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刘氏家族(金堂淮口水磨河刘氏分支刘氏族谱)
九世祖丞公 篆鸿宾号斐然续修族谱序
天下乃有剧出者 有承之者 又有继之者 若承刘氏之族谱 先祖孝公自游泮而后考史记载为传述凭始 祖记闻为编修 不可谓非剧之者 之炙费精神也!迨先父用公补录一节亦可知承之者苦衷也!若九世鸿宾非不欲继先人之美意 奈质本驽材 井底蛙鸣浅识 景仰鸿范堂燕 翼徒思回忆白水之刘勉之 青田之刘伯温 永宗之刘安 对策第一唐昔之刘宴神童无双 皆延汉祚而崛起人文者也!犹谦让未逞 宾虽不敏 深虑后世之遂传难寻 敢妄言前人之遗传未补 遗族中父老并传兄弟 皆贤能者 于冬祭聚首祠内 群谓宾曰:家族谱牍彦公所修 在训读余闻 用公所录 不过述其遗闻 此中源流 应宜鸿宾确实揉考 以备志载 垂于后世 宾思是年七十有七 幸与彦祖公修谱 斗度相并 甚愧眼界不宽 胸怀又狭何敢续修 妄乃坚推难许 爰不揣骨昧 略为寻参 翼先祖谅此心肠 暂作书记 俾后裔了然眉目 几房族宗 尚其屋桑梓 而以族谱相笃别乡里 勿以族类相忘 将上以接遥遥之芳踪下以继绵绵之瓜瓞 则幸甚!
丞公溯正源流序溯家
刘氏之原姓乃帝尧陶唐氏 生于丹阳 后徙祁 即以祁为姓 故曰伊祁氏 自大尧之后有文在其手受封于刘 即以封邑为姓 实黄帝之嫡派 为中国之汉族也 其后刘累善养龙乃夏孔甲为御龙氏 在商为承辜氏 在周为唐杜氏 其子者隰叔 次温叔 于周末时因乱奔晋 为士师 改姓士氏 即士会是也!族中士句(内亡)亦因避难之故 改姓范氏 后士会在秦生伯卸及士会归晋有子留秦生明 明生远 远生赐 赐生之十世孙名获 仕于魏 迨秦灭魏 遂自魏涉梁生清 清还居沛县 生子名沛 生仁荣原居江苏徐州府 地名黄落乡 立宅黄龙出洞 私有百万家财修身布施 后因积善不吝 有山神引至江西赣州府太华山铜鼓村 仁荣殁仙人点福仙穴 此地府月照明灯 出西汉帝十二代东汉帝十二代 后汉帝三代 有祖名煓 煓四子 伯仲邦交邦公高祖也!高皇帝名邦 字季 沛人也 斩蛇 配吕渎戚三氏 以布衣破秦灭楚都长安为汉王 国号西汉
惠帝 高祖太子 名盈
文帝 高祖中子 名恒
景帝 文帝太子 名启 字发 十子 一荣 二华光武之上祖 三彻字通即武帝 四胜 五煓 六安有仙术磨豆为乳浆作豆腐 七彭祖 八胜刘备之上祖 九忌名 十赐
武帝 名彻 字通 出郡黎间 三子 一弗陵 二胥出郡丰沛 三箕出郡彭城
昭帝 武帝子 名弗陵
宣帝 武帝曾孙 名询 字谋
元帝 宣帝子 名奭 字盛
成帝 元帝子 名骜
哀帝 名欣 字熹 刘簸子
平帝 名衎,子宗 刘祺子 元帝庶孙
淮阳王 名玄 光武族兄
以上历传西汉十二帝
光武 名秀 字文叔 配阴氏 景帝九世孙 河南封府白水村人 起兵诛莽 近海有乌鸦引路 前进诛灭王莽诸贼复兴汉室 都洛阳 国号东汉
明帝 名庄 字严 光武太子坏光武制度 在位十三年梦金人文尉立鸾殿 于是佛派始入中国
章帝 名煊(去宝盖) 明帝太子
和帝 名肇 章帝四子
殇帝 名隆 和帝太子
安帝 名祜 章帝孙
顺帝 名保 安帝太子
冲帝 名炳 顺帝太子
质帝 名缵 章帝曾孙
桓帝 名志 章帝曾孙
