查湖边的环境卫生。几年间,从汨罗江到洞庭湖,半数以上的垃圾都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清理。一群群从北方前来洞庭湖越冬的白鹭、红嘴鸥,甚至天鹅,也在他面前越飞越多。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洞庭湖生态环境回到了90年代初)(4)

“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已经回到了90年代初期的样子!”钟爱华细细回忆30年前洞庭湖不见“白色垃圾”、没有工业污染的“鸟飞鱼跃,碧波万顷”。他告诉记者,正是有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现在从汨罗江到洞庭湖,都开始进行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措施,村民的环保意识明显提升,洞庭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