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金庸剧有哪些(服道化廉价演员重复)
文/水煮娱小兔 图/来源于网络
谢谢你的点击,期待你的喜欢,等待你的关注
虽然我们常常说港剧已经不复辉煌,但又不得不承认,昔日的TVB无论是职业剧,家族剧,还是警匪剧,时至今日,对很多国产剧来说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而这其中“金庸剧”更可以说得上是TVB手中“永远的王牌”,早在70-80年代,TVB但凡要捧哪个小生,花旦了,就安排一部金庸武侠的主角演演,知名度立马蹭蹭就往上涨,比如刘德华,黄日华,梁朝伟等昔日五虎就都吃到过这样的红利。
可惜的是2001年后,TVB没有了金庸小说的拍摄版权。
这固然是TVB的损失,因为它固然失去了一个最有效的“造星,捧星”的方式,但这更是无数武侠迷的损失,因为这之后的屏幕上就少了真正的武侠味儿。
撇开最早期的一些作品,对于现在大部分观众来说,我们对于大部的经典金庸剧的印象都停留在TVB在上个世纪90年代拍摄的版本。
4月27日,一位香港的老戏骨突然离世,他就是因在《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黄药师而被观众所熟知的87岁的曾江先生。
作为剧迷,惋惜心痛之余,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服道化廉价,演员重复?可为何TVB在29年前拍的金庸剧却难以超越?
TVB是怎么选角的:主角需神形兼备,配角弃形求神,靠戏补上当然了,别说是90年代的作品了,在80年代,TVB的金庸剧就已经打开了局面,比如上文中我们替到的曾江,他所参演的就是83版,由黄日华,翁美玲等人主演的《射雕英雄传》。
不过在本文中,我们还是主要从1994年-2001年,TVB对金庸作品的最后一轮的影视化说起。
这8年间,TVB的输出相当稳定,几乎每一年都为观众带来了一部经典的金庸武侠小说作品:
1994年,张智霖版《射雕英雄传》
1995年,古天乐版 《神雕侠侣》
1996年,吕颂贤版 《笑傲江湖》
1997年,黄日华版 《天龙八部》
1998年,陈小春版 《鹿鼎记》
1999年,陈锦鸿版 《雪山飞狐》
2000年,林家栋版 《碧血剑》
2001年,吴启华版 《倚天屠龙记》
纵观这8部作品,可以说是大部分80-00后对金庸武侠最完整的记忆了。
可在演员选择上,其实并没有多少余地的TVB是怎么做到完美演绎出几乎部部人物都众多的金庸剧的呢?
其实很简单,无外乎两个原则:第一,主角必须过关,最大程度上做到神形兼备,第二,配角在无法形似的情况下,靠演技用神似给补上。
这是TVB选的郭靖:
除了憨厚木讷之外,也不乏帅气潇洒,只有这样才足以让聪明俏皮的黄蓉心动
这是TVB选的杨过:
丰神俊朗的少年,微微一笑,才足以使得一众美女纷纷倾倒,便是人到中年,历经沧桑,摘下面具也能让少女郭襄念念不忘。
这是TVB选的段誉:
贵胄之气与生俱来,所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现在的陈浩民光这一个角色滤镜都可以吃一辈子了。
至于不走颜值路线的令狐冲和韦小宝,选角更是一绝!