灵帝 名宏 章帝玄孙
献帝 名协 灵帝少子 帝弱 被曹操遣帝于许
以上历传东汉十二帝
汉世国号
昭烈帝名备 字玄德 迁国成都 与魏吴并称三国 为后汉 晋惠帝时刘渊据山西 亦号后汉 五代刘嚣称帝亦为后汉梁时刘垄据南为南汉 唐时刘宴据晋阳为北汉 稽华民族本汉族也 故定国名大汉 自后满蒙回藏 虽称五族 然大汉国号犹煌煌也
开基太始祖
刘累 汪氏 公妣 二子 葬南京徐州府沛县全安乡良固同
历传世祖考略
仁荣公
显初公
商公
箕公
沛公
备公
镇公 阿斗次子 因国亡 寝食不安 遂一人道至荆州江夏郡 即今湖广
祥公 镇公子 自江苏沛县 弟兄离散 祥公奔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水葛藤凹
享可
泰安
以上居江夏处晋宋齐梁间者
政公
文焕
龙居
可安
子俊
尚文
学周
禹锡 官至礼部尚书 配渴赵氏 合葬宁化县石壁洞 子沭
沭公 唐时官至湖广刺史
若还
向公 唐武宗时翰林 葬宁化县石壁洞 子龙圆
龙圆
任大
泰常 官河南太守
凤祥 唐末时因避乱居南京
孔昭
龙健
永庆
诏公
德洪 官大司马 子月清
月清 官顺天府参政
富山
福高
太平 进士 父死卢摹三年 事母至孝
瀹(火旁)公 进士 官至工部尚书
瓒公 官至宰相
宁远 官兵部尚书
宗臣 官新宁平远者 桑三县
景龙 宋时为参政 大府紫金大夫 弟景虎各居异地 惟龙公住守江西而不移 谚云无刘不发榜 可见我族人才
繁盛
可诠(王旁)
齐贤 九子 兴汉 皆大富 仕宦二十余人 以有异术造诬致家败 各奔异地四方 惟六子朝汉 迁居福建宁化又有流于武平县者
光公
八郎
政三
乾七 欲扶汉室受害
开七 住江西吉安府太和县 官授广东潮州府总统 一子广传 后于程乡立业 自入粤而生殁未详
广传 号源远 官赣州瑞金县 妣马氏 九子 一巨源 二巨湶 三巨洲 四巨海 五巨涟 六巨江 七巨淮八巨汉 九巨浩 杨氏五子 十巨渊 十一巨浪 十二巨波 十三巨河 十四巨深
巨源 官山东济南府中宪大夫 七子
大万
名福
名俊
宗远
明旺
名仲
名暂
巨湶 六子
元活
乾正
法绿
千四
万五
名满
巨洲 官四川内江县 二子
致中
致和
巨海 九子
贵初 官山西太原府大夫职
贵宁
贵宗
贵祖
贵科
贵魁 官广西桂林府总镇
贵林
贵咸
贵祥
巨涟 八子
君淋
君贤
君进
君恭
三十郎
七十三郎
九十九郎
巨江 七子
成清
成河
成洪
成海
成汉
成龙
成池
巨淮 五子
万渊
美心
万习
美宗
美江
巨汉
凤淋
凤祥
凤山
凤梅
巨浩 官贵州督察院 五子
名清
名昌
名衎 官太监
名刑 官云南都司
名潜 官贵州提督
巨渊 八子 一总名
名宪 官浙江宁波府副总府
名云
名清
名海
名澄
名诠(水部) 翰林
名深
巨浪 六子
高千
成宗
钦三
六十
体七
体八
巨波 四子
登科 住江西瑞金县 官湖广常德府武陵县
登榜 住江西庐陵县 分湖广哀州府 又分黄州府麻城县
登国 住江西太和县 分湖广永州府 又分武崮州又分长沙府靖州 官至四川成都府荣禄大夫
登堂 住吉安府太和县 分湖广宝庆府新化县
巨河 六子
时泰
时齐
时遛 官兵部
时贵 进士
时吉
时沛 官广信府副统府
