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千亿产业集群(阳信县做强特色产业)

阳信千亿产业集群(阳信县做强特色产业)(1)

阳信县“双招双引”重点项目暨重点建设工程集中开工仪式

近年来,阳信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发展第一要务,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特色亮点不断彰显。积极探索生物质清洁取暖新模式,为北方群众冬季清洁取暖开辟了新路径。全面打造“第一牛县”,“牛县牛企联内蒙”经验做法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同志充分肯定。顺利争创全国卫生县城、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县、省级文明县、省级园林城市、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等十几块“金字招牌”,县域综合实力全面增强。

抓创新、促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今年,阳信县对102个项目进行筛选调整,择优进入县级优选项目库。万华绿色大家居产业园、光大国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广核畜禽粪污利用再生天然气、中瑞集团水落坡特色小镇、新华医疗器械牙科CT等一批好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增添了新动力,注入了绿动能。

阳信县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构建“3 5 10”新动能体系,促转型抓升级,破解要素瓶颈,坚持延链补链强链,逐步培育形成新型化工、高端铝材、绿色肉牛、电子信息、循环经济、地毯纺织、木器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涌现了滨阳燃化、京阳科技、汇宏新材料、泰和科技、鸿安、亿利源、长威电子、泰锐电子、龙福环能、瑞鑫地毯等一批品牌实力强、技术创新足、发展动力大的骨干企业,构筑了高效生态的产业体系,搭建起了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四梁八柱”。

阳信千亿产业集群(阳信县做强特色产业)(2)

阳信县参展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创特色、增活力,乡村振兴亮点纷呈

4月,阳信县受邀参加了全国首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并作了“聚力三农、跨界融合”主题演讲,获得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98.71%,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民调测评中阳信位列第二名。全力打造古典家具、鲁牛文化、瑞鑫地毯等特色小镇,积极探索生物质清洁取暖、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模式,被授予中国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智慧农业经验做法受到《人民日报》的聚焦关注。

阳信县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机遇,积极筹办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注重引智借力,谋划振兴路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511”战略,加快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规划编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闭链循环发展、农村赋能等方面,提升工作质效,发挥有力支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阳信版本”。

阳信千亿产业集群(阳信县做强特色产业)(3)

阳信县行政审批局服务推行“容缺受理”为企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抓龙头、创品牌,叫响中国“第一牛县”

8月12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发文公布2019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阳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滨州市唯一一个成功入选。该产业园以肉牛和青贮专用玉米两大特色产业为主导,按照“一核两区一带一基地”的结构进行布局,将积极推动“第一牛县”创建工作。

近年来,立足畜牧产业资源优势,围绕做靓“中国第一牛县”名片,按照“接二产连三产”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以科技助力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种养一体化扩大规模夯实一产、招才引智提升质量做强二产、科技文化引领服务业膨胀三产等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积极推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餐饮连锁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肉牛产业初步形成了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实现了畜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支持鸿安、亿利源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延长皮革加工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全力打造“阳信牛肉”整体品牌,推进“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3个地理标志的认证工作。推进“千牛万羊进山东,牛县牛企联内蒙”行动,鸿安、亿利源与科右中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明确建设及投资计划意向,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项目建设,建成存栏5万头优质有机肉牛养殖示范基地。

阳信千亿产业集群(阳信县做强特色产业)(4)

阳信县荣获“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

立足优势、因地制宜,创清洁取暖“阳信模式”

2019中国(廊坊)农村清洁取暖高峰论坛暨清洁取暖县长论坛上,阳信县被授予中国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模式三个示范基地之一,成为全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先行者和践行者。同时,阳信正在积极探索以水暖炉为主的“厨房革命”,初步确定了18个生物质清洁取暖“厨房革命”精品村庄。8月4日,北京化工大学专家团队到阳信正式对接,奥地利kwb公司的生物质锅炉即将引入,一场以“厨房”为据点的农村新能源革命正在梨乡大地悄然上演。

阳信县着眼长远,统筹布局,委托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高质量编制了《阳信县生物质清洁取暖总体规划》(2018—2021)。在规划布局上坚持以点带面,重点打造“一核、二区、七基地”,建设生物质清洁取暖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探索研制自主品牌高效低排新型炉具,构建“农户就地收集、企业就近加工、全域就地使用”阳信模式,实现生物质清洁取暖和电代煤、气代煤等多能互补的清洁取暖县域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农村生物质清洁取暖示范县。

阳信千亿产业集群(阳信县做强特色产业)(5)

阳信县水肥一体化农田大型自走式打药机在植保作业

提效能、优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月26日,阳信县召开了全县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对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全县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阳信县行政审批局服务推行“容缺受理”,打通“最后一公里”,等到“最后一分钟”。县税务局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打造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第三方代办相补充、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四位一体”办税服务模式,县司法局深化公证“一次办好”,已办理各类公证983件,同比增长30%。县应急管理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先行”专题讲座等等。

该县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瞄准营商环境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积极筹划编制《阳信县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攻坚重点,务求取得实效。完善营商服务平台,着眼对接国家、省、市政务一体化在线平台,7月15日全速启动“10 1”政务事项清单和实施清单梳理,目前完成实施清单发布数6223项,确保按时完成梳理任务,为全县“一网通办”改革奠定基石。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限、推行市场主体建议注销改革、实施“一网通办”服务、一次办好改革、帮办代办服务等措施,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依托“智慧阳信”网上政务平台和县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容缺受理”“全程代办”“不见面审批”,提供“店小二”“保姆式”精准服务,打造效率最快、服务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王洪磊

阳信千亿产业集群(阳信县做强特色产业)(6)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