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奇观古文(12篇古诗词骈文中的天文知识)

早上我的《中国歌留多》知乎专栏,收到一篇“诗词中的地理知识”的投稿,仔细想来好像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地理诗,自然会有天文诗了,于是整编此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最常见的天文知识,我国的阴历就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国人对此都不会陌生。

天文奇观古文(12篇古诗词骈文中的天文知识)(1)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不过天狼星在南半球,苏轼在我国领土上看,绝对不会是西北望,见天狼星的。西北的天狼指的是位于北宋西北的西夏政权,表达仁人志士平定西北的壮志雄心。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译: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没有特别深刻的道理,知识感慨下古人的天文知识,现代人有几个知道“斗牛”是什么,具体在那个方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小时候和小伙伴分着不同的方向跑,都觉得月亮始终跟着自己,自恋之心油然而生。

天文奇观古文(12篇古诗词骈文中的天文知识)(2)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参星与商星,星空中两颗此出彼没,彼出此没的明星。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对立,不和睦、亲友隔绝,不能相见、有差别;有距离。此处表达杜甫和挚友久别重逢的感慨悲伤。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显而易见的天文现象:明月当空,星河必然黯淡无光。于是瞬间就理解了“美女入室,恶女之仇”,明月当空,对于星星确实是巨大的威胁。

天文奇观古文(12篇古诗词骈文中的天文知识)(3)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滕王阁序》

翼、轸,星宿名,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吊炸天的天文知识,不得不服。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王勃《滕王阁序》

“斗牛”是二十八宿之中的两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王勃这句诗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明月皎夜光》《古诗十九首》

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孟冬”的意义,一直有所争议。但多认为“玉衡指孟冬”不是指季节而是夜半以后到凌晨之前这一段时间。

天文奇观古文(12篇古诗词骈文中的天文知识)(4)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国风·豳风·七月》

“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α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流”指移动,落下,七月大火星向西方迁移,就要考虑准备厚衣服了。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屈原《九歌》

“矢”和“弧”合为“弧矢”,星名,共九颗,形状像弓箭,又名天弓。北斗,勺状,大家都知道。这句的翻译是:我抓起天弓阻止灾祸下降,拿过北斗斟满了桂花酒浆。屈原的想象力一点不输给李白。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虹”实际上是“晕”,光学现象。以上两种天文现象,在古代都是预示灾难要发生了。

目前能搜罗到的就这些了,欢迎评论补充,一起涨知识。注解有不当的地方,敬请斧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