巨深 官九门提督 二子
名汤 官天津卫
名浪 官居一品
各省大宗祠
南京省城进紫荆山总大宗祠一座
广东省城南门大街宗祠一座 门前镇南金字牌坊为记 惟此祠通十府九州七十二县
福建省城自平安门进抚院衙前大宗祠一座 门前金字牌坊日月流水为记
江西省城内大宗祠一座
江西吉安府东门内统大宗祠一座 竖立宫墙齐辉牌坊 祠内有二十四帝像为记
钦命御前行走侍卫奋勇巴图鲁四川等处提邢按察使十三嗣孙刘清补录
御赐诗曰 循吏清名远迩传 蜀民何幸见青天 诚心到处能和众 本性从来不爱钱 有守有为夙朝著 无偏无欲志贞坚空群美迩超流倍 邢慎咸中治理宣
宗系图
自江西来楚 始祖刘清公
法云
法全
麒 后无可考
住湖广先祖应 麟 四子
龙 后无可考
凤 忘记
应麟公四子长 秀 留湖广
次 香
三世伟
四被应龙无后 抚以为嗣闻其人善射箭 后州府把他招去
来川始祖 世香 伟
三世祖禧公 篆君彦 编修族谱序
从来木之开枝必有其本 水之发派不无源 荑不由枝以探本 因派而溯源 则年湮世远 人繁里居 虽有本源而不至于遗忘者鲜也 源流既忘而枝派亦混 将亲疏莫辨 尊卑难分甚至情不相关 待若途人 欲期谊笃同宗诚不可得也 以故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 族谱之关系不甚哉 稽我刘氏自唐尧受封以来 世系延于汉代 故郡出于彭城 其间白水青田代有其人然自汉迄今莫能悉考矣 即其至楚来蜀 言之枝派亦大略难纪 犹忆先祖来川之昔 仓促未带族谱 每与同族祖孙父子伯叔兄弟聚首言欢 道及始祖字辈之由来 皆不识其详细 惟记目前字辈曰世正子荣昌 今五代之字辈将满 后代之字辈宜续考 自游泮而后 每思欧阳公之著宗谱载诸文集苏老泉 族谱刻之祠亭 而我刘氏来西川金堂见渐演绵者 人各异地 何可忽之而不编修谱牒哉乃年逾七十有七 于训读之下不惜辛勤 将前言之字辈流续成韵 凡族中祖父子孙不难览谱瞭然 岂敢谓尊祖孝亲大有功于先祖哉 不过使自楚来川之本源遂班班可考 不得已而姑为之耳至篡修尽善 光宗耀祖 是所望于后之贤能敏达者
溯正来川一节
我刘氏之祖来蜀本自楚而来也 然又何由入楚哉 间曾问及楚之故居何乡 前之原籍何地 而先祖伯叔窃历历言之 谓原籍吴西太和县 始祖刘清公因避乱而入楚 自清公而后 法云法全处归于莫考仅记应字之辈 曰应麒应麟应龙应凤 应麒应龙之后皆无所徽 应麟公四子 长世秀 次世香 三世伟 四应龙抚以为嗣 忘名 其人善射 永州府有总爷出畋 来桐子山 见伊以弓射桐子屡射屡中 遂指引而去 麒祖住楚故里 乃永州府东安县宣义中乡 地名黑纱屋 康熙丙子丁丑岁 圣旨招徕西川 先祖世香世伟率我伯叔父等辞故乡 都驾轻舟飘然而来西也 至蜀始居威远一载迁移仁寿 二年由兹来金堂 与随来之亲黄姓安插水木河 奈满目荒野 不但禽兽逼人 且差役难堪 又弃之 乃与自楚同来文姓之亲卜居姚家山 共户册名刘文富 居住数年人渐繁衍 将业义归文姓 别卜田业 世伟子孙分居黄家场 世香子孙分居滥田坝 后买地仓沟 先人传述之语如是 故书记 令后世观
八世祖用公 号效廷 补录遗闻一节
