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卷入了安史之乱(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文/历史挺好玩 维权骑士签约作者,抄袭搬运必究)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杜甫卷入了安史之乱(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

提前声明,本文仅仅聊一下李白所处时代的历史,不含政治,请勿断章取义。​读者过分解读造成误会概不负责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人余光中给了李白高度的赞赏。毋庸置疑,妙笔生辉的李白给全盛时代的大唐盛世增光不少。

但与李白诗词方面巨人般的成就相对的是他一辈子在仕途的郁郁不得志。有人说他的浪漫和完美主义不适合做官,也有人说李白只是缺少一个机会,因此很多不得志的文人把李白奉为精神榜样​。

大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登上湖北黄梅县蔡山峰顶的江心寺留下了这首已经进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夜宿山寺》。

这一年,距离李白开始小有名气的十五岁(开元三年),已经过去了十年​。一个喜好剑术且已有多篇诗赋李白已经在大唐盛世​游历了十年。

也是这一年,距离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还有​三十年。​

李白杜甫卷入了安史之乱(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2)

都说大唐开元盛世,但实际情况却早已是盛世狼烟

封建时代的盛世,其实是个伪命题。康雍乾算是盛世吧,马格尔尼使团访华彻彻底底地把马可波罗的黄金国美梦​打碎;大明仁宣盛世是历史承认的盛世吧,打个瓦剌部落大明几乎亡国​,只能靠忠臣于谦力挽狂澜;两宋经济发达,年年赔款都能“直把杭州作汴州”,最后被蒙元铁蹄亡国......

自满到堂而皇之地说自己是盛世,真的很危险。

唐玄宗李隆基,把从武则天武周时代女主称制的传统​恢复回来。什么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统统被他拉下马。没了敌人,​自然是盛世。


李白杜甫卷入了安史之乱(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3)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你觉得仅仅是说那个寺庙高?
败絮其内的大唐盛世像不像那座高百尺的危楼?摘星辰的自然是大唐圣人,不自知帝国开始走下坡路的​唐玄宗李隆基。​

从野无遗贤,倒推李白的仕途不顺

皇帝李隆基主持殿试时看到考生的答题驴唇不对马嘴,非常生气。于是找来主持政务的李林甫问话。怎么现在的考生质量这么差啊?

李林甫说出来这句找骂的名句:野无遗贤。

意思是,​民间没有牛人了。厉害的人都通过科举制度​出来做官了。所以皇上您主持殿试自然遇不到​高人。

李白杜甫卷入了安史之乱(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4)

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关键这个听马屁太多的皇帝居然信了。​

还原历史的真相,最有可能的是怎样?
李林甫把​殿试的考生全换成贵族子弟,然后这群二代纨绔子弟得以​顺利入朝为官。老百姓的孩子也能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远?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醒醒吧,李白诗写那么好当了个没有编制的娱乐官,杜甫三吏三别心系朝堂社稷一辈子才当了八品官(当然,还是唐玄宗退位后儿子唐肃宗的小朝廷)​。
这就反映了一个大问题,本就问题百出的大唐盛世因为上升通道的阻塞真变得狼烟四起。真正的草根起不来,朝廷全是官二代。这样的大唐,妄称盛世。
野无遗贤应该算是大唐上升通道被官二代全部把持的最后体现。李白,在李林甫的野无遗贤之前出名,我们这才记住他。倘若他是在此之后出生,真的细思极恐,大唐可能因此少了这样一位,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的李白。​


你现在读一下这首《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结合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您会不会有更多的感悟。


李白杜甫卷入了安史之乱(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