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陈平阴险毒辣(西汉谋臣陈平善用离间计)

汉高祖刘邦本是不事家业的一个市井泼皮,手下的一些功臣名将也皆是屠狗卖布的贩夫走卒之流。其中,重要谋臣之一的陈平也是如此。

西汉陈平阴险毒辣(西汉谋臣陈平善用离间计)(1)

陈平

饱读诗书,少怀大志

陈平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但是兄弟俩感情非常好,哥哥陈伯一力承担了家中的里里外外,全力支持弟弟陈平读书求学。

作为农家子,陈平打着“游学”的旗号四处交友闲逛的这种行为自然不得旁人看好,甚至自家嫂子也恼恨地说:“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陈伯听到这些话,赶走了他的妻子并休弃了她。可见陈伯对弟弟陈平有多宠爱。

虽然旁人都觉得陈平游手好闲、品行不端,但是陈伯却对这个喜欢读书的弟弟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陈平将来必有大成,所以甘愿承担家庭重担,不去阻拦陈平的交游。

虽然陈平长相英俊,又满腹经纶,但是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身上也没有一官半职,因而也被一般人所轻视。以至于等他长到成婚的年龄时,没人愿意嫁给他,“富者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

当地有一个叫张负的富豪,他的孙女嫁人五次,丈夫都死了,所以没有人再敢娶她。而穷困潦倒的陈平却被这个富豪所看重。

陈平家确实很穷,负郭穷巷、弊席为门,但门外多有车辙印,可见有不少饱学之士与之结交。于是,张负更加觉得陈平的不俗,于是决定把孙女嫁给他。而陈平也不在乎这个女子的“克夫”恶名。

而娶妻之后的陈平也因此资财日益宽裕,交游的圈子更广,认识的朋友也更多了。

这一年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宰,为乡亲们分肉。陈平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让大家都很满意。陈平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将来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一定能像分肉一样分得允当,尽心称职。”

后来,因为不能忍受暴秦的虐待,在公元前 209 年,即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率先在大泽乡起义。

陈平觉得机会来了。他先后在魏王和项羽这里谋得一份职位,但都没干多久就离开了。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并非明主,比如都有着薄恩寡义、猜忌善疑的毛病,陈平在他们那里并无用武之地。

再后来,经故友魏无知的引见,陈平拜到了刘邦麾下。两人相谈甚欢,陈平寸功未立,就被委以重任。为报知遇之恩,陈平此后一直效忠刘邦,而且屡出奇计,为汉王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西汉陈平阴险毒辣(西汉谋臣陈平善用离间计)(2)

刘邦

常出奇计,定国安邦

在刘邦身边,除了张良作为主要谋臣外,其次当推陈平。他与张良同为刘邦的肱骨之臣,以献奇谋良策而著名于世,而其中以离间计最为出名

公元前 204 年,楚汉相争进入关键时期。刘邦被项羽困于荥阳长达一年之久,始终不能摆脱。这时,陈平客观地分析两军短长,为刘邦出谋划策。

陈平对刘邦分析,项王为人猜忌多疑,容易听信谗言,不如运用反间计瓦解其内部势力。只要利用金钱离间楚国君臣,让他们互生怀疑之心,然后再举兵攻之,必定能够打败项羽。

刘邦认为此计甚好,便拿出四万金交给陈平,全权放手陈平使用,并不过问支出情况。

陈平的离间计起效很快,楚营中开始流传出一些传闻:钟离昧、范增等劳苦功高却未能裂地封王,因此心生不满,想与汉王联合起来,一起灭掉项羽,瓜分楚王的土地。

项羽果然猜疑起来,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但为了慎重起见,他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虚实。

这时,陈平让汉王先以丰盛的酒宴款待楚使,等见到楚王的使者,又让汉王佯装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竟是楚王的使者!”很快撤下酒宴,端上粗茶淡饭。这种做法让楚使不忿,更让项羽生气。

项羽很快疏远了钟离昧、范增等人,剥夺了他们的兵权。范增大怒,向项羽请辞,告老还乡,病死途中。项羽身边自此失掉了一位得力的谋士。

西汉陈平阴险毒辣(西汉谋臣陈平善用离间计)(3)

陈平的离间计并不复杂,甚至简单得让人一眼看到底,项羽却中了计,归根结底不过是人性的贪婪和易变而已。

当项羽加紧攻打荥阳时,陈平再献东击西、瞒天过海之法,帮助刘邦成功突围。陈平让将军纪信乘着夜色伪装成刘邦诈降于荥阳东门,再出二千女子于荥阳东门迷惑楚军。而刘邦等人趁机从西门出城,得以成功脱逃。

陈平很机警,深谙君臣之道。公元前 203 年 10 月,韩信占据齐地后,自以为功高,派遣使者要求刘邦封他为齐假王。汉王大怒,斥骂韩信。陈平和张良暗暗地踩了汉王一脚,汉王这才忽然领悟,立即改变了态度,隆重接待韩信的使者,并派张子房立即封韩信为齐王。