闻前辈遗言 我先祖在楚栖占之地固名黑纱屋 又有探苍岭 意者先人于斯因黄榜前列 岭以此名亦未可知 至楚赴川 来此金邑 瞻绣木之鱼睹晴峦之青翠 心马窃喜 遂上至云顶山 下齐九龙滩 皆其所插占范围 随来之亲黄姓安插水磨河 此时禽兽逼人 且先祖有厌意 且淮安驻军牧马者纷纷 来马猎兽者复贸贸往马乃弃而不愿 别卜四业 安插黄家场滥田坝 我先祖彦公修谱 在训读余闻 一时所忽 故补录以备记
九世丞公续修溯正原籍来川一节
先祖刘清公因乱避难而入楚 则我族之原籍乃江西吉安府太和县 紫气鹅公大丘 居住无异 至洪武永乐元年 清公之后明连名仁弟兄二人因乱离散一祖迁湖广永州府东安县宣义中乡 七都大地名百户岭 小地名刘家岭 杉木足下黑纱屋立业 家祖留居于此 一祖迁川东川北恭和下乡 地名大江口鸦鹊瑭立业 但迁仁二祖未知谁留谁迁待考
又传说有迁西蜀川东川北兆斗堂处 续永赖述此 聊备一观
清公老派班辈
国正天心顺 官清民自安大昌世景传 富贵永万春
阁族续修清公新派
汉室家传远 后先大有声 东西隆上古 甲第耀于今
宗族纲常显 子孙世代荣谱成源本著 奕冀(衣部)蔚人文
三世祖禧公所拟西蜀班辈
世正子荣昌 文明大有光守先承作述 一本启贤良
九世丞公续拟字班辈
秉道常显祖 思维尊宪章汉家富洪祚 志高远联芳
清新华景运 宗盛耀春阳育才齐登选 希彦荫吉祥
三世祖禧公所拟字辈
国秀君德美 朝廷永定安 天心贵善顺 忠厚开福端
九世丞公续拟字辈
辉绪宜笃慎 肇修昭克宽思怀溥泽沛 敦品戴凤翰
晋用席珍聘 声传益可观 书香绍孟伯 寿禄懋如兰
三世祖禧公法条
一、父母为至尊
◇无论生身养身及庶母诸母 虽贤愚不一 为子者当念躬劳莫报 孝思难忘 凡生养死葬务求孝 父劝以遵祖孝母 师以重 父麽无愧于职
一、弟兄为至亲
◇ 人之有兄弟 犹身之有手足 手足不容伤 弟兄岂可伤残乎凡遇兄弟之间 当兄友弟恭 应割去险心 以笃同气之 雅为门内事
一、耕读为要
◇ 有田不耕仓廪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然耕必勤利 读必苦读 勤耕者自必衣食不亏 苦读者自必道理通达
一、和睦宗族邻里
◇ 须以情相见 以道相济 绝无利己害人之心 而后宗族邻里雍睦和好 后以忧喜相顾
一、财用必须节俭
◇ 如衣服饮食冠婚丧祭 费用之所必须也 然必量财之有无 用之不匮乃可
一、言行当谨慎
◇ 当言则言 当行则行 麽几言行端方 不但己无忧悔招祸之失 且为人之所钦仰
一、尊卑当分
◇ 凡遇族中之尊长 固宜循隅坐随行之礼 即遇外亲之尊长 亦宜尽恭敬逊让之仪 少不可凌长 卑不可逾尊
一、叔父犹父 侄子犹子
◇凡侄辈于伯叔兄长 宜常加敬重 不可轻视 见面并不礼敬达者 族长杖责
一、同宗不可亲疏
◇如五服内者 固宜重亲亲之谊 虽五外者亦当尽宗睦族之交 如违者 族长杖责
一、内外须有别 男不入内 女不出外
◇虽一家之亲 而当有所分辨 礼有云:叔嫂不通问 诸母不溲裳 不同巾 犹不亲授受 不共席而食 至于外业蕞亲之人与夫雇请帮工辈断不稍听其出入及轻与交言
三世祖禧公戒条
一、戒游荡博弈嬉戏
◇人若徒好游荡博弈嬉戏之事 不特父母妻子无靠而一 己之职业固废 廉耻又何存
一、戒不守贫而为偷盗
