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

12V的铅酸蓄电池单独采用【储电 恒压 浮充】三段式智能充电:充电电压永远等于14.70V;不存在充电不足零硫化,不存在过度充电正常失水,【容量下降慢】使用寿命长;不存在【热失控】充电安全有保障

几只电池串联采用【恒流 恒压 浮充】三段式智能充电: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单体充电电压差别逐步变大;充电不足和过度充电共存,电池组【容量下降快】;恒压期逐步延长,存在充电【热失控】安全难保障

充电不足和过度充电共存【容量下降快】

新电池组储电位高内阻差别小,单体充电电压差别小,充放电次数增加,单体电压差别逐步变大:最低小于14.45V充电不足电池硫化,最高大于14.85V过度充电失水多内阻大

恒压充电期【转灯无望】引发【热失控】

硫化单体储电位下降多内阻上升少;其它单体储电位下降量正比于内阻上升量;储电位之和ΣEi下降多,内阻之和ΣRi上升少;恒压期逐步延长发展到【转灯无望】;转灯无望电流逐步上升到2.0A出现【充电异常】;异常继续充电的结果产生【热失控】

【1】充电不足和过度充电【容量下降快】

1)新电池组单体充电电压差别小

新电池组储电位高内阻差别小,单体充电电压差别小于0.30V;恒流期充电时间长储电量多;恒压期电流下降快充电时间短,析气失水少内阻上升慢,电池组容量下降慢

2)单体充电电压的差别逐步变大

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单体充电电压差别逐步变大;最低电压小于14.45V充电不足,电池硫化储电位下降快,失水少内阻上升慢;最高电压大于14.85V过度充电,失水多内阻上升快,储电位随内阻上升而下降

充电电压低的单体充电量少,析气失水少内阻上升慢;内阻小温升低,放电电压高放电量多,放电后充电起跑线更低;再充电电压逐步下降,充电不足增加电池逐步硫化

充电电压高的单体充电量多,析气失水多内阻上升快:内阻大温升高,放电电压低放电量少,放电后充电起跑线更高,再充电电压逐步上升,过度充电增加内阻上升更快

3)充电不足和过度充电共存

一旦出现充电不足硫化单体,就会产生过度充电内阻大单体;电池硫化电压低储电量少;内阻大能量损耗大储电量下降

恒流期逐步缩短:过度充电单体【充电起跑线】逐步上升,内阻大发热多,温升高内阻上升多,电压上升更快,过度充电增加;充电不足单体【充电起跑线】逐步下降,硫化储电位上升慢,内阻小温升低,电压上升更慢,转恒压时电压更低储电量更少

转恒压时储电位逐步下降,单体电压,内阻和温升差别逐步变大:充电不足储电位低,电压,内阻和温升逐步下降;过度充电储电位低,电压,内阻和温升逐步上升

恒压期逐步延长:储电位之和ΣEi下降速度快,单体电压,内阻和温度差别逐步变大;充电电流下降速度逐步减慢;过度充电单体能量损耗增加,失水更多内阻上升更快

【2】恒压期【转灯无望】引发【热失控】

1)恒压期单体电压升降说明

电压Ui=Ei IRi,电流下降温度下降,储电位上升内阻下降,电压上升量=储电位上升量—内阻分压IRi下降量

充电不足单体:转恒压时充电电压低储电位低,内阻小温度低;恒压期电流下降温度下降,储电位上升少,内阻分压下降多,充电电压平稳下降

过度充电单体:转恒压时充电电压高储电位低,内阻大温度高;恒压前期电流下降温度下降,储电位上升多,内阻分压下降少,电压继续上升;恒压后期电流下降缓慢,温度继续下降,储电位上升少,内阻分压下降多,充电电压平稳下降

