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樱花如消瘦多磨的美人,惊艳了世人,却也会独自忧伤。“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这是日本武士织田信长的绝命诗,洒脱的情怀令人敬佩,其勇气也令后人歌颂。也许浪漫的樱花很难和残暴的军国主义联系在一起 ,可是在日本 ,人们往往用樱花来比喻武士。其实,日本樱花和武士早就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各自孕育出的内涵成为日本的名族文化,同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交依,不可分离,供世人欣赏。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1)

樱花——幽香艳丽,转瞬即逝

一、美丽瞬逝的樱花

樱花多为落叶树,花期一般在3月末至4月中旬,花小,一般为白色或粉红色。樱花开放时,树叶还未发芽,只留下满树繁花,甚为壮观。随处可见的樱花像天空密集的云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空中弥漫着樱花香,人们尽情地汲吸着,享受且满足。四月的樱花铺满在地,像一层洁白的雪,冰清玉洁,无可挑剔,风吹过,卷起了眷恋。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2)

樱花来得快去得快,像一个初生的宝宝,带着对美丽世界的期许,哭声活力满满,让人对生命的敬畏油然而生,可宝宝却夭折于襁褓之中,刚来到这美丽的世界又带着遗憾离去,只留下人们逝去的欢喜与悲伤。樱花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与希望,却也有些许遗憾。

二、樱花之于日本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好似中国的牡丹一样。白居易的《牡丹芳》中描述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当时的人们对牡丹已经是喜爱到如痴如狂的地步了。不过牡丹和樱花不同的是,樱花在日本已经飘落了上千年了,而牡丹只盛开在了唐朝。

每一个日本人出生后知道的第一种花一定会是樱花。除了日本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樱花的盛开而举国上下沸腾,在日本,樱花早已超出一种植物,已经是精神的一部分。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3)

樱花烂漫之季节,人们倾巢而出,最高可达几十万人。凡是有樱花的地方人们都赏,不管认识与否人们都会热情地打着招呼。公司新人会提前出动,帮前辈找好位置。搬着小凳子,带着三两好友,摆上酒水小菜,载歌载舞,欢乐融融。日本人赏花,喜欢有花有酒有好友的意境胜过赏花本身。日本人沉浸于这种全民爱樱花的氛围,也渐渐形成了日本不同于世界任何一国家的樱花文化。

日本武士——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一、武士的不同的命运

武士寄人篱下的姿态,注定了他们拮据的生活。武士的本职工作是打仗,没有仗打时武士的作用几乎为零。领人不断地颁发武士节俭令,就是宁愿自己活得更奢侈也不愿武士更舒服富足,他们总是巧妙地处在“活不好,死不了”的生活状态中。领人可以随时地废武士为浪人,这意味着武士成为一个流浪汉,他没有办法领到俸禄,只有死路一条。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4)

丰臣秀吉剧照

有句俗语这样说:“武士没有饭吃也要衔着牙签,装作自己刚吃完了好吃的架势”。有些人认为这是武士安于清贫,外在表现清高,也有的人认为这是武士沉浸于装腔作势,打肿脸充胖子。武士最讨厌和平,他们喜欢战争,喜欢去冲锋,他们的职业是拼命,战死或许是一种解脱,活着则可以“按功行赏”,提升地位。

二、真武士的侠客心

武士对于领主,就像保家卫国的士兵,不需多言,如有需要,必将奉献自己,也要保全领主一家。他就像默不作声的侠客,隐居于人间,生前不需应对世俗,生活简单,不断在武装自己,时刻为战准备着。生时静,走时详。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5)

武田胜赖剧照

或许除了家人,没有什么值得他们留恋,人世间的一切在他们眼里变得简单。他们心里或许没有城府,没有自己的主张,一切都从简,一切都从缘。面对死亡,他们淡然处之。比起死亡,他们更看重的是荣誉。他们安静地生,决烈地走!

樱花与武士——命中注定的交点

日本有句俗语:“花是樱花,人是武士”。也就是说,人与樱花在某个层面是相交的,只有相交,上述的表述才可能正确。

一、漫长的等待与瞬逝的美丽

就如我们所知的,樱花没开时,默默无闻,经历过漫长的黑夜和无尽的孤独,没有魅力让行客驻足观赏。花开的瞬间,就是它生命的终结,挂着树上被人们怜惜,花落之时,被人们无情地践踏。好似武士,经历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练,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在意,只有战争,才会被人想起,才有会存在的价值。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6)

樱花独特的魅力在盛开的那一刻,武士的价值也在于战场上的厮杀。可是他们都是短暂的,樱花再美,花期却短,武士再厉害,也会有老去、战死的那一天。他们像是世间的真过客,要用血才可以向世人展现价值,但却是过眼云烟,被人们遗忘。

武士的死,已经超越了生命本身,它是一种更高的觉悟。他不追求生命的长度,而是质量,满足于自己的努力与能力。像神圣樱花凋谢的凄美,更多的是一种向往、是一种期许。

二、忠于团的魂

樱花具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樱花经历过短暂的灿烂后,瞬间地凋零,干脆、不污不染,毫无流连地离去,它以一种最干净最完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1935年左右,武士道精神就与“完美的死亡瞬间”的樱花精神结合到一起。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7)

上杉景胜剧照

樱花总是一起绽放,一起凋零,每一朵的樱花看似不起眼,却把自己完全极致地融入到团体,这才有了如云浪般壮丽可观的樱花。像极了武士,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护全领主的生命,像樱花一样敢于精彩地结束,干脆无畏。

三、“不同”的樱花与“不同”武士

其实,樱花还有其他的意义:“欺骗”。

在现实中,“樱”木质不坚硬,不密实。树叶、樱花,除了花在绽放瞬间好看之外,也没有更多的价值。它的“好看不好用”的特性,让日语中有将“樱花”界定为欺骗的意思。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8)

真田昌幸剧照

日本刺探情报的武士叫做“忍者”,一是不能暴露身份,二是被逮捕后也要“忍”不能因拷打就吐露真情。要欺骗、伪装,像樱花般美丽;另外要随时准备牺牲,如同樱花,瞬间凋零也毫不含糊。他们为了日本的利益干尽坏事,是实实在在的“欺骗者”。“樱花”与“武士”在某种程度上相交,在世人的眼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总结

樱花活在每个日本人心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部分。武士精神作为日本独特的标签,早已和樱花精神一起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樱花与武士的美、魂都是为了团体。武士就像樱花一样,转瞬即逝,绽放时被怜惜、被疼爱;凋落后被践踏、被遗忘。可他们还是无畏地坚定使命,以最美的姿态生,毫无留恋地去,干脆、不污不染

为什么樱花在日本被称死亡之花(浪漫艳丽的樱花为什么会和残暴的日本武士)(9)

真田幸村剧照

他们是那么的相似,他们的使命、存在、努力、结局无一不如出一辙,他们的生活许都是悲情的,但没有人会否定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欢喜,哪怕是花开那一瞬间的感动,哪怕是仇人败下的那声叹息,可他们,能让我们记住的,可能就这么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