◇人不为有志 男子倘有偷盗犯法 查案凭族送官究治 又有为穷所迫甚 至以己之子孙卖于他人为奴 皆诒羞祖宗同族逐出 永不准入族内
一、戒富贵而骄淫
◇恃一财势而欺孤弱 或放纵而为嫖赌 此皆骄淫之为也 切宜戒之
一、戒饮酒失法
◇如好兴酌饮 始焉不顾礼仪 继焉癫狂行凶 族长责罚不贷
一、戒与人拈香结盟
◇世间贤愚不齐 倘结盟中有犯法之辈 牵连祸及 悔后迟矣
一、戒唆讼生非
◇人苟贪图谋利 或使人弟兄不和 或使人邻里兴讼 此大损阴德 神天共愤
一、戒同姓为婚
◇溯我刘氏自先祖以来 并无有同姓为婚者 况法律又所严禁凡我后代宜谨守禁戒 免致处罚
一、戒不可转房
◇盖人伦端自夫妇 有兄死遗室转为弟之妻 弟死遗室转为兄之妻者 此为犯法之事 族长从严责罚勿宥
一、戒姊妹通奸
◇人有家规不严 内外不分 以致姊妹通奸 又有子弟狂妄败坏伦常者 大干法纪 应严杖处罚
一、戒轻视诸母庶母
◇丧服制注明谓 父有子女 之妾嫡子服齐哀杖期既有服制规定 何可轻视而不孝乎 如违者 族长杖责不贷
九世祖丞公续补法条
一、继述所以言 孝也 如前人有志未逮而承继之 有事可法而遵行之 是谓继述 此中庸美 武周之达孝有如是 云之郎人所当法也
一、诒谋所以注意者 子孙也 然不可背理违法取不义之财为子孙之遗财 司马温公曰 积金以遗子孙 子孙未必能守 积德及书遗子孙 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得苍天长久报施 况增广有云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作马牛 谓儿孙成人 能务正业 天必以福加之 为父者如遇事坏 尽良心希图得利 设后彼神加罪变牛马填还子 果知之乎 抑不知之乎 是宜遵司马之训 增广之言 以嘉行遗子孙可也
九世祖丞公续补戒条
一、抚子必抚同姓
◇若妄抚异姓 则乱宗所 以法律有禁 甚有以于赘之子承烟祀者 更堪痛恨 族长严责废罚
一、青年少妇少女 不可入寺院烧香拜佛及游荡看灯看戏 于门外买杂货 尊听之者用 门不谨 终不免门风败坏 倘蹈此弊 不但责其妇女 并且责其父母与兄辈责罚之事是所仰于族长
以上法戒 每年祠内于清明冬至会聚之时 祭祖后 俟少长咸集坐列已定 父老传言令族中之文理通达 声音嘹亮者 将前法戒训条高声朗诵 使少长共听 父老又叮咛一遍俾少长各记于心 常加遵守 然后开瓶饮酒 不惟有光于前人 而且足法后世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岁次丁丑三月十二日成立
续修族谱人九世有丞 篆鸿宝号斐然
成立族谱人九世有琦 篆登流号步云
有光 篆秉章 号华英
有义 号义泰
襄赞族谱人有益号秉志
有恒 篆鸿勉 号介(走之底)初
十世
觐光 字安谷 号照明
光盛 篆述尧 号璨唐
有武 号定国
有瑞 号盈廷
有万 号济川
有吉 号意如
有盈 号定丰
十世荣公整理族谱一节 号华轩 序言
