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的道理是什么(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引言:“三从四德”不是封建糟粕,而是超越时空的文化精髓,具有非同凡响的现实意义,实乃人类社会最伟大的思想成果之一!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妇女应有的品德,是古时候为妇女设立的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也是男性与女性相处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为古时候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近代以来,很多伪女权主义者把“三从四德”斥责为封建糟粕而大肆抨击,认为“男女平等”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这一切都源于现代人对“三从四德”的错误解读以及对“男女平等”的非理性认知!

首先,让我们来重温一下“三从四德”的内容与内涵吧。三从,即幼时从父,嫁后从夫,夫亡从子;这里的“从”字,实际不是某些人单纯理解的服从、顺从、盲从之意,而是包含了听从、辅佐、辅助、抚养等多层意义。故而“三从”的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随意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见多识广,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辅佐夫君,与丈夫共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守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未成年子女长大成人,尊重成年子女的生活理念并辅助其成家立业。而“四德”则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德就是说身为女人,首要的是品德正直,如此才能正身立本,成为家庭成员的好榜样;妇言,指要有知识修养,知书达礼,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妇容,即相貌妆容要端庄稳重,行为举止不要随便轻浮;妇工,即治家之道,其中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三从四德的道理是什么(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1)

那么,请伪女权主义者睁大眼睛仔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三从四德”,哪一点又是你们口中的糟粕呢?而再回过头来看看当今社会中各种污浊不堪的现实乱象,“三从四德”无不彰显了古人超越时空的伟大智慧。现如今正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三从四德”这般充满智慧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进行有效的约束,致使众多女人道德败坏,为利是图,用青春赌明天,以身体换利益,实在可悲可叹可怜可耻可恨!

而所谓的“男女平等”,又是怎么样的平等呢?男女之间的差异,就像动物亦分雌雄一样,乃是源于天地造化的安排,是人类自身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基于男女性别差异带来的身体结构、体力差异、心理特征等等的不同,男女有别才是现实,才是千古真理,而男女平等则只是水中之月的虚幻,根本不可能真正实现,只有通过制定切合实际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达到男女的和谐共生,和平共处之目的,以适应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追求所谓的男女平等,无视男女有别的客观事实,令所谓的“男女平等”成为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痴心妄想!

“男女平等”思想是西方的产物,由于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科技的落后,而不是文化的落后),令不少丧失自信的中国人唯西方马首是瞻,错误的认为凡是西方的东西,都是先进的,文明的,都是我们应该去学习与遵从的。而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则被打上了封建落后腐朽的标签。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放眼世界看看吧,近现代以来,凡是实施所谓“男女平等”政策的国家与地区,都萌生出了许多难以调和的因男女不和谐而滋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所谓“男女平等”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文明还是灾难,它究竟是解放了女性,还是放纵了女性?

三从四德的道理是什么(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2)

“男女平等”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助长了女性本能欲望的过度膨胀。放眼当今社会,“男女平等”早已被异化成了“女拳主义”,主张女权至上,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无拘无束,我行我素,崇尚我的身体我做主的散漫的,毫无节操的伪自由主义思想,性自由、性解放、性交易、婚前性行为等等早已蔚然成风,泛滥成灾;女性出轨率、离婚率年年上升,屡创新高;亲子鉴定的数量与非亲生率更是与日俱增……这些,皆是由于没有一个严格的道德行为规范来拘束女性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女性,是国家与民族的基石,承担着生儿育女,培育孩子的重任。而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母亲是孩子最贴心的老师,对孩子三观的树立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一个自己都三观不正、无才无德的母亲,其孩子将来成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多的可能是成为社会的负担甚至毒瘤。古往今来,无数的事例证明:一名贤惠的女性,其优秀的品质足以让家族福及三代;而一个品质拙劣的女性,对家族而言则是遗害无穷。所以,只有优秀的女性,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孩子,只有优秀的孩子,才能创造出国家与民族之美好未来。

三从四德的道理是什么(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3)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男女平等”的观念,破坏了原有男女(夫妻、情侣)关系的平衡,而又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来加以纠正,直接导致了当今社会出轨率、离婚率等不良风气的节节攀升。而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与不稳定的家庭状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从而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埋下隐患!

但当今的“女拳主义”者却无视这些事实,她们的双眼每天都死盯着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所谓的、是似而非的“性别歧视”问题。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成了她们的重要关切,无论是生活、学习、工作、生育、教育、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乃至吃喝拉撒等等等等,皆是她们与男性争夺权利的领域。而她们所要求的,其实远远超越了“男女平等”的本质与初衷,她们不是在追求平等,而是在追求女权至上,追求获得可以完全压制男性的特权!然而可笑的是,她们所追求的一切,都几乎需要依靠男人来帮她们实现。因为天地造化早已注定,男人,才是这个世界财富与秩序的主要创造者与制定者!所以她们追求的目标也不可能变成现实,只会令男女两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生活于家庭与社会之中,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需要不同的人来干不同的事,才能维持家庭与社会的正常运转,这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分工,因此男人和女人必须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享受各自应当享受的权利。所以,真正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建立在承认“男女有别”的基础之上的。传统社会“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是基于男性对女性的关爱与保护,而不是压迫与统治,因为很显然耕作比纺织要更加耗费体力,行军打杖也显然比织布刺绣更加繁重且更加危险。而现代社会的分工要复杂得多,女人也理所当然的可以担当更多更重要的角色。在现代社会中,许多脏活累活,危险性高的工作,绝大多数都是男人去承担,而那些体力要求不高,但却需要心思细腻的工作,则多由女人去完成。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多的应该强调男女两性之间的互补互助互爱,做好相互协作、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以达到和谐共生,和平共处之良好状态,而不是去强调所谓的平等平权。 女拳主义者的问题恰恰在于她们的错误定位。她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和谐,而是争权夺利,她们只希望享受更多的权利,而不愿去承担更多的义务。所以现代社会的两性关系总是趋向于紧张、争斗与分裂,越来越高的出轨率、离婚率、单身率和不婚率就是最现实的例证。这些可都是关系到家庭社会隐定乃至民族生存繁衍的大事!

三从四德的道理是什么(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4)

综上所述,基于男女本质的性别差异,人类社会根本无法实现所谓的“男女平等”,而必须要承认“男女有别”这一根本事实。老祖宗的“三从四德”,正是基于这个事实而设立的,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出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三从四德”是为了男女和谐共处,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而制定的道德行为规范,是男女两性都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而绝对不是女拳主义者宣扬的那样单是用来禁锢女性思想与行为的罪恶枷锁。

所以,把“三从四德”斥责为封建糟粕,是无知者无畏的愚蠢思想,是女权至上者对其的错误解读与污蔑,广大有识之士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再任由“女拳主义”肆意横行,破坏当今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三从四德”不但不是封建糟粕,反而是超越时空的文化精髓,是透析了人性本质的伟大的思想成果,值得当代人去认真研究探讨、感悟学习,并将之重新回归并运用于现代社会的治理上来,以拉回当今“女拳主义”这匹一路狂奔的脱缰野马,为男女两性的和谐共处,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智慧,让“三从四德”的思想光辉,重新照耀这片伟大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中华儿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