2)恒压期【转灯无望】{以6020为例}

恒压期充电电流 I ={73.5-ΣEi)/ΣRi

深度硫化单体:储电位低,温升低内阻小

内阻大单体:储电位低,温升高内阻更大

储电位之和ΣEi低,恒压前期上升慢,恒压后期上升缓慢或者不再上升

内阻之和ΣRi大‬,恒压前期下降快,恒压后期下降缓慢或者不再下降

充电电流:恒压前期下降慢,恒压后期下降缓慢或者不再下降反而上升

不再下降电流大于0.6A充电器【转灯无望】

3)【充电异常】继续充电引发【热失控】

充电不足单体硫化加深,过度充电单体内阻快速变大,储电位之和ΣEi逐步‬减少,转灯无望电流逐步上升到2.0A出现【充电异常】

充电异常继续充电引发【热失控】,过度充电单体充电电压高,内阻大温度高,处于高温、高电压、高电流状态被充鼓

【3】恒功率充电蓄电池无硫化寿命长

【恒流 恒压 浮充】充电器的恒流储电模式改成恒功率储电模式,变成【恒功率 恒压 浮充】三段式智能充电

恒功率充电期时间延长储电量多,电池组容量上升;恒压期充电时间缩短,失水少内阻上升慢,电池组容量下降慢

1)充电足和过充电少【容量下降慢】

全新蓄电池采用恒功率充电,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单体电池的充电电压差别永远小于0.40V,接近合理电压14.60V~14.80V

最低电压大于14.55V充电足零硫化,失水量比较少,内阻上升比较慢,储电位下降比较慢

最高小于14.90V过充电少正常失水,失水量比较多,内阻上升比较快,储电位下降比较快

2)恒压期电流正常下降不存在【热失控】

储电位下降不受硫化影响,储电位之和‬ΣEi下降‬量‬正比‬于‬内‬阻‬之‬和‬‬ΣRi上升‬量‬,恒‬压‬期‬电‬流正常‬下降‬,不‬存在‬【转‬灯‬无‬望‬】和‬【热‬失控‬】

3)恒功率充电蓄电池零硫化充电效果非常好,敬请参阅【铅酸蓄电池充电新方法】

附件1 充放电过程物理参数变化说明

充电和放电过程物理参数:时间,电流 I ,电压U,内阻R,储电位{电动势}E,温升

1)充电次数增加,单体内阻发生变化

充电电压U=E IR:充电时间和电流相同;内阻和储电位差别引发电压和温升差别;电压差别导致内阻上升速度差别

2)放电次数增加,充电起跑线发生变化

放电电压U=E-IR:放电时间和电流相同;内阻大单体温升高,放电量少放电后储电位高;内阻小单体温升低,放电量多放电后储电位低;充电起跑线=储电位 电流×内阻

3)恒流期单体电压主动上升

充电起跑线高的单体电压上升快

充电起跑线低的单体电压上升慢

4)恒压期单体电压被动升降

储电位高电压上升多,温升高电压上升多

储电位低电压上升少,温升低电压上升少

5)恒压期电流下降速度

储电位之和ΣEi大‬电‬流下降‬快‬

储电‬位之‬和‬‬‬ΣEi小‬电‬流‬下降‬慢‬

单‬体内‬阻‬和‬温度‬差别‬小‬电‬流下降‬快‬

单‬体内‬阻‬和‬温度‬差别‬大电‬流下降‬慢‬

附近2 充放电过程能量转换

充电量=放电量 充放电内阻损耗 析气功耗

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1)

1)充电量=储电量 析气功耗 充电内阻损耗

充电功率P=IU=IE I²R,∫IUdt=充电量

∫IEdt=储电量 析气功耗,∫I²Rdt=内阻损耗

析气功耗=∫I²(U-Ux)dt,常温Ux=14.10V

储电量=∫IEdt-析气功耗=∫IUdt-能量损耗

能量损耗【内阻损耗 析气功耗】转化为热能

2)放电量=储电量-放电内阻损耗

放电功率P=IU=IE-I²R,∫IUdt=放电量

内阻损耗=∫I²Rdt转化为热能

3)电池温度升高的后果:储电位E下降;内阻R上升;析气电压Ux下降

附件3 不同模式单体充电参数变化趋势

充电时间和电流相同,储电模式不同,单体储电位,内阻,电压和温升变化趋势不同

1)恒流储电模式:储电位下降快,单体电压,内阻和温升的差别逐步变大

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2)

2)恒功率储电模式:储电位下降慢,单体电压,内阻和温升的差别变化很小

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铅酸蓄电池充电热失控过程说明)(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