溯我先祖 原丰盛场有祠堂一座 内设有油房 每年收入供清明冬至以祭先祖 父兄子侄临期聚会 排班祀典 由族长嘱咐办事员将油房典金收入筹办祀典祭祖 备办席桌向族长长辈等公布账项 经一九四九年解放 随大局之变 祠堂之遗产收归集体 毁庙宇 灭神像 而清明冬至由此间断相隔至今 有三十余年 在这时间内长者老少者壮 又添晚辈以成人对族谊之吴 各居异地 相互不识 途见面如陌路人也 所以家族内有见解之人士有恢复清明会之必要 岁次丁卯当(一九八七年)一月 由家族内成立 发起人有刘光遣光英光荣道五光耀等人以邀开会决定二月十五日扫墓排亲 趁聚之时选有下列人员 便于来年办理会 乃既后推选轩公整理族谱 是年七十有余才疏学浅 焉能胜任 蒙族人之雅意 在闲暇之时握笔 以聊聊数语 光前先祖阴灵 不昧以裕后辈子孙瓜瓞绵绵 轩之不才 草率几句 以映后观
(按:此前应有佚失页)
三 明乾
四 明源
五灵
六坤
六代文杨公 生二子
妣王氏
一 明福
二 明庆
明福公 生五子
一 大定
二 大略
三 大应
四 大法 生二子
一 有炳 生一子 光友
二 有才 生二子 光华 光元
妣张氏
(按:此处应有佚失页)
二 汝昌
三 自昌
以上乃祯公所发
和昌公 生三子
妣黄氏
一 文玑
二 文珩
三 文椿(王部)
汝昌公 生四子
一 文棵 早亡
二 文墚(木部)
三 文杨
四 文详 无人
文棵公 生六子
一 明隆
二 明炳
(按:此处应有佚失页 即自昌公一脉)
六代明庆公 生三子
妣卿氏
一 大邦
二 大相
三 大体 早亡
八代大邦公 生一子 生殁年不详
妣黄氏 地名 简阳白蜡州
有诠(水部)
九代有诠(水部)公 生二子
妣黄氏 生于癸丑年九月初八子时
一 光荣
二 光宇
十代光荣公 字华轩 号和平 生于丁已年六月初三日午
妣张淑先 生于丁已八月廿二日酉时
光宇公 生殁于
妣沈氏
十一代守德公 生一子 生九月十三日时
妣王国英
守禄 生一子生 三月十二日 时
妣史德玉
十二代先哲 字辉 生于冬月二十九日时
先平 生于四月初五日时
(按:此处应有佚失页)
女婿 李魁年 将相公处得以上五人同忌安葬 李魁年亡 业篪名三岔河癸山丁向
始祖母杨氏 安葬包业小屋 后异乾向 同始祖来川 享寿八十一岁平 生平为人正直 勤俭
持家 在乡间常与人排难解纷 是非不向 担任县总保一次 乃相公之乃也
始祖母八十六岁 经管内务 孝乃翁 始能和睦妯娌 为女中贤淑大有声名 得
到邻里赞扬
二代正文公
妣共葬区泥沟癸山丁向又壬山丙向 有碑可考
附考栏丰盛分大系统图
□□公系统表格一份
□□公
□□□世香 康熙丁丑岁来川 享寿八十三 在生为人忠厚朴实
□处理乃情公平 得到邻里颂之
□氏贤淑 能克尽妇道 同葬滥田坝 与香公共六 有碑可考
世祖□□□居黄家场
二代正相 生五子
一 子成子成公以后来川情况不明
二 子祯
三 子详
四 子裕
五 子禧
来川始祖 世香 生于崇祯壬申年四月初五亥时
殁康熙乙未年十二月十九日
妣王氏生于壬癸八月十五日
殁戊子年十二月
备注 应麟之男世香公 生四子 一正相 二正榜 三正桂 四正文
□□□□秀钦 生于康熙乙卯年七月初七酉时
殁于乾隆乙亥年四月廿八已时
□□□生康熙丁已年九月廿日亥时
殁于乾隆壬午年九月十六辰时
□□□生殁年月日不详 一未来川 安葬湖广 乃应□□□□□子世秀公也 但世秀公
生一子 名正翠
妣舒氏
正翠公 秀公之子也
元配黄氏 生年殁月不详
正翠公 生二子 长男子亮
