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老婆陈璧君最后的岁月(民国福州才女方君瑛与年轻时代汪精卫的生死婚外恋)

汪精卫1883年生于广东省番禺县,曾经站在推翻封建王朝斗争的最前列,同盟会成立后,其机关刊物《民报》正式创刊,汪精卫即在《民报》创刊号上发表了革命的檄文《民族的国家》,向保皇派发起了进军。并在一次刺杀摄政王载沣时被捕,写下千古名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还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但非常可惜的是在与蒋介石争权夺利失败后,晚节不保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大汉奸。

方君瑛,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方声洞妹妹,福州人。1905年汪精卫为革命工作来到香港找知交方声洞,由此认识了方君瑛,君瑛豆蔻年华、明艳昭人,纯真大方,而汪则玉树临风、才华横溢,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意。接触一段后,汪说“有这样的好妹妹,就是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也忘不了.”临别时,君瑛赠诗云“相聚又相别,明朝各一方。为君歌易水,声意两同长。”回京后汪精卫和陈壁君一起参加了暗杀摄政王的冒险行动。陈壁君对汪早有意思,多次对汪表达爱意,这次行刺前又再次向汪表明了心意,汪精卫见她对自己如此深情厚谊又同生共死,在冒险前不能没有表示,于是两人毅然订婚。刺杀失败汪被捕,陈则逃避东京。

不久, 陈壁君冒险返京几经设法营救汪精卫,要汪“忍死须臾以等美好将来”,汪见后极感动,血书“信到平安.”。清肃王念汪精卫才气,动了怜才之心不同意立斩。经革命党多方营救,汪终获释。一番生死离别并喜得重逢,汪陈两人遂于1911年5月正式结婚。此时正值民国初成,

此后,汪陈决定激流勇退,与刚失去哥哥的方君瑛、方嫂曾醒等几人去法国留学。方居住在巴黎一处面对大海、北倚山云的小村庄,汪夫妇则经常去相聚,或游泳或垂钓,往往新月已上才尽兴而后归。汪精卫和方君瑛也不乏单独相处的机会,他们坦诚地互诉衷情,决意相知相爱到永远。1913年汪的儿子出生,汪精卫为其取名文婴,婴,瑛也。

回国后,汪精卫在广州创办了执信中学,日常事务由陈壁君负责,并请已回国的方君瑛执教。不久,陈赴美筹款,汪为了多与方相处,特意搬到学校居住,常常与方相聚,他告诉方,他与陈壁君的婚姻已没有爱情,汪热情似火,情话绵绵,使方不能自持地与汪出双入对,到处游玩,无形中引起了人们的说词,也难避陈的耳目,于是当陈从美国回来后,一场风暴降临了。

陈壁君一回来就责问汪如何处理与方关系,如何处理她和子女关系,接着要他去见孙中山先生。随后又跑到学校找方,对方君瑛冷嘲热讽、百般羞辱。并当着汪的面撒野哭闹,逼方离开学校,方君瑛万分悲痛,急得昏了过去。当夜,方思前想后,愁肠百结,为了顾全汪精卫家庭,也为了自己清白和尊严,她决心以死明志,在留下三封遗书后,方于深夜自绝仙去。汪精卫痛不欲生,此后,他虽为工作日夜奔忙却仍然怀念方君瑛,对于陈壁君,汪除了偶而回家探望儿女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两人心灵上的裂痕已无法愈合了。

以后,特别是在汪堕落汉奸后,心情沉重,时常想起方君瑛,于是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位各方面都和方很相像的女孩,名叫施旦,后来施成了汪秘书,最后两人终成为情人直到汪暴死日本。


汪精卫老婆陈璧君最后的岁月(民国福州才女方君瑛与年轻时代汪精卫的生死婚外恋)(1)

方声洞故居在福州九彩巷

(方声洞(1886-1911),字子明,老家在福州鼓楼区九彩园,系为国捐躯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福州“十杰”中第二位代表人物。1905年与兄方声涛、妹方君瑛、嫂曾醒和郑萌相继加入同盟会,并继林文之后推为福建支队长,曾任中国留学生总代表、福建同乡会议事部长等职。1991年春,为广州起义密送军火,写下《别父书》,同黄兴攻打督署时中弹牺牲。一家6人加盟入会,全国罕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