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小康的奔的意思(昂首阔步奔小康)
脱贫攻坚以来,作为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吉林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的大安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奋力攻坚,脱贫“摘帽”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2019年底,9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20年4月11日,省政府发布公告,大安市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截至到2020年11月贫困发生率降至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奔向小康的奔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奔向小康的奔的意思
脱贫攻坚以来,作为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吉林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的大安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奋力攻坚,脱贫“摘帽”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2019年底,9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20年4月11日,省政府发布公告,大安市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截至到2020年11月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党建引领 汇聚攻坚合力
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源泉动力。
强化顶层推动。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一揽子精准扶贫政策性文件,绘制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强化责任联动。坚持市级领导包乡驻村,深入一线、督战指挥;成立30个工作任务落实组,分线作战、协同攻坚;18个乡镇和18个重点责任部门签下军令状,主动担责、合力推进;择优选派7000余名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与省市包保部门一道,开展“点对点”全覆盖帮扶。
强化载体带动。开展市乡村党政主要领导遍访贫困对象、“2 7”专项行动、“三帮扶一推动”、“千名干部驻百村进万户”百日行动,让问题解决在最前沿,成效体现在第一线。
强化基层能动。深入开展“双增双带促脱贫”“第一书记”代言等活动,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
强化督查促动。围绕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责任落实,从严督查、跟踪问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产业叠加 拓宽增收渠道
扶产业才能扶长远,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根植于土地上的特色与优势,主攻发展扶贫项目,让产业这个强有力的武器发挥出最大威力,构建起“五叠加一带动”产业扶贫新格局。
把准产业方向,投资2.2亿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大棚生产和畜禽养殖,户均年增收1200元,助推黄菇娘、弱碱米、西甜瓜和肉羊、生猪、肉鸡、生态鹅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形成种养产业叠加效应。
推广订单模式,从2017年开始,累计扶持发展庭院经济1777万平方米,小庭院变成村民增收“聚宝盆”,户均年增收1300元以上,形成庭院经济叠加效应。
创优营商环境,助力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提速增容,总装机规模突破16.33万千瓦,3年分红4610万元,户均增收2520元,不仅实现贫困户带户全覆盖,还借势壮大了一批村集体经济,形成光伏项目叠加效应。
用好相关政策,吸纳7349人次贫困人口从事生态护林和乡村保洁工作等公益岗,做实护绿、保洁、增收融合大文章,形成公益扶贫岗位叠加效应。
撬动消费扶贫,推动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10种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累计实现上行销售9800万元,大安黄菇娘助力脱贫登陆央视,形成电商扶贫叠加效应。
加大培育力度,引领1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75家规模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带动12391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实施经营主体带动换来双赢局面。
政策落地 释放惠民红利
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大安市盯紧致贫关键环节,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落地力度,构筑起多重保障线。
让学有所教。累计投资220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6363人次;落实国家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帮助864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行“雨露计划”,截止2020年上半年,受益中高职学生3112人次,发放补贴468.45万元。全市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失学现象。
让病有所医。严格执行“五道防线”兜底政策,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比率分别达80%和90%;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100%,在县域内定点医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覆盖率100%,全部纳入签约服务范围,做到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有报销,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
让住有所居。坚持“应改必改”原则,累计改造危房7301户,通过闲置农房置换、长期租赁等方式解决特殊贫困群体住房问题,安全住房率100%,百姓住得放心、住得温暖。
让业有所创。通过开办就业扶贫招聘会、技能培训班、就业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方式,2016年以来,累计转移就业贫困人口达9666人。
让弱有所扶。将农村低保标准调至每年4020元,实现“两线合一”,做到应保尽保;符合参保条件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加大临时救助和残疾人保障力度,累计发放两项补贴2177万元,受益建档立卡困难残疾人15898人次、重度残疾人10509人次,让政策兜底更牢固。
设施改造 共建宜居家园
地处偏远的大岗子镇生态脆弱,土地沙化碱化退化严重。搬迁成了最优的选项。2017年以来,陆续将全镇所有7个村的村民集中安置到镇中心的统一聚居区,并对搬迁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配建棚膜园区、规模养殖小区等后续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大岗子的精彩嬗变,只是大安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一个缩影。对接乡村振兴目标,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上持续发力。
让出行更便捷。投资6.4亿元,新(改、扩)建乡村道路1064公里,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通客车率和自然屯道路硬化通达率均达100%。
让环境更整洁。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1.4亿元和5.5亿元,在169个村、477个屯实施村屯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现所有村屯陈年垃圾清仓见底,环境卫生建立长效机制,村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让饮水更安全。累计投资3.34亿元,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552处,受益人口24万人,饮水安全达标率100%。
让公共服务更有保障。223个行政村均有办公场所,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全部达标;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通讯设施村村通、宽带网络全覆盖,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
同心帮扶 激发内生动力
大安市选派223名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庄稼地、农家院,为脱贫攻坚当好领头雁。
他们为贫困户思量脱贫路径、谋划扶贫产业,激发农民群众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激情,提升贫困户增收致富水平,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志智双扶”作为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采取思想引领、典型引领、文化引领、新风引领和技术引领等有力举措,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撑和坚强思想保障,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辛勤劳动走上了致富道路。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从中国农业银行的定点扶贫,到长春市南关区的扶贫协作;从2016年慈善扶贫公益行动的启动,到2019年社会扶贫爱心捐赠活动发布会的举办,汇聚起同心帮扶、携手筑梦的磅礴力量。累计筹集社会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超亿元。(记者 王天武 通讯员 安新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