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网络上人类的尴尬行为(网络上的五大丑陋现象)

有人说:我们已经严重的审美疲劳了,对于美好的事物再也提不起兴趣,而对于丑陋的东西却充满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现在的网络鱼龙混杂,各色主播五花八门,各种小视频包罗万象,各类文章应有尽有,网络世界貌似没有边界,向一切人类所能知道的领域延伸。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网络世界里即使再匪夷所思的东西则也有它最忠实的信徒,人们沉浸在各自喜欢的内容里不能自拔,消磨着时间、浪费着金钱。

盘点网络上人类的尴尬行为(网络上的五大丑陋现象)(1)

当下的互联网,一个最突出最应当引起关注的问题是:美好的事物关注的人越来越少,丑陋的现象却不断聚焦着人们的目光,占据绝大多数流量!

以下五类是最具代表性的丑陋网络现象:

一、刻意制造话题。网络上,许多人每天唯一在做的事就是抓耳挠腮制造矛盾,再由这些矛盾引申出无数的相关话题,通过这些话题长期占据大量的流量,比如之前爆发的“小镇做题家”争议,这个词最早出自2020年6月“真实故事计划”推出的一篇名为《小镇做题家:一个211高校学生的命运陷阱》的文章,彼时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议,作者使用这个词仅仅是一种自嘲,但在2022年7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将“小镇做题家”打造成了城乡之间两种学习方式甚至是两种人生的极端对立,引发了持续很长时间的社会争论。

盘点网络上人类的尴尬行为(网络上的五大丑陋现象)(2)

二、全火力值输出。一些人充满了无限的激情与活力,他们执着于用自己的一套标准去研究事物发展规律、去评判他人是非对错,对于不同意见,他们统统的不能接受,因为他们坚信他们代表的是为数不多的真理,他们掌握的是这个时代进步的密码,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群众觉悟!他们或者拉帮结派或者独狼行动,依靠强大的火力值不知疲倦地南征北战,比如之前出现的对一些抗疫有功人员的持续批判,和对相关民营企业的妄加质疑。

盘点网络上人类的尴尬行为(网络上的五大丑陋现象)(3)

三、颠倒是非黑白。这种现象是最让人痛恨的,它冲击着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共识,消解着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信任和团结,而且极容易造成社会价值观的断裂,引发群体性精神迷茫,对当事人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危害性极大。比如前几年为历史翻案的历史虚无主义,前段时间刘鑫与江歌母亲之间的纠葛,刘鑫的支持者为刘鑫众筹并且诋毁法院判决、侮辱江歌母亲,这些都是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们坚决不能忍受的丑恶现象,必须坚决予以斗争。

盘点网络上人类的尴尬行为(网络上的五大丑陋现象)(4)

四、擦边踩线引流。网络上,有一些人为了博得关注以获取流量利益,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她们真正地掌握了流量密码,在镜头前毫无底线下限地卖力表演,她们表演的不是才艺本事,而是凭借诱人的身姿在镜头前狂扭屁股或者是若隐若现的露点,用这些触碰平台红线和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引流,为了几个红心可以嗲声嗲气,为了一个火箭就可以铤而走险。这类行为,带坏的是社会风气,影响的是万千未成年人,如果通过这种行为可以赚的盆满钵满,谁还会努力学习?

盘点网络上人类的尴尬行为(网络上的五大丑陋现象)(5)

五、恶俗虚假营销。这个问题在网络直播行业普遍存在,广大网友对此是深恶痛绝,这些人常用的伎俩就是表演表演再表演,看他们的直播,你会感觉到这世上除了亲爹亲妈竟然还有对自己这么好的人。一千块钱的东西,他们硬生生的给你砍成了9.9,还包邮,并且还要额外送你价值一万元的礼品。还有一些主播太宠粉,为了让粉丝得实惠,号称自己出钱补差价,看来他们干这行确实不是为了挣钱,他们只是钱太多了烧的慌,不花难受。更有甚者,吵架打架、标错价格、痛哭流涕、哭穷卖惨,怎么一个乱字了得,到底是我们错怪了好人还是他们套路太深?

盘点网络上人类的尴尬行为(网络上的五大丑陋现象)(6)

网络上,这些丑恶现象大行其道,已经让人们晕头转向,无法分辨是非曲直。

事实证明,美好的事物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好的东西占领不了的地方,坏的东西就一定会乘虚而入。

对于这些问题,谁应该负责呢?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盘点网络上人类的尴尬行为(网络上的五大丑陋现象)(7)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每一个网络参与者,对这些问题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设正能量的网络环境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个人严格要求自己,也需要每一个人履行好监督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