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弘历和雍正是什么关系(乾隆为什么像康熙而不像雍正)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再紧的篱笆也透风。清朝皇宫的篱笆并不是很紧,甚至可以说紫禁城四处透风,正如《甄嬛传》所演的那样,可怜的雍正皇帝头上长了韭菜,割掉一茬又长出一茬,但一直都湛清碧绿看着挺开胃。作为清朝最值得尊敬的勤政爱民皇帝,雍正不应该被如此抹黑,但是乾隆是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一直被很多人质疑,甚至连康熙皇帝也莫名其妙成了怀疑对象——乾隆十分不像雍正,倒有七分像康熙。

首先我们要说,康熙绝对是清白的,因为乾隆的母亲并不漂亮(方面大耳颇有男相),而且也不是雍亲王胤禛的嫡福晋或侧福晋,就是个没名没分的“格格”,即使清宫大典命妇参加,也轮不到钮祜禄氏(也就是电视剧中的甄嬛)去,所以乾隆的生母连康熙的面也见不到,事实是康熙去四儿子家串门的时候,才看见精明伶俐的孙子弘历,应因此叫来没有资格自称儿媳的钮祜禄氏来相了相面:“这也是个有福之人呀。”

康熙王朝弘历和雍正是什么关系(乾隆为什么像康熙而不像雍正)(1)

在雍正继位前,“甄嬛”一直当他的“格格”,而且她爹四品典仪官凌柱,放在京城里就是比芝麻还小的小官。当时雍亲王胤禛的嫡福晋乌拉纳拉氏是内大臣步军统领云骑尉费扬古之女,侧福晋年氏更是出身名门,年遐龄在当“国丈”之前就已经是尚书衔的湖广总督,年羹尧也是年羹尧也是拿着康熙御赐弓矢的川陕总督,雍亲王胤禛见了他们,也得给三分面子。在这样的形势下,弘历的亲娘“甄嬛”,还真没资格跟人家闹什么“宫斗”,不但没资格斗,就连雍亲王跟嫡福晋侧福晋吃饭的时候,“甄嬛”也没有上桌的资格。

所以我们要说,康熙是不需要背黑锅的,乾隆之所以不像雍正倒像康熙——形似而神不似,主要是康熙亲自教导潜移默化的结果,只可惜乾隆连康熙三分本事也没学到,否则清朝就不会在他手上走向没落和衰亡了。我们虽然洗清了康熙的嫌疑,但是乾隆十分不像雍正,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有人又提出了“偷龙转凤”说,但是细想起来这也根本不合常理:弘历是在康熙五十年出生的,而在康熙五十年,雍亲王胤禛已经生了四个儿子,说明他并不需要发愁乏嗣无后,只要肯努力,儿子是要多少有多少的——虽然长子次子夭折,但是已经八岁的老三弘时聪明健康,很招人喜欢。如果这时候胤禛去搞什么“偷龙转凤”,那就是脑袋进水了——当然,这其中不能排除“甄嬛”为了邀宠固荣耍一些手段。但是我们都知道胤禛为人明朝秋毫严谨认真,他府里没有谁有胆子敢玩猫腻,就是想玩,也只会把自己玩死。

康熙王朝弘历和雍正是什么关系(乾隆为什么像康熙而不像雍正)(2)

咱们还是回到乾隆不像雍正这个话题上来。这种不像其实是有目共睹的:雍正外冷内热,其实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除了处理老八党羽,极少处理大臣,养廉银子还真没少给,“不贪也能致富”,清朝好官员在雍正朝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乾隆貌似温和其实心狠手辣,这一点大家翻翻清史稿就知道了,不管是内阁大学士还是封疆大吏,只要让乾隆不痛快或者打了败仗,乾隆笑着就下了抄家令,至于乾隆“赐死”或诛杀的二品以上大员,粗略一数就有五十多个。

一个外冷内热,一个外温内寒。这是乾隆第一个不像雍正的地方,咱们再来看乾隆第二个不像雍正的地方:个人爱好。雍正这个人是很务实但又很有开放眼光的,他喜欢穿汉服,也喜欢讲大白话,但是却很讨厌文绉绉地酸文假醋——他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处理政务批阅奏折,至于什么木兰秋狝、出巡江南,那都跟他不沾边。但是乾隆却是个清版的宋徽宗——只是文化修养和书画造诣还远远不如,宋徽宗好歹还留下了瘦金体书法,乾隆写了三四万首诗,却连一句精品都没有,就像宋徽宗费尽心血搞的花石纲,最后连金人都不屑于搬走,绝大部分书画作品也都被付之一炬。

康熙王朝弘历和雍正是什么关系(乾隆为什么像康熙而不像雍正)(3)

接下来咱们再看乾隆不像雍正的第三个地方,那就是对金钱的态度。雍正是对自己小气对百官百姓大方,除了打仗和赈灾,几千万两白银躺在国库里为国家增添元气和底气——不要小看了国库储备,那里边堆的银钱,是跟国运成正比的。但是乾隆不会赚只会花,甚至还想方设法从大臣腰包里掏银子,所谓的“议罪银”制度一出,乾隆最担心的不是大官小官为非作歹,而是生怕他们不犯错:犯错乃至犯罪的官员越多,他的收入就越多。细看史料我们就会发现,“议罪银”制度的危害是要远远大于卖官鬻爵的,一个是鼓励上进,一个是包庇犯罪。乾隆给“甄嬛”铸造“金发塔”被誉为“孝感天地”,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铸造“金发塔”的金子,是乾隆要求大臣们“捐赠”的——大臣们就那点工资,还要给你捐金子,要是不贪就得饿饭。而事实上乾隆一次“南巡”的花费,铸造十个金发塔都够了。但是乾隆舍不得掏自己的腰包,反而从大臣的鹭鸶腿上劈精肉,与其说是孝心,还不如说是敲诈更恰当。

如此看来,乾隆是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还真有点说不准。我们可以排除康熙的嫌疑,但是还是文章开头那句话:再紧的篱笆也透风,既然没有不透风的篱笆,那么乾隆和雍正的关系,就只有通过亲子鉴定来证实了。这倒也怪不得雍正,就连某街神探的一双儿女,也很难保证都来历清楚,就更不要说日理万机的胤禛了。不知为什么,看清朝的史料和笔记,笔者忽然想起了一个人的名字:廉亲王胤禩。如果接康熙班的不是胤禛而是胤禩,那么他的做派似乎也会跟乾隆一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