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阅兵仪式为啥用正步(朝鲜大阅兵十月庆典)

平壤阅兵仪式为啥用正步(朝鲜大阅兵十月庆典)(1)

这张朝中社10月10日提供的照片显示,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阅兵仪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75周年。 (新华社/朝中社/图)

2020年10月10日凌晨的朝鲜平壤,夜幕下的金日成广场灯火照耀,亮如白昼。时隔两年后,为庆祝劳动党建党75周年,朝鲜再次举行阅兵式。

阅兵式收尾之际,11轴22轮的大型发射车运载着一枚黑白相间的新型洲际导弹徐徐驶过广场,引人无限遐想。喷射热焰弹的战斗机和装饰LED灯的无人机划过夜空,在黑色天幕上绘出朝鲜劳动党党徽和“75”数字。

此前,官方媒体始终未预告阅兵消息、未邀请外媒记者或外国领导人、阅兵式首次于夜间举行、“剧场秀式”的华丽照明效果……诸多相较以前的不寻常,让朝鲜阅兵显得格外“特别”。

“朝鲜阅兵式选择在夜间进行可能有多种考虑。其中,鉴于当前美朝关系的‘暂停’状态,为避免过度刺激美国,在夜间展示新型武器成为一种选择。”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王箫轲副教授认为,“低调展示新型武器,向外界释放对话的善意,基本上没有令美韩产生激烈的反应,朝鲜表现出的这种外交姿态,是比较明智的。”

阅兵首次在子夜

这场阅兵式在筹备阶段就颇为神秘。

2020年9月上旬,美国智库机构“北纬38度”(38 North)发文称,卫星图像显示,约数百辆汽车和数千名士兵在朝鲜平壤美林机场集结,开始进行阅兵彩排。据了解,美林机场是平壤阅兵训练场,里面建造了金日成广场的1:1复刻品,并设有“阅兵村”,为受阅人员提供住宿等后勤保障。

“北纬38度”撰文预计,10月10日是朝鲜劳动党成立75周年纪念日,朝鲜将在当日举行大型阅兵式。美林机场彩排场附近新建了大量车库,通过卫星图像无法判断受阅车辆和武器的详情。

随着预估阅兵日期的临近,朝鲜阅兵的形式也备受关注。但朝鲜官方媒体却迟迟没有发布预告消息,直到10月10日上午,朝鲜中央电视台公布的节目播出表中,也不包含阅兵式的转播内容。

近年来,朝鲜阅兵式多在上午9、10点左右开幕,有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2015年,朝鲜劳动党成立70周年纪念日以及2017年太阳节(金日成生日4月15日)时,朝鲜中央电视台实时转播了阅兵式。而2018年建军节和政权成立日举行的两次阅兵式,则以录像形式播出。

2020年10月10日上午,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声明称,韩国军方捕捉到朝鲜10日凌晨在金日成广场动员大规模设备和人力举行阅兵式的迹象,初步判断该活动很可能是朝鲜正式的阅兵式。

然而,朝鲜此前并没有在夜间大规模阅兵的先例。2015年,金日成广场曾举行夜间火炬游行,但是并未出动大型武器,大型武器都是在白天展示的。

猜测、传言、推论发酵了大半日后,时隔19个小时的阅兵式录播视频才姗姗来迟。

除了新式武器有诸多亮点外,此次朝鲜阅兵式的视觉效果颇为惊艳。夜空中绽放的烟花、酷炫的战斗机表演、LED灯打造的华丽照明……《韩国日报》刊文评论称,“这场阅兵式展示了不亚于战斗力的华丽表演。”

“史无前例”、“罕见”、“出乎意料”,密切关注朝鲜动向的韩国媒体,对朝鲜凌晨阅兵纷纷表示惊讶。

王箫轲认为,朝鲜阅兵式选择在夜间进行,可能有多种考虑。

“一是疫情的缘故。今年阅兵式的人群规模不如往年,夜间阅兵也可避免平壤市民大规模聚集;其次,今年朝鲜的自然灾害频繁,很多地方救灾工作依然在进行,在白天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似乎不合时宜;此外,鉴于当前美朝关系的‘暂停’状态,为避免过度刺激美国,在展示新型武器时表现出较低的姿态,在夜间展示新型武器成为一种选择。”

“除了在夜间举行外,阅兵式上未邀请外媒记者或外国领导人等,可能也与其防疫措施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天国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朝鲜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非常重视,是世界上最早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国家之一。

朝鲜于2020年1月份就开始封锁边界,并组织紧急防疫指挥部,采取了包括在边境口岸设立防疫站、增强卫生防疫宣传等措施。据朝鲜官方发布的数据,全国尚未出现任何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

此外,李天国也认为,在这次阅兵式中使用了大量烟花以及独特的灯光艺术效果,这些表现形式在夜晚或凌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劳动党中央第一副部长金与正也曾于数月前表示,有意借鉴美国独立日庆典活动,而美国独立日庆典的烟火表演正是重头戏。

阅兵装备广受关注

一系列关于阅兵装备的谜团,由朝鲜中央电视台权威解惑。

2020年10月10日19时,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75周年阅兵式的录播影像。一个特写镜头里,大楼外墙上的巨大时钟,其时针正指向12时。

这场盛大的阅兵式照例在首都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但举行时间却出人意料选择在凌晨,多家朝鲜官方媒体也在报道中明确,这场阅兵式于2020年10月10日0时举行。

