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安欣说我能和他耗着是第几集(安欣威胁赵立冬)
安欣和赵立冬的对手戏,是第11集的华彩篇章。
说它好,一则是演员表演好,二则它是剧情塑造人物,人物推动剧情的典范。
先说表演这一块。
赵立冬向孟局开门见山,要看看安欣。
安欣的垂头动作暴露他的不满,他知道赵立冬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这个低头动作也暴露了安欣确实不会来事儿。
喜形于色,是职场大忌。
有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安欣的臭脸,只会加重赵立冬(后文称为赵)对他的敌意。
赵ƒ知道安欣的不满,依旧谈笑风生,可见他的心理素质吊打安欣。
他还用个谐音梗表扬安欣,“我们京海有你这样的干警,我们就非常安心了。”
大家看看安欣的表情,把脸瞥向一边。
不屑,非常不屑。
孟局一脸严肃地望着安欣,他对安欣的态度是不满意的。
再怎么说赵立冬是京海的政法委书记,位高权重,我一个局长,都要对他笑脸相迎,你一个基层刑警,却不懂得给领导面子?!
赵的场面话说完,记者拍好了素材,于是准备撤。
安欣却在赵上车前,放了个大招。
他高声告诉赵,“徐江,我会让他交代全部的犯罪事实,牵扯其中的人,一个也跑不掉。请领导放心。”
想必你也能听懂安欣在威胁赵了——我不会放过你。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有个牛叉的概念——高语境文化。意思是在沟通过程中,语言本身不太负责信息传播,而更依赖于传播环境和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霍尔认为,中国就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国家。
想要在中国生活,不仅要听懂人话,更要破解潜台词——很多人认为这是垃圾文化 。问题是,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很难阻止其他人用高语境文化。既然不可避免,懂得破译潜台词,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这是很多人的生存困境,可以瞧不起高语境文化,但很难避免它。
安欣明显是个高语境文化的高手,第11集,他暗示高启强自首就是证明。
可悲的是,即便高语境文化很委婉,安欣利用它威胁赵,并非明智之举。
因为大多数中国人擅长高语境文化的破译,安欣的同事明显听懂了他的话,赵这种高端玩家,自然也听得懂。
郑重强调,并非人人都有破译高语境文化的能力,这种人有个共同的称呼老实人。
大家可以观察电视台摄影师的举动,在安欣放狠话时,他赶紧回头。在赵发言时 ,他的摄影机转向赵了(女记者是会来事儿的人)。
我的理解是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非常明白自己的任务,安欣不是这次拍摄任务的主角,赵才是。
换而言之,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对安欣的弦外之音,不感兴趣。
安欣的话,赵听明白了,安欣的同事也明白了。
于是在赵离开后,安欣的同事一脸愁容,一个基层刑警和大领导正面刚,他们未来的日子,不好过。
安欣师父是真关心安欣,于是脸色凝重。
安欣说狠话时,下巴抽动,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愤怒。
面对高段位的赵,他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绪。
当众说骚话是他的真心话,但也能看出安欣确实被愤怒控制了。
维托·科里昂说过,“亲近你的朋友,更要亲近你的敌人”,他的意思是,懂得亲近敌人,才能更好地对付敌人。
安欣威胁赵,可见他的道行尚浅,只会输出情绪,不懂低调做事。
此外这段戏拍得好,因为它不仅仅依靠台词叙事。用文字传递信息,是文学的长向,用视听叙事,才是影视剧的基本素养。
安欣的同事没有说一句话,然而我们知道他们对安欣不满。
再说人物推动剧情这一块。
安欣对赵说的话,非常符合安欣的性格。
安欣的宝贵是他不被体制驯化,一身少年意气。
少年意气的特征之一是相信自己不被世界改变,还要改变世界。因此,安欣的形象是胸有一腔热血,不按规则办事,彰显个人英雄主义。
然而,他就是体制中人,这就注定他会被体制束缚。
赵能用督查行动拿捏安欣,不是他很强大,而是他手中的权力强大。
安欣要办赵没问题,问题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在赵面前的表现太高调了。
说话太骚,背后挨刀。安欣威胁赵,他也给自己增加办事的难度。
他的口嗨,就是犯蠢。
我上学时总有个疑惑,为何中国人强调中庸之道啊?
做人张扬肆意一点,不好吗?
我无法给出定论,但我知道,至少在职场上,张扬肆意的人,更容易挨锤。
职场是官场的变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你让领导不爽,领导肯定会给你穿小鞋。
毕竟,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安欣暗示赵,“老子要追求公道,抓徐江,让徐江把你供出来,让你恶有恶报。”
如果你是赵,你会不会搞安欣?
赵不是安欣的直属领导 ,但他可以利用权力,给市·公·安·局添堵,给安欣穿小鞋。
事实证明,赵确实用督查行动,给安欣穿了小鞋。同事们的奖金被停发,这一招够阴险,它成功孤立了安欣。
在安欣见赵之前,李响就说动徐江的靠山,不可能。
李响的名字耐人寻味,音似理想。他已经被生活锤了,身上早就没有安欣保持的少年意气。
工作经历让他明白自己不是能改变世界的盖世英雄,李响积极适应社会规则。于是,他特别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领导器重。
安欣和李响不一样, 他的叔叔在局里位高权重,并且给安欣非常高的容错率。他想要证明自己,发扬个人英雄主义,必须要撇清安局和孟局,才能让别人尊重他。
然而,他的个人英雄主义,爱出风头,也成为赵拿捏他的借口。
体制要求的规矩和个人的英雄主义的矛盾,在安欣身上表现得明明白白。
我年少时喜欢看英雄故事,主角都是干啥啥成的少年奇才。成年后 ,我才明白,这样的少年奇才,更像是童话故事。
少年确实有奇才,但是,并非少年奇才很难改变世界,安欣的经历,才是现实生活。
如果让我评价《狂飙》的名场面,我觉得安欣和赵的会面是最好的情节之一。
有了这段戏,我们也能明白安欣为何从精神小伙变得暮气沉沉了。
《狂飙》第一集,徐忠见安欣,希望他能以诚相待,安欣却不敢这样做。
当年那个敢于和赵正面刚的精神小伙,明白了高调做事会让自己更被动,于是他和人交流时,会衡量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王小波说过一段伤心话,我一直念念不忘。
“生活本身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这二十年来,安欣就是个被受锤的少年英雄。
他没有改变世界,逐渐让世界改变了自己。
暮气沉沉的安欣,也像一头受了锤的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