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

在爱情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奇妙的现象,比如一见钟情,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如日久生情……爱情好像就这样不经意萌发了,让人脸红心跳,但如果窥探背后的心理现象可能会让人大失所望,所有看似浪漫、独特的爱情不过是平常事情,其实对方没有那么喜欢你,只不过当时的气氛太好了。

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的秘密

首因效应,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如果对方留下的印象良好,你就会忍不住想要接近他;如果印象不良,令人反感,你就会尽量避免下次见面。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第一印象太过惊艳的效果,《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第一次出场,晴朗的月夜,一个白衣飘飘,如梦似仙的女子从天而降,惊呆了众人,只能在心中畅想,仙女也不过如此。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1)

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的第一印象非常差,觉得他是个傲慢、缺乏绅士精神的人,正是这种偏见的存在,导致两人的爱情之路万分艰难。这就是第一印象不良的反面例子。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2)

人都是复杂的,用一次见面来评价一个人并不客观,但是作为情感动物,我们很容易被第一印象所左右,形成一个刻板印象,而决定以后的行为。

蔡格尼克效应:初恋为什么让人念念不忘

这个效应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提出来的,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32位被测试者被要求做20件指定工作,其中半数工作在未加任何干扰状态下,允许被测试者自行完成,另外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被测试者不予完成。结果发现,被测试者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工作的回忆。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3)

初恋是爱情的第一步,常常与朦胧、暧昧、美好等词相连,人人都希望能与对方长久地在一起,但是大部分的初恋都无疾而终。这种“未完成”的初恋,因为未能完成,反而让人念念不忘,就如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所写,她们成了白月光与朱砂痣,永远铭刻在心头,并在回忆中剔除了不好的成分,变得越来越美好。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4)

吊桥效应:亲爱的,心动的不一定是爱情

我们常常用“心动”来形容爱情来临时的感受,但能让人心动的不一定是爱情,很有可能是吊桥效应在捣鬼。

吊桥效应,顾名思义,当走过一条横跨在半空中的吊桥时,因为害怕,人的心跳会不由自主地加快,如果这时候恰巧出现了另一个人,尤其是异性的话,他会错误地认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会产生生理反应,进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5)

影视剧或是小说中,常会出现在逃难途中,男女主角爱情滋生的情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危险、刺激的情境中,比如飙车、枪战、跳伞等中,因为紧张,双方肾上腺飙升,心跳加快,口干舌燥,在荷尔蒙的作用下,双方误以为他们遇见了爱情。

黑暗效应:爱情更容易在黑夜中滋生?

人人都需要安全感,尤其是一对陌生的男女。如果他们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由于看不清彼此的表情,戒备心就会减低,进而产生安全感,双方之间产生亲近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称之为“黑暗效应”。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6)

在明亮的光线下,一切都无所遁形,人们不得不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将自己伪装起来,但是黑夜就不一样了,昏暗的光线成了保护膜,人们的感知度降低,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距带来的压迫感减少,人们能够展示自己更真实的一面,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更加愉快地进行交谈。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7)

在经典影片《时空恋旅人》中,男女主角相遇在一家黑暗的盲人餐厅,他们无法看清对方的容貌、衣着,只能通过聊天来认识对方。他们相谈甚欢,快速拉近了距离,摸到了爱情的开关。

晕轮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

晕轮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或月光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学现象。而晕轮效应就是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这就好像我们俗语所说的一叶障目,由于对方的某一点太过突出,而产生了强大的光环,把其他方面都给掩盖了。它也常常与刻板印象、首因效应、以貌取人等现象相联系。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8)

这种晕轮效应在粉丝圈表现得最为明显,偶像是遥远的,为了拥有存在感,他们会被包装出一个个不同的人设,所谓人设只不过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记忆点,而这记忆点会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成为光环,让粉丝们如痴如醉。当他们由于业务能力被群嘲时,粉丝们却视而不见,路人们也很迷茫:他们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粉丝呢?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9)

我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晕轮效应在爱情中的表现。比如前几天发生的杨奇函被骗事件,卡卡作为北师大的毕业生不知道辛弃疾、文天祥是多么让人怀疑的事情,但是沉迷于其中的杨奇函却觉得这是一种可爱的表现。

罗密欧朱丽叶效应:虐恋的秘密

毫无疑问,这个名字取自莎翁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对有情人由于家族之间无法化解的世仇,爱情受到极力阻止。这种阻止并没有让爱情消失,反而成为加固爱情的催化剂,他们甚至走上了自杀殉情的道路。心理学家将这种由于外力阻挠,爱情反而加深的现象称之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10)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父母阻挠儿女恋情的事情,本来并不坚定的恋爱反而会在这种阻挠中变得更强烈,更坚定。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一是因为人们都希望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外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出决定,并强加于自己时,就会产生抗拒心理:排斥被迫选择的事物,更加喜欢被迫放弃的事物;另一方面是因为越是难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高,价值越大,越具有吸引力,能够轻易得到或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反而会被忽视。

爱情的心理效应(爱情中的心理学效应)(11)

在影视剧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剧情:家族反对,世仇阻隔,后面还有十全十美的男二在尽心尽力地追着,但女主就是与霸道男主越虐感情越深。所谓虐恋,本质上就是罗密欧朱丽叶效应的应用,如果所有人都举双手赞同,他们很可能短暂地相爱一阵,但是在反对声中,反而要捍卫它。

如此看来,心理学效应好像在解构爱情。但爱情使人盲目,所以还是忘记这些效应,不要想那么多,当爱情来临时迅速抓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