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乾隆皇帝感情生活故事(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坐在家里,只要打开网络,就能搜索到世界各地的珍禽鸟类。有图片,有视频,还有文字解说。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我们会通过电视来认识、感受大自然的万物生灵之美,赵忠祥老师主持的《动物世界》曾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广袤和壮美。

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的年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获取途径除了书本画册,就是口口相传。也因此很多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普通的鸟类动物,在古代会被神化渲染。

若是往前追溯,目前存世最早也最权威的画册,莫过于故宫珍藏的《清宫兽谱》《清宫鸟谱》和《清宫海错图》。

历史乾隆皇帝感情生活故事(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1)

说到这三本宝书,就不得不说说它们的来头了。三本书中,历史最为久远的要数《海错图》,“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的意思,汉代以前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种海洋生物,后来渐渐成了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海错图》由康熙年间来自民间的博物学高手聂璜,历经几十年,访遍全国各地江海湖泊,考察积累,绘制而成。这部书曾消失在民间,后被带入宫中。《鸟谱》和《兽谱》是1750年至1761年间,由乾隆帝亲自召集当时的重量级宫廷画家余省和张为邦,历时十余载,合作绘制而成,文字解说则由以傅恒领衔的乾隆朝“八大臣”联合完成。

《鸟谱》《兽谱》和《海错图》在当时作为翔实权威的博物图志,成为皇室子弟学习动物知识的重要启蒙读物,也是乾隆帝每天都要翻一翻的枕边书。

按说,这样一套古代物种的传世巨著,又是帝王极爱之书,“再版”到我们普罗大众的手中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

这不,“网红”紫禁城即将迎来600周岁生日,故宫出版社联合中信出版集团,以故宫院藏《清宫鸟谱》《清宫兽谱》和《清宫海错图》为蓝本,“再版”了《故宫里的博物学》。

我手上这本《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鸟谱》,是以清代乾隆时期的官方动物图鉴《清宫鸟谱》为蓝本,专为孩子打造的中华文化通识读本。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乾隆帝每天都要翻一翻的枕边书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奇趣魅力。

历史乾隆皇帝感情生活故事(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2)

人学鸟,还是鸟学人?鸟类世界上演的一出“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在故事里,宋仁宗赵帧的身世扑朔迷离。

在小说《三侠五义》中,北宋真宗的皇后死后,当时的刘妃和李妃均怀有身孕。谁能为皇上生下龙子,谁就可以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刘妃恐幸妃先生下男婴被立为皇后,便设计陷害李妃,她命人将刚出世的婴孩调包,换成一只剥了皮的狸猫,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不明就里的宋真宗以为李妃生下的是个妖物,龙颜大怒,当即将李起打入冷宫,刘妃被立为皇后,而刘妃后来所生的儿子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

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是在鸟类中却有像刘妃那样的角色,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中杜鹃(画名《刺毛鹰》)。

据《本草纲目》记载,中杜鹃以昆虫为食,从不筑巢,喜欢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穴中。可以说,中杜鹃的繁殖过程充满阴谋。

中杜鹏的体形要比淡眉柳莺大,但它们所产的卵却与淡眉柳莺的卵大小相当。中杜鹃好吃懒做,从不筑巢,总是不怀好意地盘算着把卵产到淡眉柳莺的巢中。为保证自己的宝宝被养父母(淡眉柳莺)孵化出来,中杜鹃妈妈会恶意地将淡眉柳莺的卵吃掉或丢弃一些。然后再将自己的卵产在淡眉柳莺的巢穴中。

中杜鹏宝宝能否活下来,全凭自己的造化,因为有些养父母会识破“里猫换太子”的阴谋。为了生存,中杜鹏宝宝和生母一样心狠手辣。淡眉柳莺的卵还没孵化出来,中杜鹏的雏鸟已抢先一步破壳而出,而且会疯狂地将其余的鸟卵推出巢外,以确保自己能活下来。

历史乾隆皇帝感情生活故事(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3)

《本草纲目》卷四十九《禽之三》: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状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者小冠。春暮即鸣,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无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因家候之,以兴农更。惟食早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蜇。