而在配角方面。虽然TVB的人不够多,但是好在他们都一个人能胜任多个角色,所以,即便人物的形象本身和小说的描述不像,也可以靠演技弥补过来。
以出演过很多金庸剧的老戏骨秦煌为例,他既可以是老顽童周伯通,也可以是韦小宝的兄弟茅十八,还可以是赵半山,转头再来个南海鳄神也没压力。
再比如刘玉翠,既可以是《天龙八部》里的阿紫,也当得了《鹿鼎记》里的建宁公主。
再比如陈安莹在韩小莹,傻姑和天山童姥之间基本可以做到无缝切换。
这些不同的人物有的略有相似,有的可以说是毫不相干,但是即便交到同一个演员手里你都绝对可以放心。金庸剧不但是TVB的捧人王牌,更是港剧中的绿叶们磨炼演技的好地方,视帝黎耀祥就曾经接班秦煌,成了新一代的老顽童。
内地怎么选角:主角不能选观众喜欢的和贴合角色的,配角只选有话题度的
在选角这个事儿上,内地的“学生”好像就完全把作业“抄反了”:
每次金庸剧开拍,其实观众对这么选角都表现得很热络,但奈何观众的意见不重要啊。
在选角方面似乎也秉持着两个原则,主角谁不合适谁上,配角谁反差大谁来,只要有足够话题和讨论度,就远比能支撑起角色的演技重要。
木讷的郭靖和不羁的令狐冲都是演古装都没什么经验的李亚鹏
英俊深情带点桀骜的邪气的杨过和满身市井气息的韦小宝都是演得有点油腻的黄晓明
单纯老实的虚竹和机灵滑头的韦小宝又成了同一个人
优柔寡断但女人缘上佳的张无忌变成了大眼萌仔曾舜晞或少年感欠奉的邓超
陈晓和霍建华的古装扮相倒是争了一口气,奈何两人一个当时还有些稚嫩的青涩,另一个满身都是老干部感觉的距离感,和杨过,令狐冲的气质差了十万八千里。
张一山是为数不多的公布阵容时让观众产生过期待的,只可惜《鹿鼎记》最后出来的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划个重点:这还只是比了比男主角,如果让女主女配争奇斗艳的港风美女们上场,那些“高科技”脸还好意思出来吗?
相比TVB立捧主角,磨炼配角的思路,不少内地的金庸剧在配角的选择上,都透露了一个很明白的事实:明知主角阵容会“摆烂”,于是押宝配角,试图引起一定的话题和热度。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时候,来了很多出人意料的选择”:茅威涛,杨丽萍纷纷跨界,刘玉翠,周海媚从港剧中借调来主打童年情怀,樊少皇,黄奕从咖位到演技都更甚主演不止一筹两筹……
当然了,这些奇奇怪怪的组合偶尔也确实掀起过一丢丢小浪花,但饶是他们中也不乏演技过硬的实力派,甚至给过观众一时的新鲜感,可却再也没有像刘丹的洪七公,曾江的黄药师这样演员和角色能划上等号的经典出现了。
这居然是洪七公?你没事吧
能引起片刻的讨论就已经是这些为翻拍剧撑场面的“实力演员们”的最大贡献了。
毕竟,从一开始,话题度和热度就是高于演技,角色贴合度的选角标准。
至于那种七个女主公用一张脸的问题,那又不单单是选角的问题了,如果单独展开分析一下可能能说上个三天三夜吧。
当内地金庸剧的胡编乱造遇上TVB的画龙点睛就成了一场笑话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老爷子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已经经历过反复翻拍和二次创作的IP大户,这种时候每一次再拍,如何能既享受到IP福利,又能够拍出新意和创意,避免了观众的审美疲劳,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这方面,自己拍摄过至少6部金庸衍生剧,且都取得过不俗成绩的TVB就更有发言权了。
想当年,TVB的编剧,真的是人才济济啊。
《天龙八部》里人物太多,他们化繁为简,合理删减。
《碧血剑》里的主角袁承志有些索然无味?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故事在TVB编剧的手下妙笔生花,再配上江华入目三分的演绎,这个在原著中寥寥数笔的角色顿时活了过来。
《雪山飞狐》里,虽然为了增加佘诗曼所饰演的苗若兰的人物弧光出现了一个不怎么讨喜的原创人物“幺一一”,但好在黄日华和邵美琪两位实力派联手把胡一刀和胡夫人的爱情故事演绎得荡气回肠。
《倚天屠龙记》里殷梨亭和杨不悔的爱情故事也分外出彩,对张无忌的细微改动更是一定程度上更贴合吴启华本身的气质。
TVB有时会让没有看过原著的小部分观众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原著应该就是这么写的,毕竟整个故事流畅自然,找不到什么大的逻辑问题。
而这句话用到内地的一些金庸剧上,那就是,就算金老爷子真的是这么写的也让人觉得:我怎么就是不信呢?