阅兵式开幕前,排列整齐的受阅方队就已等候在与广场相连的大道上,飞行方阵也停留在机场等待起飞。除了受阅部队外,广场上还有多支军乐团以及表演团体。

受阅部队包括荣誉骑兵纵队、53个徒步连、22个机械化纵队等。朝鲜中央电视台报道称,“朝鲜正规兵力在当年的首个阅兵式上拥有的武器只有步枪,但在今天的阅兵式上,他们的孙辈们展示了任谁都无法想象的强大力量。”

朝鲜阅兵式上展示的重型武器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两年前,朝鲜“建军节”70周年纪念阅兵式上,装载于移动式发射车辆上的“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引发国际热议。

2020年朝鲜阅兵式消息传出时,韩美舆论就开始热议,比“火星-15”更大的新型洲际导弹(ICBM)是否会登场。在10日凌晨的阅兵式中,11轴22轮的发射车拖着一枚巨大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出现在阅兵场上。从外形来看,发射车比“火星-15”(9轴18轮)更大更长。多家外媒分析称,相较火星-15,新型武器可能出现多弹头搭载或更远射程等突破。

带有“北极星-3”以及“北极星-4A”明确标识的导弹,也出现在受阅方阵中。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国防科学院2019年10月2日在朝鲜东海元山湾水域成功进行新型潜射弹道导弹“北极星-3”的试射。

韩国军方预测,其探测到的最大飞行高度为910多公里,飞行距离约450公里。针对两个导弹,韩国庆南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教授金东烨(音)表示:与北极星-3(直径1.5-1.6米)相比,北极星-4A直径略大一些,可能长达1.8-2米。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王箫轲副教授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朝鲜新型导弹技术考验的是国家的高端工业能力,新出现的洲际导弹弹体庞大,但没有发现经过实际发射的相关报道,其技术成熟度有待检验。

此外,新型超大口径火箭炮、新型坦克部队、新型步战车,以及展示朝鲜空军夜航能力的米格-29和苏-25战斗机群等也悉数登场。受阅士兵的单兵装备也颇有亮点,士兵军服多样化,出现了此前少见的数字迷彩服、雪地迷彩等。一些轻步兵手持的步枪上装有闪光灯,士兵每人都配有通讯用耳麦。

王箫轲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称,虽然朝鲜阅兵式展示了多款新型武器,但战斗力提高上依然有待检验。以朝鲜新型坦克为例,这款坦克外观上更加现代化,比此前展示的“天马虎”和“风暴虎”坦克更大,但是性能是否提升需要再进一步观察。

“向外界释放对话的善意”

朝鲜领导人对韩、对美的态度,也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

在10日举行的阅兵式中,金正恩身着一身银灰色西装,在主席台上发表了约30分钟的讲话,其中罕见释放了“南北言和”的信号。金正恩在讲话中表示,“我谨向亲爱的南方同胞们也送去这份温情,并祈愿我们能够早日迎来克服卫生保健危机、北方和南方再次握手的那一天。”

在军事力量运用上,金正恩在讲话中说,“我们的战争遏制力将用于保卫国家主权与生存权、维护地区和平,绝不会滥用或先用。但如果、万一有谁触犯我国安全或敢对我们动武,那么,我就会总动员我们最强有力的攻击力量,先发制人地一举击毁。”

针对向南方释放的善意,韩国迅速作出了回应。

2020年10月11日,韩国统一部发表声明称,“朝鲜建党75周年阅兵式上,金正恩委员长就克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向我国国民表示慰问,并暗示了改善韩朝关系的可能性,对此我们非常关注。”

“在低调展示新型武器的同时,向外界释放对话的善意,朝鲜表现出的这种外交姿态是比较明智的。”王箫轲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近年来,朝鲜希望改善和美国的关系,近半年来一直释放对话的信号。目前美国正在举行大选,而朝鲜也在观望,期待着朝美重新对话的可能。

“当前朝韩两国都在积极争取对话,试图解决当前朝鲜半岛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李天国也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称,在阅兵式讲话中,金正恩强调加强战争遏制力并不是瞄准任何国家的,只是为保卫本国。2020年10月2日,金正恩得知美国总统特朗普感染新冠肺炎后,立即向美国致电,希望特朗普早日康复。种种迹象表明,朝鲜希望和美韩进行进一步磋商,并打破朝鲜半岛僵局。

2020年8-9月份,朝鲜多地遭到了台风和暴雨的袭击。据朝中社8月14日报道,暴雨造成了朝鲜自2007年以来的最大损失。全国农作物受灾约40000公顷,16680万户住宅、630多栋公共建筑被毁。此外,还有很多道路、桥梁、电力等被切断。进入9月,朝鲜黄海南北道、咸镜南道等地再次受到台风袭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到受灾地区实地考察,朝鲜第一首都党员师团离开平壤赶赴咸镜南道进行救灾。

王箫轲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朝鲜粮食多年来一直紧张,持续的经济制裁导致其无法进行必要的水利设施维护,外汇的紧张也使得化肥、农药等物资进口有限。疫情期间,朝鲜封锁了边界,经济压力进一步增大。

在阅兵式讲话中,金正恩多次落泪,向经历了诸多困难的朝鲜人民和人民军官兵表示感谢。“为了迎来和捍卫今天这一光荣时刻,今年里不知有多少人忍受着恶劣环境的折磨艰苦奋战,我们不知战胜了多少挑战才来到了这里。”金正恩在讲话中说。

“朝鲜已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首要任务,而当前朝鲜面临的环境,并不有利于发展经济,这种现实状况更增强了朝鲜与美韩对话的意愿。”李天国说。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