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打假假玉石(假作真时真亦假)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玉石在中国历史上被赋予了深厚的韵味。玉的温润气度及传承性,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然而,玉石的真假、价格、来源信息等等早已成为了横亘在消费者和美玉之间一座座大山。
像“XX女士在XX景区以万元购得白玉手镯,鉴定只值百元!”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为了成功避开假玉,不少购买者可谓是学霸附体,博览群书,游历于各大论坛,虚心求学,被逼成一位玉石鉴定专家。但事实上,真正的行家哪里是一天两天练就的,有人鉴定辨真,也有人费心钻研造假,这里面的暴利争夺早使得行业里一篇混乱。行业走向良性发展成为我们每一位爱玉人心中的期盼。
“乱象一:何姓何名”
自从“和田玉”的概念华丽转身以来,凡是透闪石含量达到一定程度的软玉,就可以叫和田玉。因此俄罗斯、青海和韩国出产的软玉也都可以鉴定成为和田玉。许多人对和田玉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就使得市场上出现许多鱼目混珠的现象。
市场上的韩料
黄口料
“乱象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技术进步固然好,但是造假技术也进步的时候,就真的令人苦不堪言了。
作假籽料
如今3D印毛孔,滚筒磨料,激光染色应有尽有,方法也是日新月异,各种染色方法让不少人栽了跟头。
滚料造假
“乱象三:张冠李戴”
俗话说“千种翡翠万种玉”,虽然每一块玉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但是总有那么些玉石明明相差千里,却因为颜色相像而被商家用来顶替,蒙骗消费者。
石英岩玉手镯
卡瓦石
“乱象四:无价”
“黄金有价玉无价”,这样的俗语好像为玉石行业里时常出现的高价开了免死符。在一些商场或者景点,百元商品都能卖出上千上万的高价,即使新闻爆出也大多是引起行业市场的一阵唏嘘,而没有想办法去解决。
石之美者为玉,美好的事物应该被更多人珍藏。赋予它的应当是纯真快乐而非虚伪暴利,我们在为之努力,也期望通过一些行动真正的能够让这个行也变得更好,更加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