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中学排名(沪上名校上海中学)

#魔都上海##侬好上海##海派城市考古##海派教育#

上海 中学排名(沪上名校上海中学)(1)

既然介绍沪上名校史,怎么可能不提到上海中学,上海中学可以说是沪上顶级中学了,重点大学的录取率高达99%,清北的录取率高达70%,在上海高中排名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魁首了。这所学校始创于1865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学习氛围。

上海 中学排名(沪上名校上海中学)(2)

上海中学前身是上海龙门书院。创办者是苏松太兵备道丁日昌。丁日昌(1823~1882.2.27)梅州市丰顺县人,潮汕诗人,梅州八贤之一,客家先贤,官至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和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为官一生,丁日昌的政绩极其辉煌,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1865年9月,丁日昌在上海正式成立了第一家近代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江南制造局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主政福建时和李鸿章、沈葆桢等奏准福州船政学堂派出严复、刘步蟾等35名留学生赴美、赴欧学习,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丁日昌敏锐的意识到电报对军情、海防的重要性,收买了福州至罗星塔电线,成为中国自营的第一条电报专线。随后,他又在台湾主持架设了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1879年(光绪五年)6月就对日本的侵略野心倍加警惕,指出日本“三五年不南攻台湾,必将北图高丽(朝鲜)”的预言。他大声疾呼朝野内外一定要齐心协力,急谋自强,否则将国无宁日。咸丰十年,丁日昌在担任苏松太兵备道时和知县王府濂号召上海县民捐款修葺上海文庙,1865年在上海县城南园原蕊珠书院湛华堂内(今南市区凝和路乔家路口)创办了龙门书院,也就是上海中学的前身。最初是借用其他学堂进行教学工作,1867年 (同治六年)道台应宝时拨银1万两在吾园(今上海龙门邨所在地)建设成讲堂、楼廊及学舍41间。首任学院院长、道光二十四年进士、翰林院编修、被誉为“东方黑格尔”的刘熙载在龙门书院授课主讲达十四年之久。1876年(光绪二年)道台冯光拨款增建校舍10间。1905年 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后,龙门书院改为苏松太道立龙门师范学校,并将原二十二铺小学,改为附属小学,供学院师范生作实习用。学校开设算学、地理、物理、化学、历史、国文、英文、日文、体操等课,教学与研究称盛一时,成为上海县域内最高学府。1912年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7年与江苏省立商业学校合并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立苏州中学、上海中学、扬州中学和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以教学卓著,并称为"江南四大名中",又被称作"江浙四大名中"。1933年吴家巷的新校舍落成,上海中学即迁往新址。龙门邨旧址变成民居,现为上海市保护建筑。

上海 中学排名(沪上名校上海中学)(3)

龙门邨进口

上海 中学排名(沪上名校上海中学)(4)

龙门邨内景

1949年6月,改名为“上海市上海中学”,历届校友中有曾校长,曾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李部长,曾任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开轩,曾任国家教委主任。钱李仁,对外联络部部长、人民日报社社长。蒋以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政协主席;叶公琦,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第九、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等等为代表的省部级领导90多位,57位两院院士。其中3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屠守锷院士为火箭总体设计专家,“中国航天四老”之一;杨嘉墀院士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李道增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首任院长。解放军将领30余人。 龙门学子正在追梦路上淬炼着他们的青春本色,在执着奋斗中焕发出激扬的青春斗志,在时代进取中绽放着青春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