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子罕篇描写君子之道(生活论语宪问篇38子路宿石门)

论语十二章子罕篇描写君子之道(生活论语宪问篇38子路宿石门)(1)

淄博新区水系公园

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夜,大清早进城。守门人问子路:“你从哪里来?”子路回答:“从孔夫子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道无果而终,无功而返,却偏偏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人吗?”(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何谓文?华夏民族上万年生存智慧的结晶——义理,仁义,即为文。这个文的定义,全世界只有中国具有,其它任何国家都没有。因为是经过祖祖辈辈,几百代人的传承,验证,确实是能让人活得好的大智慧,所以,中国人信受奉行,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永世流传。

人,先是接受文——义理,仁义,然后用文(义理,仁义)改变自己唯利是图的观念。思想观念改变,即人改变,这就叫以文化人,简称文化。思想支配行动,行动从思想观念中来。这种见利思义,唯义是从的行动,大家都能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叫文明。文化文明,一体两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身体力行,“唯义是从”理念,用行动证明他“述而不作”的老祖宗智慧,是个什么样子。文化,文明是做出来的,而不仅仅是说出来,写出来的。人,只有改变唯利是图的动物本能,用见利思义指导行动,才是有文化、文明。只要唯利是图,有奶便是娘,就说明他没有文化,没有文明,国家也是如此。义理,仁义,是人与非人的分界线,是有没有文化文明的分水岭。

论语十二章子罕篇描写君子之道(生活论语宪问篇38子路宿石门)(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