公元前 202 年,刘邦登基为帝,史称汉高祖。不久,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向诸将征询对策,众将纷纷表示发兵去灭了韩信;而陈平却一点一滴地分析当前局势,韩信兵强马壮,又善用兵,不可鲁莽行事。

刘邦最后还是采纳了陈平所献计谋,装作出游云梦泽,乘着韩信出来迎接的时候,把韩信抓了起来。正因为通过陈平的这一“以逸待劳”的计谋,刘邦才兵不血刃地俘虏了韩信,消除了分裂和割据的祸根。

在秦末汉初之际,中原烽烟四起,塞外匈奴趁机崛起。等刘邦安定天下后,长城北面的匈奴乘机南下,在汉人地界大肆掠夺财物,侵占领土。

公元前 200 年冬,刘邦统率军队御驾亲征,不想因轻敌冒进中了匈奴诱兵之计,被困于平城白登山。当时,寒冬凛冽,天降大雪,将士们挨饿受冻,不堪其苦。这时候,又是陈平献计,帮助刘邦脱离了险境。

陈平得知冒顿对新得到的王后阏氏非常宠爱,于是就想从阏氏身上打主意。据说,陈平向阏氏献上大量的金银珠宝,又献上一副美人图,接着巧妙地从后宫妃嫔争宠的心理成功劝服阏氏,让她向冒顿求情。

阏氏对冒顿说:“汉、匈两家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现在汉朝皇帝被困在白登山,汉人不会就此罢休,他们一定会拼命前来相救。况且,就算你打败了汉人,夺取了他们的城池,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我们就危险了。”

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就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就这样,陈平通过巧妙的行间,使得刘邦成功地逃出匈奴的包围。

西汉陈平阴险毒辣(西汉谋臣陈平善用离间计)(4)

城府深沉,善始善终

公元前 194 年,刘邦死。临终时吕后询问后事:“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如果死了,谁能担国家重任?”

刘邦先后回答了曹参和王陵,又补充说王陵性子耿直,陈平可以辅助他,陈平智谋有余,但难以独当重任。可见刘邦这位杰出的皇帝,对自己深为器重的陈平的评价是有分寸、有保留的,但没想到陈平后来却成为匡扶刘氏天下的关键人物。

在刘邦临死时,曾命令陈平和周勃杀掉樊哙。陈平和周勃分析情况认为,樊哙与吕后沾亲带故,杀不得,不如绑了樊哙交到皇帝手中,让皇上自己处决他。事情还没完成,刘邦就驾崩了。陈平唯恐谗言加身,不仅在吕后面前痛哭流涕,而且坚决请求留宿宫中,担任警卫。

陈平这一番表现可谓可圈可点,不仅让吕后对他减轻了戒心,保全了自身,还被任命为郎中令,辅佐教导孝惠皇帝。

陈平城府深沉,十分懂得保存实力、韬光养晦。惠帝年幼,吕后擅权,陈平对此视而不见,全力辅导惠帝。陈平的这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忠臣姿态,不仅得到惠帝的信任,而且也博得了吕后的欢心。后来,他更是以一副纵情酒色、不问政事的姿态,消除了吕后对他的戒心。

惠帝死后,吕后想立诸吕为王,在试探诸位大臣时,王陵坚决反对,而陈平、周勃二人却表示可以。耿直的王陵曾怒责赞同封吕姓王的陈平等,而陈平周勃从容解释道:“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这一表态,表现出陈平政治上的成熟,他知道逞一时之气毫无用处,激烈对抗会引发混乱,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他的忍让韬晦策略也起到了维持各派政治力量间暂时平衡的作用。

果然,在吕后死后,陈平认为时机已成熟,他联合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反吕势力,诛诸吕,立文帝,安定了刘氏天下。

西汉陈平阴险毒辣(西汉谋臣陈平善用离间计)(5)

文帝初即位,陈平懂得避其锋芒,将功劳推给了周勃,自己位居其下。右丞相周勃从政多年,文帝以政事发问,周勃回答不出,而陈平对答如流。

在陈平看来,宰相作为皇帝手下统率文武百官的最高行政长官,职责在于负责监督考察大臣、镇抚诸侯、亲附百姓等重大事务,而不是事必躬亲,直接管理钱谷收入、司法决狱等具体事务。因为这些具体事务,可由主管其事的廷尉、治粟内史等专门的官员负责。

明确职责、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思想,是陈平才能超众的表现,作为丞相,确实够格。

最后,陈平安享晚年,溘然长逝,成为西汉王朝为数不多的、能够善始善终功臣之一。善哉。

总之,陈平生当秦末乱世,几经周折,择明主而事,以超凡的智谋佐刘邦定天下,为刘邦建汉立下汗马功劳。

天下已定,在朝廷之上,他审时度势、韬光养晦,铲除吕氏外戚,维护了刘氏王朝的统一;于文帝时期明职掌,称贤相,为文景之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历史中,陈平永远占据了一席之地。

西汉陈平阴险毒辣(西汉谋臣陈平善用离间计)(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