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著名反面人物(嘉兴人网朱希祖)
有学者曾把高校里的教授分为四种:
学问大名气也大的,约0.5%;
学问大名气不大的,约5%;
学问不大名气大的,约15%;
学问名气都不大的,约80%。
如果按这样的分法,那么史学家、藏书家朱希祖在民国年间绝对是属于第一类,而现在则大概要放在第二类里了。历史有时其实并不公平,竖子成名倒也罢了,大师级人物被湮没被遗忘,却是很不应该的。
朱希祖
朱希祖的成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但从一件事可见一斑:“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有影响的社团,朱希祖是与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一起同为发起的十二人之一,这样一段值得炫耀的经历,在其子朱偰为其撰写的年谱中,竟然提都没提。
因为在朱希祖看来,与他的学术成就相比,这实在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而朱希祖的一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确实还有许多。
他是章太炎门下弟子,被戏称为“西王”;他是出席“全国读音统一会”的代表,在国语运动中起草的注音符号方案一锤定音;他是“某籍某系”的北大教授,先后担任国文系、史学系主任;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倡导白话文,反对封建礼教;他任清史馆的协修,获得袁世凯颁发的四等嘉禾奖章;他是声动民国的藏书大家,保存古籍,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书香……
关于朱希祖的普及文章不多,导致公众对他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东渡日本留学,成章太炎得意门生
朱希祖(1879-1944),字逷先,又作逖先。朱家世居海盐长木桥上水村,为浙西望族。朱希祖的祖上为清道光时状元朱昌颐(延伸阅读:明清两代540多年,嘉兴出了6位状元,看看都是谁?)但他的父亲只在乡下教书,而且在他14岁时就过世了,所以他很早就自立了。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朱希祖17岁时中了秀才,后在1902年结婚,以做私塾老师养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被选拔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在日本期间,亲听孙中山先生讲演三民主义,宣传革命。此时,章太炎先生东渡日本,帮助孙中山主编《民报》,宣传革命,并设立国学讲习会,朱希祖便与鲁迅等八人一同授业于章太炎先生。
朱希祖、钱玄同、章太炎、刘半农、马裕藻等人合影
章太炎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是祖师爷式的人物,当年著名大学国文系和历史系的主任或名教授,有一半是章氏门下。章太炎有“十大弟子”之说,1936年章太炎死时,就是这“十大弟子”联名上书请求政府给予“国葬”待遇,领衔的正是朱希祖,其他像马裕藻、钱玄同、许寿裳、周作人、沈兼士、汪东、曾通、马宗霍等,都是当时学术界、教育界的大牛。
章太炎把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依照太平天国的样子,封为“五王”。他们是天王黄侃,东王汪东,西王朱希祖,南王钱玄同,北王吴承仕。五人在他们各自所从事的领域中,均是大师级的人物,后来,我国文史界的不少重要人物都分别出自他们的门下。
1918年北大文科国文门毕业合影,前排左起朱希祖、钱玄同、蔡元培、陈独秀、黄侃
章太炎对朱希祖的评价是:“逖先博览,能知条理。”太炎先生此话看似轻描淡写,却是许多学者奋斗一辈子也得不到的荣誉。民国元老于右任在朱希祖去世时作挽联说:“稽古证今,东汉儒林兼许郑;传薪革命,西王封号比汪吴。”下一句就是指的这事,而上一句把朱希祖比作东汉大儒《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和遍注群经的郑玄,也是推崇之至。
朱希祖1944年7月去世时,中央图书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由戴季陶主祭,蒋介石特颁“渊衷硕学”的挽词,还特意弄了个《国民政府褒扬朱逖先先生令》。在这个“褒扬令”中,朱希祖的第一个头衔是“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这个“委员”也是非同小可,放眼全国也就那么几个。
名震北大的“兔子”,也是学界美髯公
1913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集国语读音统一会,以审定国音的基本音素,即将为每一音素确定一个符号。朱希祖作为浙江省的两名代表之一奉派出席。
会议代表们审核音素、采定字母时众说纷纭,久争不决。朱希祖独主张采古文纂籀经省之形为字母;既采其形,复符本音;凡声母四十二,韵母十二,介母三,名为“注音字母”。代表们对此决议通过,因此,朱希祖之名动京师。
不久,因沈尹默介绍,国立北京大学聘其为预科教员,并兼清史馆编纂。后因清史馆总纂赵尔巽赞成袁世凯帝制,背叛民国,朱希祖遂愤而辞职。
1920年夏,朱希祖出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及史学系主任,讲授中国史学概要、断代史及文学史。他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历史系系主任。朱希祖还发起成立了中国史学会,可谓现代史学的开创人。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大,有所谓“卯字号”名人之说,所谓“卯字号”,就是几个属兔的大师级人物。
两只大兔子是陈独秀和朱希祖,四只小兔子是胡适、刘半农和曾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以当面顶撞蒋介石出名的刘文典,还有二十几岁就做了北大教授、以行为怪异著称的林公铎。
还有老兔、中兔、小兔之说。老兔即生于光绪丁卯年(1867)的蔡元培,中兔即生于光绪己卯年(1879)的朱希祖,小兔即生于光绪辛卯年(1891)的胡适,各相差12岁,都是北大名教授。胡适曾不无自得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
有意思的是,中兔朱希祖似乎不大瞧得起小兔胡适。胡适当时还是末学新进,对朱希祖倒是尊重得很,朱希祖的藏书中有很多是海内孤本、秘本,胡适就经常到朱家来看看藏书,谈谈版本,请教学问。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一出版,引来叫好一片,胡适在序言中特别感谢了朱希祖,说:“对于近人,我最感谢章太炎先生。北京大学的同事里面,钱玄同和朱逖先两位先生对于这书都曾给我许多帮助。”但朱希祖似乎并不领情,说此书写得肤浅,还肯定地说,胡适既不懂佛学,也不懂宋明理学,他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写不下去的。后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勉强出了中册,下册果然是无疾而终。
朱希祖是北大的“兔子”,也是学界的美髯公。
1914年1月1日,朱希祖36岁,与沈钧儒相约留胡须。当时,《北京大学日刊》曾将朱逖先误刊为“米遇光”,以至于北大的同事和章门弟子见了他都开玩笑呼作“米遇光”。随着朱希祖茂密的连鬓大胡子初长成,“朱胡子”这个外号也不胫而走。不过,北大同事包括他的弟子,更多地称他为“而翁”。
据周作人《知堂回想录》记载,1933年暑假,时任中山大学教授的朱希祖,回到了北大。在校长室现身的他,引来一片惊呼。这时正值北大招考阅卷的日子,大家聚在校长室里,忽然开门进来一个小伙子,没有人认得他,等到他开口说话,这才知道是朱逖先,原来他的胡子刮得光光的,似乎换了一个人了。大家这才哄然大笑。
来源:嘉兴档案史志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