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清水河到底在哪儿(北京这条清水绿岸)

拒马河有水了!小时候的拒马河又回来了!遍布着小鱼小虾和各种不知名水鸟的拒马河复活了!今年,这是居住在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和大石窝镇的诸多村民有目共睹的一件喜事、幸事。然而,在笔者回乡实地探访这条“母亲河”时,确实看到了鱼翔浅底的美景,但也看到了大煞风景的另一面:新建设好的河岸绿化带上垃圾遍布,在逗留河岸的几个小时之内,没有看到有人来打扫清洁,几次回乡探亲,垃圾围岸却有增多趋势,让人痛心。

北京的清水河到底在哪儿(北京这条清水绿岸)(1)

左二图为拒马河张坊段两岸的垃圾,摄于2018年8月;右图为拒马河因采石挖沙形成的大坑,摄于2008年

拒马河,这是一个河北省涞源县和北京市房山区的居民耳熟能详的河流的名字。它发源于河北省境内,途经北京市房山区,是河北省内惟一一条常年不断的河流,也是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出入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等级,极具保护价值。

拒马河/靠山坡/弯弯曲曲绕村过/河水两岸垂杨柳/坡上果树棵连棵/一群鸭/一帮鹅/荷花出水一朵朵……

这是一首创作于50年代的歌谣,呈现了当时拒马河美丽的自然景观。然而,伴随着笔者记忆的拒马河,却遭遇了严重的发展中的破坏问题。记不清从何时起,垃圾倾倒、挖沙采石等一系列对水体和河道的破坏行为开始了,严重的时候,不管白天黑夜,一辆辆的挖沙采石重型货车在河道上穿梭如蚁。而时任职能部门管理的缺失和当地基层政府的不作为,导致这场灭河之灾愈演愈烈,一度造成拒马河被垃圾填河、河道挖空、水体断流,曾经的青山绿水不再,周边村民叫苦不迭。

然而,近几年来,拒马河变得安静了,曾经采石挖沙的货车不见了,没人再往河里倒垃圾了,替代而来的是一辆辆工程车和一支支建设队伍,河道的垃圾被清理了,河堤两岸加固并开始绿化,沿河公路开始修建……一直到今天拒马河的满血复活,这一切,和一个重大制度创新的“落地生根”有关。2016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在2018年底全面建立河长制。2017年新年前夕,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欣慰地告诉每个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

新时代,新起点,新希望。如今的拒马河有多重要?看看下面这两份重量级的文件就知道了。

2017年9月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拒马河的字眼出现了三次。规划提出,要“构建’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五河之一就是拒马河。规划还详细指出,要以五河为主线,形成河湖水系绿色生态走廊。逐步改善河湖水质,保障生态基流,提升河流防洪排涝能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加强滨水地区生态化治理,营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推进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河等跨界河流的综合治理。

2018年4月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保障。构建衔接'太行山脉-渤海湾‘和’京南生态绿楔-拒马河-白洋淀'生态廊道,形成连山通海、南北交融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掷地有声地强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在可持续性,如果只是一阵风一样的治理行动,运动式的执法检查,增绿却不护绿,只建设不管理,何来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美丽的拒马河复活了,但这条病了十几年的河,还需要今人更多悉心照料。复原拒马河及建设两岸景观,本是一件好事,但好事还需办好、办细、办实,否则,就难免流于形式主义。从宏观管理上来说,作为“一把手”的河长应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履行巡河、管河、护河、治河职责,从微观管理上来说,沿岸多投放几个垃圾箱,尽快建立环卫队伍,设置一些温馨提示或警示标志,增设监控摄头等等。历史上,我们欠这条河的账太多了。“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催人警醒的话语,足以让这条河流的管理者、建设者、受益者们深思、铭记!

美丽乡村,不仅要打造,更要留住。好在,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的部署下,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今天的拒马河,已经还给了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然而,要留住眼前的这幅美景,要给子孙后代留住这片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发力,更需要沿岸乡村居民和旅游者携起手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共同呵护这条房山人的“母亲河”。(央视网评论员 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