二子成
子亮公 字君朗 生于乙卯年八月十三日 安葬四川丰盛葫芦嘴 殁不记
来川娶妻二个 无嗣
(按:此处应有佚失页)
一长启昌
二馥昌
三明昌 生于乾隆 无嗣
四升昌 早亡
启昌公 字继美 生于乾隆丁亥年五月十二日
妣曾氏
馥昌公 字桂美 生于乾隆壬辰年十月初七
妣□氏 生于已丑年二月廿六辰时
三代成公 字君耀 生于康熙乙亥年六月十一日申时
殁于乾隆乙未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午
妣余氏生于康熙乙未年八月日不详
殁于乾隆辛未年十一月十四
王氏生于康熙癸已年八月廿日已时
殁于乾隆已丑年五月十八日卯时
注明 成公享年八十岁 安葬地仓沟老业下手湾 申亥向 为人忠厚勤俭 不好奢华 多
乃惟以耕读为本 余氏安葬铁厂沟老屋基对门湾甲山 庚向兼卯酉
四代荣爵公 字德尊 生于乾隆甲子年三月廿六日申时
殁于乾隆乙丑年二月四日
妣唐氏生殁年不详
爵公生四子
妣唐氏生于乙卯年三月初八寅时
耀公 三子 安葬老屋份对门湾甲山庚向兼卯酉
一晟昌
二永昌
三顺昌
材公 字法林 生于乾隆癸亥年十二月廿六卯时
妣□□生于乾隆甲子年十一月初一子时
□□□ 生三子
以上乃成公发枝
三代子祯公 字君意 三子
荣耀
荣秀
荣材
祯公 生于康熙庚辰廿五月廿八日
妣陈氏 生于康熙丙戌年五月廿四日申时
耀公 字德彰 生于 雍正壬子年十月十九日
乾隆乙未年十月十六日戊时
(按:此处应有佚失页)
三代子祥公 字君吉 生于康熙壬午年十一月廿一日寅时
殁于乾隆丙子年四月廿二日辰时
妣蒋氏
妣周氏生于康熙戊子年正月廿三日戌时
殁于乾隆乙未年正月十三日癸时
祥公生平为人公正 乡党中挑难解纷 言足服人 当县乡约一次 安葬己业滥泥沟
凤形已山 亥向 妣安葬己业大湾已山 亥向
生二子
荣辉 字法璨 生于雍正丁未年十一月初五寅时
妣唐氏 生于雍正已亥年
荣英 字法华 生于乾隆丁酉年十一初九
妣唐氏 生于乾隆已甲年三月初七未时
殁于乾隆癸甲年二月初十申时
续周氏
辉公 生三子
一林昌 生一子 名文达
二贵昌 生一子 名文通
三敏昌 生一子 名文远
英公 生二子
常昌 早亡
洪昌 二子
妣周氏 生于乾隆丁酉年五月初四申
文学
文义
益昌 生一子 名文星
妣沈氏
注明 以上是子祥公 乃三房也
第四房
三代子裕公 字君稽 生于康熙癸已年二月廿五未时
殁于乾隆戊子年正月初七寅时
妣周氏生于康熙甲壬年八月十三日癸时
殁于乾隆甲戌年三月十六日寅时
裕公生三子享年五十五岁为人公直 安分守己 不好多 乃以勤俭持家 安葬小
屋旧基 与母共六 在左边 巽山乾向 妣安葬葫芦沟 享年四十一岁
乙山辛黄辰戌
一 荣儒 字法懋 生于雍正乙卯年七月二十日卯时 生二子
殁于乾隆乙己年四月初十日已时 安葬滥泥沟已山亥向
妣蒋氏生于乾隆已未年正月廿八日寅时
殁于嘉庆乙亥年冬月十三日未时
一 其昌 生于乾隆丙子年润九月二十日寅时
殁于乾隆辛亥年十二月廿五日戌时
妣周氏生殁年不详
昌公生三子
文榜
文亮生于乾隆庚辰年正月二十九日
(按:此处应有佚失页)
裕第二子
公荣仁公 字法纯 生于乾隆乙丑年三月二十五日
妣陈氏生于乾隆癸亥年八月廿一日亥时
