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正常化是哪一年(连大东亚共荣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廖可】

第一次听朋友提及“精神日本人”这个词的时候,我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同时,我也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也很少有听说过这个词。一位在日本读博的前辈听我问起这个词后在网上搜索了半天,才明白其含义。“这个应该是你们年轻人发明的词吧,我们这种年纪(30多岁)的人身边没有这种说法。”他说。

说起来确实,近年随着日本文化在中国影响的加深,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了哈日一族,而与之相伴随的是网上骂战的增多。在知乎、天涯或是其他一些网站上有关日本的帖子中,评论里大多都能看到网友之间的骂战。骂战的人大多分为两派,一派抵制日本,一派赞美日本。那些赞美日本的,往往就被对方称作“精神日本人”(以下简称“精日”)。

中日正常化是哪一年(连大东亚共荣圈)(1)

何谓“精神日本人”?

针对“精日”,维基百科的解释是:“精日”是中国民众对中国籍极端亲日派人士的贬称。中国社会存在着广泛的反日情绪,另一方面,日本文化在中国境内也存在大量受众。一些受日本文化影响深刻的亲日派,对日本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认同的认同程度更高,并把自己比作没有日本国籍的日本人。在一些情况下,他们保持着日本式的习惯,进而可能做出认同日本在二战中宣扬的大东亚共荣圈。

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精神日本人”这种现象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说“汉奸行为”还能被解释,那么赞美“大东亚共荣圈”这种等同于美化侵略的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畴。在我看来,“精日”这种现象绝非简单的“崇洋媚外”。

没去过日本的人更容易“精日”?

要解构“精日”,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什么人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按照许多网友的说法,“精日”大多有个共通的特征:倾向于贬低中国,捧高日本。“在中国不能XXX,日本就可以”、“中国XXX不行,日本就不一样”。所以事实上,他们所表现出的态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的负面态度,即贬低中国;二是对日本的积极态度,即捧高日本。

就这两个方面,我对身边一些接触日本文化较多的朋友做了个小调查,结果十分有趣。

在对日本的态度上,于日本留学、生活过的朋友大多没有所谓“精日”倾向,反倒谈及日本后有挺多牢骚的;而一次没去过日本的朋友却显得对日本情有独钟,嘴边总挂着“一生必须去一次日本”之类的话。可以看出,所谓“精日”的特征,倾向于集中在那些没有去过或者对日本认知较少的人的身上。

“贬低中国”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

就“贬低中国”这一态度来看,不能说持有这一观点的所谓“精日”人群都对中国有比较到位的认知,但至少作为中国人,所知道的中国的情况要比所知道的日本的情况来得多。所谓“精日”人群所持有的对中国相对负面的态度,可以说基本是基于对中国的认知而来。

“我觉得中国的马路很脏”、“我觉得中国制造很多山寨品”、“我觉得中国就是没有很发达”,不论这些态度是否客观,最起码它们是来自于对自身体验的认知。但从小调查可以看出,这些认知是不全面、偏负面的。

在现实生活中,被指为“精日”的这群人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生活并不满意。他们或对生活环境不满,或对工资不满,或对国内考学压力不满。而对中国认知的不全面,恰恰就来源于此。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造成了选择性认知,既潜意识地选择不好的事实来形成对中国负面的认知,从而形成了负面的偏见。

“捧高日本”只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

再来看“捧高日本”这一部分。同样的,不能说所有的“精日”都是完全不了解日本的,但至少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去过日本,去过的也不一定有能力深入了解日本的情况。

通常,一般人会在媒体或舆论构成的非真实环境里,对日本也形成不全面的认知。这种认知是在人接触社会时就会不知不觉形成的,由于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差距、媒体影视作品的差别放送,容易使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逐渐淡忘战争的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拥有隐性的对日本的好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当怀有对中国负面偏见的人接触到由媒体、舆论传播出来的关于日本的部分感兴趣的信息时,他们容易受到这种刺激,使得对中国负面的偏见和对隐性的日本好印象变得外在化。这时,一个基于偏见认知产生的贬低中国、捧高日本的所谓“精日”分子就产生了。很明显可以看出,他贬低中国的根源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而捧高日本则是因为受了日本相关信息的刺激,而将由不满产生的对中国的偏见表现了出来,成为了他的态度。

所以说到底,捧高日本只是因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只不过有负面情绪时,有些人选择从自身找原因,有些人选择从外界找原因罢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