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

学生在一个设计得好的空间能够体验四种首要的学习模式——大卫·索恩伯格将此描述为“关于学习的远古比喻”:篝火、水源、洞穴以及生活

篝火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听一个人讲故事,获得新知;

水源是一群人朝着一个共同目标,一路上发生的各种交流;

洞穴指的一个人洞里反省思考;

生活,是把学到的知识去应用和实践。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

可见,这四种学习模式包含了完整的学习过程,即获新知、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再到实践应用。但这些比喻并没有具体谈及一所好的学校设计应如何支持学习活动。

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的思考,并借助于学习的四种远古比喻,我们将重构空间的学习场景,以支持对“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及合作五大素养”人才的培养。

新篝火场景

引发好奇,点燃激情

篝火如果对应到现在的学校中,代表了学生在教室听老师或者在报告厅听专家讲课的场景,很多传统教学方式往往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展开。新篝火场景则要打造去权威化的学习情境,在此老师和专家成为了教练,是组织学习的“促进者”,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自主性,点燃学习的激情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3)

新篝火场景的重点是要提出一个好问题,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就能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任务。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4)

在教室的一角设立任务区,便于学生开展学习探究

基于这样的场景需求我们的教室就应该打破常规,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设置公共区或者小组讨论室,老师可站在一旁,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5)

双层教室,上层可作为小组讨论区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6)

在公区一侧设置书写板,便于学生讨论讲解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7)

小型研讨室,成为小组学习的篝火区

同时也可打破教室墙壁,通过构建班组群的形式,实现了更多跨学科、跨年龄的交流与联系。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8)

利用可灵活移动的隔板将两间教室打通

众人拾材火焰高,在新篝火场景下,每个人都紧握着学习的热情,每个人都是知识的传播者,沟通与合作也会时时发生。

新水源场景

追本溯源,协同而行

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因而找到水源是大家共同的任务。在新水源场景中,水源可以是目标,同样可以是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学生个体能够在认同小组或团队目标及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承担分内职责,实现共同发展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9)

新水源场景重点在于“文化”目标的建立及沟通合作的发生。学校可结合地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孩子建立深刻的情感链接,加深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0)

结合地域建筑文化的校史馆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1)

非遗特色文化体验的连廊

利用走廊、架空层等灰色地带,与课程、文化连接,使之成为孩子们课后的交流场地,让孩子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2)

将原有的宽走廊打造成一处学习大街,满足多种交流合作产生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3)

利用架空层一角打造成放映厅,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4)

将地下室打造成为可供师生研讨、交流的智慧中心

追本溯源,在寻求新水源的路上,每个人都有对话交往的机会,他们不仅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学会合作。

新洞穴场景

独立思考,深入理解

洞穴是一个让人静心思索的地方。而在新洞穴场景中,这种思索并不等同于一个人没有目的的闷头鼓捣,而是建立在明确的思考内容和方向上的独立思考、深入理解并能帮助个体自我调节并做出判断和决策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5)

新洞穴场景强调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这是一种反思性思维,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的建构意义、解决问题、合理行动。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6)

相对“封闭”的洞穴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校可利用部分小空间打造相对“私密”的独立空间,方便学生在此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7)

花园一角的静谧学习空间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8)

将楼梯下的空间打造成为可供孩子玩耍、思考的独立场地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19)

沿窗独立阅读区

也可设立小教室方便学生课余时间在此进行自主学习,也便于老师小班化教学和个别辅导的开展。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0)

单独设立的小教室,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新洞穴场景不等于“封闭空间”,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场所,促进其深入探究,洞幽察微,洞见古今。

新生活场景

贴近真实,实际践行

生活,是把学到的知识去应用和实践。在新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在其中获得极为丰富的学习体验,其个体能够参与并投入旨在产生新颖且价值的成果的实践活动。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1)

不同于生活经验的获取,新生活场景以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并实际践行,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2)

利用公区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场所

创作实践区是学校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项目式实践探究,帮助学生将无限的想象变为现实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3)

跨学科学习区的设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探究的主动性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4)

头脑风暴,STEM实践中心

通过劳动教育也能够带给学生“真实性”的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5)

创建种植园地,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6)

搭建市集工坊,实现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活动

新生活场景将与“真实”链接,鼓励学生敢想敢创,真知乐行。

学习效果四字形容(借助四种远古比喻)(27)

从理解学习的四种远古比喻,到重构空间的学习场景,我们希望借以篝火去点燃学习的热情、在寻觅文化之源的路上学会沟通与合作;以深入洞穴而见微知著;最终贴近生活,实践创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