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事件真相大全(电动车又出大事)
难以置信,可怕至极!最近有被一则新闻吓到:北京一对年轻夫妻夜晚在室内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结果他们熟睡时,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爆燃,引起了火灾。
仅仅用时5秒钟,整个房间都被烧成了一片灰烬,看视频真的很叫人痛心。可以说,这对夫妻在用自己的生命给电动车充电。
事实上,这种因充电器爆燃导致的事故并不鲜见,而为了解决电动车充电燃爆问题,不少地区政府机关已经开始行动,比如上海就规范化电动车充电管理,实行了集中充电。
如果说电动车最大的隐患存在是充电安全,那么7月18日,杭州电动车行驶中爆燃,造成小女孩终身需要插管才能存活。
这种不是充电安全造成的安全事故又是怎么回事?
自杭州电动车爆炸案事故发生到现在,关于爆炸原因大家进行了多种猜测,有消息传是电动车起火自燃,还有人说是温度过高导致电池爆炸,后经调查才知起火原因与电动车电池故障有关。
从电动车接二连三发生自燃或爆炸事故事件中可看出,电动车的终极安全不仅是充电技术的安全,还有电池本身的安全,这其中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
就像其他电器爆炸新闻一样,包括电动车在内,所有耗电产品,在出现部件老化、充电隐患、电池短路等等问题时,都可能导致自燃或爆炸。
常用的充电器爆燃事件除了电动车,还有我们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充电安全问题!
虽然现在大部分手机会在电池短路或过度放电时切断电源,防止意外发生,但仍有80%手机爆炸事故在充电期间发生。
电动车充电安全的问题,上海集中充电算是从某种程度解决了充电方便,安全隐患等相关难题。那么大家常用的手机充电安全呢?手机爆炸事故频繁发生,如何解决手机充电安全问题?有解决之道吗?
近几年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手机充电越来越快,OPPO早在2014年提出了“充电五分钟,通话2小时”的闪充技术,让充电速度得到质的飞跃。
但这也让大家产生了新的担心,本身手机充电就有危险,如今充电速度呈好几倍增长,手机充电风险系数是不是也会增加?
此前,就有数码博主@WHYLAB 对市面上具备65W及以上快充功率的几款手机做过充电对比。不可否认,在充电速度上,他们基本都能在半小时左右将电量从0冲至100%。
不过从充电温差来看,温控做得最好的,属采用了串联双电芯设计的OPPO 系列产品,不管是机身的正面还是反面,温度都控制得相当不错,不至于出现烫手的情况。
这种技术从源头杜绝了潜在风险,免去了充电过程中手机温度过高导致爆炸的烦扰,与此同时手机充着电咱也可以睡个安稳觉。
虽说实验证明绿厂的闪充技术足够安全,温控合适,但我们都非常清楚,充电安全隐患的关键除了充电器,还有电池和充电技术的安全性。
随着未来科技发展,闪充技术不断更新,未来充电只会越来越快?即使手机电池能承受住大功率,那我们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呢?
这些困扰大众的安全问题,估计很快就能知道一二。绿厂中国区副总裁刘波发微博暗示,OPPO将在7月22日举行“闪充开放日”,而且重点提出了充电安全的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开始猜测OPPO新安全技术将会是什么?毕竟如今充电技术只是在快的基础上保证了安全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只能算是行业的1.0。
但OPPO是作为首创VOOC闪充技术的厂商,这次公布充电安全相关问题,很大可能又将是一次手机充电里程碑意义上的新突破。
根据这个思路,也有不少网友纷纷推测,OPPO此次的新技术会不会走“智慧”路线?比如在手机内安装个智能芯片,电池受损、出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判断电池状态,预防事故发生?
又或者在VOOC技术的基础上,把内串双电芯做到更完善,同体积下容量更高,让充电效率也更进一层楼?
不过,这些都只是我们对OPPO新充电技术的推测,是否能猜中还要等7月22日闪充开放日到来才能知晓。毕竟,只有更智慧的新技术才能催生新的充电技术,真的很值得期待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除了像OPPO一样,在充电技术上进行革新,打造更安全充电环境外。想要充电时保证生命安全,消费者还是要自己多加注意。
比如:很多电器爆炸、触电事故,都是因为使用了非原装的充电器引起的。不同品牌产品电池容量不同,不同充电器的充电功率也不同,相互匹配才最合适。
如果用大功率的充电器给小容量的手机电池充电,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充电时最好使用原装配件。千万别贪小便宜买地摊的数据线或者充电器,为了省这几十块钱,结果让自己人身受到威胁,这图啥呢?
再比如电动车,很多人为了行驶里程更远,充电更方便快捷,会私自改装,加装电池,拆除变速器等等,这不也是在增加安全风险吗?
看到这里,大家懂了吧?想要保命,除了电器自身的安全问题外,还要听厂商的话,正确使用,别瞎摆弄。
虽然充电器爆炸是小概率事件,但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