一 俸昌
二 享昌
三 悠昌
四 维昌
五 赢昌
裕第三子
公荣仕字法宦 生于乾隆庚午年十一月廿一日寅时生二子
殁于乾隆丙午年六月初二戌时安葬小屋后巽山乾向与母共六在右边
妣周氏生于乾隆壬申年二月二十九日寅时
一 昱昌
二 旭昌
仕公葬小屋后巽山乾向 与祖母坟共六 在右边
注 以上是裕公委装表
四房
子禧 子君彦 谥靖孝 生于康熙丙甲八月初一已时,殁于乾隆乙卯四月廿六已时安葬老虎湾屋后艮山坤向,丑未分金。妣周氏,生于康熙乙未年五月廿六日卯时,殁于嘉庆丙辰年十一月廿九日已时老业屋后庚山甲熹寅申。
公生而聪慧 且嗜学 弱冠时 常负笈百里外 从名儒选拔进士陈讳绣公 连四载不倦 非重大事不归 家学思大 进出应童子试 每列前矛 于乾隆甲子岁受知于邑侯 蒋公县试拔取第一名 即游泮设教山房文 尚清雅 品重端方 弟子日进 墙舍不能容 公体魁梧 惟性慷慨 举止端 严言笑哮不苟 见者惕然 乃有笑比黄河清之目 及与之接 又皆近情咸如意而去 公治家有法 男勤耕读 妇勤纺织 化一家之内肃若朝仪 至躬族睦宗 几有范文正公之遗风也 乃居心坦白 遇事刚断 乡党无不言以重 公配周氏 孺人系周公讳联荣之女庠生讳兆熊之胞妹也 其性幽静 温恭固与公有同法 而其家政和妯娌 待族敬员恤孤怜贫 无不遂公之志 孚公之情焉 公享年八十 先孺人一年而卒公后一年而卒 享年八十有二如公与孺人此诚可谓德音不远 与之偕老者乎 公 吾族之星也 年逾七十而作谱 俾使吾族知先人之由来 别后代之流派 其有功于吾族大矣 至公之生平恐失而或湮 今仪于公设后略书其概俾公之子若孙与吾合族之人知其为人而取法欤
道光丙戌岁黄家场庠生荣汉敬赞
登仕郎刘公 讳子禧 字君彦 谥靖孝先生
先生者 斯道之传人也 后学之楷模也 自幼有志圣贤 才思卓越 标格清奇 尽通诸史 百家其操觚也 仿佛欧苏其制行也 直迨曾闵之迹 其处心积虑惟以先生为依归不屑向时政中寻出人头地 甲子岁县试 以精理为名言 冠冕群英 遂获采芹 生之天贤 学力虽不仅见于此 亦未始见于此也 锦旋后益 实学笃纯 凡遇大典 每列前矛 其不获大魁天下者命也 非学之咎也 既而时习功深 朋来至远 大大振木铎于山房 而一时之春风而沾化雨者 或胸罗万奏 泮水而香 或学富五车 友教四方 文质彬彬 称极盛焉 至若合众捐资崇祠濂溪书洗 创无穷之田土 迨辉煌之屋宇以妥神灵 □培后学 虽非先生一人之力 而先生之维持于中者 正不少也 且先生诚能动物之假托于儒林者星也 先生而知愧世之背 驰于儒林者星先生而知反而使贪夫庶懦夫有属志 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古人云 士品有三 志道法者不志功名 志功名者不志富 志富贵者则庸人而已 若先生考殆置功名富贵于不事 而潜心于道德者也士品之最上者也 岂非斯道之传人 后学之楷模也哉 所以所以先生有功于濂溪书院 不可忍然于先生爰书其概以为赞耳
濂溪书院年家春晚
唐仲秀 唐时戈
唐天佑 陈登瀛 敬赞
金堂淮口水磨河刘氏分支西蜀十二世裔刘先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