有句话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对一些淡眉柳莺而言,它们将仇人的孩子喂养大。自己却浑然不知,而中杜鹏和它们的宝宝凭借高超的演技,在“狸猫换太子”这出戏中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是人学鸟,还是鸟学人?一个是懒,一个是怕,一个是鸟,一个是人,却都选择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的生存,而不顾道德与良知去为未出世的孩子清理环境。

殊不知,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伴随孩子的应该是爱与宽容,而不是满满的算计和手段。

相较于中杜鹃为了自己的繁衍去“狸猫换太子”,金雕与金雕猎人的相处则多了信任和爱的元素。

金雕与金雕猎人的相处模式中,有人类对自然生命繁衍生息的尊重

历史乾隆皇帝感情生活故事(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4)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掌苍”,这句诗是驯鹰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明证。遥想当年,密州知州苏轼左手牵着猎犬,右臂架着苍鹰去打猎,豪气冲天,好不威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了一幅声势浩大的狩猎图。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

在古代,把金雕驯养好去捕猎,可以养活一家人。在我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地区,哈萨克族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狩猎时,哈萨克的金雕猎人,骑着骏马,手托威猛的金雕,驰骋在原野上。然而,让猛禽乖乖地听从猎人的指令并非易事。

驯雕之路始于找到金雕的巢穴,金雕只在阿尔泰最高最险的地方筑巢。那里山势陡峭,金雕猎人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寻找。若是发现雏鸟后,需要等到雏鸟长出羽毛学会飞行,才可以带走它们。金雕猎人带走小雕时会在果穴上绑一块白布,这个传统则代表了金雕猎人的歉意。

金雕和金雕借人建立起信任和默契需要较长的时间。古人云:“饥则为用,饱则高飏。”金雕猎人会让金雕保持适度饥饿,用食物来控制它们的野性。

金雕不但是哈萨克牧民狩猎的主力,也是他们最可靠的朋友。金雕与金雕猎人井肩作战的日子通常为三四年,最长为七年。时间一到,金雕猎人就要将朝夕相处的伙伴放归自然,让它们繁衍生息。

虽有依傍,却和谐共处,并懂得适时放手。或许,这才是人与自然最好的相处方式——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历史乾隆皇帝感情生活故事(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5)

循着前人的足迹,去了解中国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鸟谱》综合考虑每种鸟的特点,从《清宫鸟谱》中题选了四十种鸟,在各种史书、笔记、小说等古典文献中选取素材,以讲故事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物学知识(如外貌、生活环境、习性等)融合在一起,并辅以《清宫鸟谱》原画和所配文字,将它打造成适合孩子阅读的通识类读物。

这本书遵循鸟类学家郑光美先生的分类方法,将四十种鸟分为陆禽、攀禽、鸣禽、游禽、涉禽六大类。无论是对鸟的选择还是对动物学知识的普及,都力求严谨、细致和周到。在介绍每种鸟的时候,除了考虑其代表性,还兼顾了科学性和趣味性。

为了保留《清宫鸟谱》古朴的韵味,每篇文章的标题都使用了原画的名字。虽然有些名字不为人所熟知,但是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它们在古时候的名称,有助于阅读和学习古文。

《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鸟谱》既严谨、科学,又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在为孩子讲述中国历史中禽类故事的同时,又以博物学视角,从历史、民俗、动物、神话等方面,为孩子介绍它们背后的神话传说、文化渊源、历史演变、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性等。让孩子们在读着有趣的故事,欣常着精美原画的同时,循着前人的足迹,去了解中国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了解那些早已经消失了的或者尚且存在的百鸟故事,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等知识,走进神秘而有趣的鸟类世界。

历史乾隆皇帝感情生活故事(连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的枕边书)(6)

正如中国科学动物研究所博士张劲硕对这套书的评价:“今日热爱博物学者愈多,当我等翻阅故宫所藏清宫画,不得不膛目结舌。文化自信非空谈,了解吾国文化历史或脉络尤为重要!此套书使我们有更清晰的了解与认识。是为荐。”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闫宏斌则表示,《故宫里的博物学》是从出版上再次创新、活化故宫文物艺术的表现,更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