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28句经典句子(论语经典名句详解)

三月不知肉味 名句的诞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第28句经典句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论语第28句经典句子(论语经典名句详解)

论语第28句经典句子

三月不知肉味

名句的诞生

子在齐闻韶1,三月2不知肉味。曰:“不图3为乐之至于斯4也。”

——述而·十三

完全读懂名句

1.韶:舜乐名。2.三月:好几个月,“三”是虚数。3.不图:想不到。4.斯:代名词。指上文“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好几个月来,连吃肉都不知道滋味,他说:“没想到韶乐居然到了这么感动人的程度。”

名句的故事

有一次,孔丘当起乐评人,比较“韶乐”和“武乐”的优劣,他褒奖“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此为“尽善尽美”成语的由来。)微词“‘武乐’虽尽美矣,未尽善也”。因为舜受尧之让得天下,所以“舜乐”无杀伐之气;而武王因伐纣得天下,故“武乐”有杀伐霸气。

和“三月不知肉味”同样叫座的另一名言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春秋时期,韩国有一位女歌手韩娥,靠流浪卖艺为生。一天,她来到齐国旅店求宿,店里有人瞧不起她,便出言嘲讽侮辱。韩娥受了委屈,悲从中来,不由得用歌声哀哀唱出“酒后的心声”。当地人听后,也悲哀不已,垂泪不止。

韩娥走后三日,人们还沉浸在悲哀之中,茶饭不思。大伙只好派人追回韩娥谢罪。她回来后,改唱“快乐颂”,众人听后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扫先前的悲哀之情。韩娥的歌声情景交融,深深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三天不去,这正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典故的由来。

历久弥新说名句

后人称为“老残”的清末文人刘鹗,他在《明湖居听书》一文中曾对音乐有深入的赞叹与描写,文中梦湘先生就“三日”和“三月”二词进行了一番比较,他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而他这话一出,旁边的马屁精一听,连忙灌迷汤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三月”是圣人对圣乐的体会,“三日”只是凡人对歌女歌声的体会,前者当然比较深刻。相同的是,两者都在赞叹优美的音乐沁人心脾,而且是绝对不同于商纣王“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的“亡国之音”。

由于古代未发明录音设备,音乐无法保存下来,我们无从一饱原汁“耳”福。“韶乐”虽早已不传,但经过孔子的高度推崇,遂让“韶乐”在音乐史上有无比崇高的地位,由“韶乐”产生的“三月不知肉味”,就和韩娥小姐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并列“音乐感人至深”的夸张专用语。

语言演变,现在“三月不知肉味”已非专门用来形容“音乐感人”了,它有新的用途,像沉迷“武侠小说”、狂恋“网咖”的人,也常自诩“三月不知肉味”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