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

“要迎灯了,要迎灯了”过年前几周,听到村群里乡亲们这样说道,我的内心无疑是激动的。

听大人们说,已经十几二十年村里没有迎灯了。具体多少年了,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总之很久很久,印象中几乎对村里的灯会没有印象。这多么可悲。我记得横溪的龙灯,记得城南城北城西城东多少年前在大街上一起迎的灯,那时候的鱼灯花鸟灯人物灯龙灯甚是好看。

终于到了今天(初六),看到了我们暌违数十载的龙灯。崭新的但是又古老而陌生的历史。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1)

神圣而又庄严肃穆的仪式。为了祭拜我们村七八百年前的先人们。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2)

今天之前的厅堂里,一直都是寂静严肃的。而今天的厅堂,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

通知下午一点开始扎灯,十二点刚过,心急的小年轻们便扛着灯板,上面挂着小铃铛,一步一lingdang的到民堂里等待了……一节,两节,越来越多的灯,随着大街小路的催灯锣声,汇聚到了一起。

第一天,因为一半的成员都是年轻人,大多数都不懂灯板怎么衔接。在旁指导的前辈们,都会亲自上手教,他们也都是曾经也在这个民堂旋转摇摆的年轻人们。

只是,再一次的灯会,竟等到儿女大了……接过了这块灯板。

也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有心却无力,又或者因为其他事情耽搁了,只能眼馋的看着别人舞灯,其实内心多期盼自己也能跑上一跑,玩上一玩。又或者听爸爸说,现在的他也想不起怎么扎灯板了,太久了都忘了。又听他说,他们年轻时候迎灯,村里的灯,曾迎到过金宅(廿亩山附近)。

甚至曾经因为龙头受损就地补救在那留宿过一晚。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这得需要多少的意志力和凝聚力,时间和汗水,让两个同姓不同村的能够联系到一起,跨越山山水水,一路迎到目的地。现在的我们,估计没有这样经历了吧?

今天的我们,无疑是好奇的,激动的,兴奋的,自豪的。

因为今天的村民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这样的

“我们村!”

“欢迎来我们村!”

“好热闹呀,人好多哇!”

“刺激刺激!”

“来我们村看灯哦~”

而我猜测迎灯的小伙伴们的内心是

“好累啊~”

“好重噢!”

“太辛苦了~”

很多前辈们猜他们会吃不消,毕竟没有接触过灯,也不会玩。但其实,我想他们的内心是“累并快乐着”,经验是“多练练就会了”,感触是“迎灯是个体力活,得多吃饭早睡觉”。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3)

从非常非常重需要三四个人把握的龙虎麒麟旗,到几岁孩童手里可以拿着的小旗帜。从十八九岁的小年轻,到头发花白的中老年,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全身心投入到了这样一场盛会中。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4)

敲锣的

什锦班的有

提灯开路的

举灯牌的有

维护秩序时刻保护大家人身安全的有

辛苦维持交通的警察叔叔们也有

参与拍摄的专业人士和在场拍照拍视频刷朋友的也有

秩序井然的同时又最大程度的让大家热闹热闹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5)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6)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7)

去太公们的墓地的路是一条铺满石子的上坡路。从上面看,俨然是一条匍匐卧行的巨龙。代表着所有的村民们对先祖们至高无上的尊崇和敬意。也期许着,我们的巨龙能早日飞黄腾达。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8)

晚上的灯,总是更好看一点的。因为它在黑夜中独有光彩,与众不同的人物灯,在黑夜忽闪忽闪的烛光中别具特色。一百五十节的灯,都是不一样的历史人物。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9)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10)

都是村里的老艺术家和年轻一辈的艺术家一起赶在年前完成的。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11)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12)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13)

旗子很多也是自己画的哦,真的是几天几天的画。我觉得特别有才,也特别佩服,扎灯的画灯画旗子的。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14)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15)

浦东有特色的面(迎灯了要迎灯了)(16)

晚上的灯,一句话,更好看!民堂虽小,但我们心的舞台很大。摇摆!旋转!跳跃!

在鞭炮消失的以后,我希望这项传统古老的文化活动不要消失。不然,那些后辈们失去了乐趣,而前辈们只留下了回忆。

美好的传统需要继承和弘扬啊!

我爱灯,爱看灯

无关凑热闹,就是为了心里开心。

热闹的年才是年

初九晚上,有空的朋友可以来玩(ᵒ̤̑₀̑ᵒ̤̑)哦~

前吴乡塘岭金

前吴小镇欢迎大家哦~

作者:许一个夏summer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