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聋哑人开口说话(聋哑夫妻闹离婚)

2022年1月11日上午

在奉贤区青村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婚姻家庭调解室内

正举行着一场特殊的调解

一对聋哑夫妻最终签订了离婚调解协议

并都用手语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和感谢!

夫妻吵架聋哑人开口说话(聋哑夫妻闹离婚)(1)

小张是一名聋哑人,10年前娶了同样为聋哑人的小刘为妻,婚后育有一女,健康乖巧可爱,小家庭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小张感到小刘越来越木讷,后来又发现小刘不但是聋哑一级残疾,而且还是精神一级残疾,小张心情更为忧愁,夫妻间关系跌至冰点。之后小张还是选择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但小张虽然接连二次向法院起诉离婚,均因小刘母亲坚决不同意离婚而无结果。

在小张第三次向法院起诉离婚时,承办法官认定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也已超过两年,符合判决离婚的条件。但小刘母亲的一句“法官,你判离婚我就让她死在这里”的过激言语,让承办法官深深感慨到,一份硬邦邦判决书是解不开这个家庭的症结,怎么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依托社区法官工作室,发挥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联动机制一定能有效解决这个纠纷,承办法官想到了这关键一招。于是,在承办法官的主动联系下,青村司法所人民调解员积极配合,全力以赴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

通过对案情的具体了解后,司法所调解员清晰认识到该纠纷的复杂性,对于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员原则上是调和不调离的,对于实在无法挽回的婚姻,也要全力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更何况是残疾人员。

2021年12月28日,在调解员的召集下,组织镇残联、妇联等工作人员与承办法官一起召开案情分析研判会,各部门对所掌握的情况进行交流,对调解情形进行预判,并制定调解方案。

夫妻吵架聋哑人开口说话(聋哑夫妻闹离婚)(2)

2022年1月11日上午,由承办法官负责联系双方当事人至青村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调解室进行调解,由司法所调解员负责联系镇残联、妇联、手语老师一并参加调解。

调解中,小张以夫妻感情不和分居多年,以及小刘家隐瞒病情为由坚持要离婚,同时要求女儿由其抚养;而小刘母亲先是坚决不同意离婚,随后又提出,小张家将来会动迁,如离婚就要小张拿出35万元补偿金,作为小刘的青春损失费,并由她们抚养小孩。

针对小刘母亲提出的高额补偿金和小孩抚养问题,小张通过手语委屈地辩解道,自结婚以来,小刘每月2000多元的重残补助金一直由其母亲保管,未曾使用过,吃用开销都靠他和父母的,日子过得很紧,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他宁愿放弃自己的残疾补助金,也要早出晚归去闵行区打工,但每月也只有5000多元,也不够家庭开支的,还要父母补贴,夫妻双方没有什么共同财产,所谓什么动迁更是无稽之谈,但考虑到小刘的实际状况,愿意拿出4万元作为今后对小刘生活的资助。对于小孩的抚养问题上则坚决不让步,强调女儿从小由他带大,学习上也一直由他在辅导,如随小刘生活,她是无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上尽到责任的。

经过小张的叹苦,以及法官、调解员等的几番劝说后,小刘母亲也从开始的补偿35万元到降至25万元,最后降至15万元后,坚决不再退步,说道如小张方再不同意,就不用调解并几度起身欲离开调解现场。

夫妻吵架聋哑人开口说话(聋哑夫妻闹离婚)(3)

面对调解僵局,调解员及时调整调解思路,分头做双方工作。

针对小张方,调解员首先表示从小孩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是支持小孩随小张生活的,但小刘毕竟与小张共同生活多年,还生育了一个健康乖巧的女儿,正所谓“一夜夫妻百夜恩”,对小刘多资助点生活费用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作为小张可以开始新的生活,而小刘目前的状况要开启新的生活是很难的。

调解员一席肺腑之言通过手语老师的翻译,使得小张连连点头,表示愿意资助小刘10万元,但现在只能拿出4万元,其余6万元,每月支付1000元,分5年付清;小孩跟随其生活后,所有抚养费用均由其承担,不用小刘承担小孩的抚养费。

在小张有了较好的表态后,调解员又做小刘母亲的工作,首先针对其扬言让小刘死在法院的过激言行进行教育,指出作为监护人,如果教唆被监护人做出违法行为,监护人将承担法律责任;其次婉转指出,小张家现在的家庭经济状况应该了解的,小夫妻之间又没有什么共同财产,更没有什么所谓的动迁,现在小张愿意资助10万元,已经尽到最大努力了,希望能实事求是将心比心地去考虑;最后善意地提醒,现在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小孩才是最大的财富,给小孩提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是最为需要的,更何况法官在征询时,10岁大的小女孩提出要跟随父亲生活。

调解员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有理有节有力的劝说引导,让小刘母亲为此有所感触,不再坚持小孩的抚养权并同意小张方10万元的资助金额,于是发生了开头的一幕。一起棘手的聋哑残疾夫妻离婚案件最终通过庭所联动调解成功,有效避免了判决后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调解员心声

这起特殊又复杂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案件,最终以最好的方式得到妥善解决,给我们的体会:

01前期准备充分,部门联动有力

针对双方当事人都是聋哑人的特殊情况,及时联系残联、妇联共同参与调解,对于全面掌握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和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02注重调解效果,情感交流有力

为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更好的情感交流,反映出真实想法,司法所通过镇残联联系到曾在学校教学过双方的手语老师,调解现场变成老师和学生真切的心灵交流,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03情理法并举,说服教育有力

该纠纷之所以复杂棘手,根因还在于女方小刘母亲,小刘母亲工作做通了,纠纷也就迎刃而解。为此,调解员在维护好小刘及小女孩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着重对小刘母亲宣传《民法典》中关于监护人、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知识,使其对法律有所敬畏,从而纠正自身过激言行,最终接受了调解员调解方案。

情理法并举

庭所联动解纠纷

调解千家事

温暖万民心

(奉贤区司法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