这一点在“于丫头”出品的金庸剧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黄药师和梅超风的开始师生虐恋也就算了,令狐冲还爱上了东方不败,任盈盈直接退位女二。就连王重阳和林朝英的爱情故事也被大书特书,李莫愁和陆展元的一段风流韵事硬是变成了一段家庭伦理剧,实在不行洪七公也能来上一段偶像剧。
你要说他完全是胡编乱造吧,这些情节好像在电影,衍生剧,甚至原著中都能找到那么一点点蛛丝马迹。可你要说他这是合理创作吧,这满屏的洒的狗血再配上颜色饱和度高到眼睛疼的服道化……
别说是告诉我这是金庸剧了,就算你说这是琼瑶剧,观众都无法信服。
毕竟,琼瑶阿姨选人的审美是一直长期在线的,就算是一件用了20年以上的戏服,琼女郎们也能穿出个人的美,怎么也不该是那种满屏高科技的感觉。
于丫头的“创作生涯”里一直相信东抄一段,西编一段,南边再去借一段,最后自己北面再圆一段,一个精彩的原创故事就被“原创”出来了。
但这一招,在金庸剧上显然不好使。
因为武侠是讲究整体意境的。意境对了,就算服道化比较廉价,甚至穿帮,观众都可以原谅,而意境错了,不是谁说令狐冲爱上了东方不败,观众都会买单的。
还有两个细节不可忽略:武侠动作和主题曲,前者是精气神,后者是和谐度
时代在进步,所以电视剧的呈现手法和观众的审美也是与时俱进的。
按这个道理来说,有了各种特效的加持,再加上各种高科技的手段,要对标一直都比较"抠门"的TVB,后续拍摄的新作本应该轻松实现吊打。
可事实上,为什么完全相反呢?
因为这种“高科技”最后把潇洒灵动的武侠世界变成了绵软无力的慢动作,把充满侠气的热血男儿变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粉面书生。最不可容忍的是,本来各有千秋的美人们,瞬间就千人一面了。
董璇不再颜值巅峰,客串一下就是全剧最美
说出来你别不信,95年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刚刚上映的时候,把泡沫涂个颜色就充当乱石林,挂一块塑料布就以为观众能看成瀑布的操作也被观众吐槽过。
可好坏都是比较出来的。
在看过了一武打就慢动作,大头特写的“科技感”之后,有点质朴的,拳拳到肉的动作,就显得尤其珍贵了,再说了,多看看TVB那些各有千秋的港风美女难道不香吗?
而另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那就是:主题曲。
无论是《世间始终你好》还是《难念的经》,又或是《难得有情人》,还有《叱咤红人》,可以说旋律一响,武侠世界的大门也就跟着打开了。
尤其是周华健的音乐和金庸的武侠故事适配度最高,除了TVB版,他1994年配唱的《刀剑如梦》也让人念念不忘。
一部戏,一首歌,一首歌,一个故事,多相得益彰啊。
可内地翻拍了这么多金庸剧,非但一个角色也没留下,连一首歌也无,能不让人唏嘘吗?
不知道是不是“贴心”地考虑到,现在观众看剧都是跳过片头和片尾的呢?
总结:TVB的武侠固然经典,但难以超越主要还是不会抄作业
不管TVB的选角有多精妙,演员的演技有多好,故事的改编有多精彩,在那个年代,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服道化的廉价,武侠动作表现力有限,实地场景失真等问题始终存在。
按理说,只要好好抄作业,现在拍出来的武侠作品本该一代更比一代强。
奈何现在很多人都是“去其精华,留其糟粕”,自从2001年后,TVB已经21年不再碰金庸剧,按他们原来的习惯,这都够重新再拍两轮的了。
可现在,内地交出来的“成绩单”却是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除了2003年的《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和2017年的《射雕英雄传》还算是差强人意之外,其他的作品离及格线都还有距离。
而随着港剧式微,曾江这样的戏骨级绿叶离开,TVB人才的流失,就算是现在的TVB恐怕也已经拍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时至今日的00后开始,以后恐怕可能真的很难在影视剧中领略到武侠世界的风采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