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的知识大全(关于红楼梦的命意)

【新书】关于《红楼梦》的命意,他看见了什么?

落馥香

关于红楼梦的知识大全(关于红楼梦的命意)(1)

《红楼梦》已经成为普通人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方便法门,正如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所言:“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观念、思维、感发、生活、言谈、行动、交际、礼数、文采、智慧……无一不可从这部书中找到最好的写照。”

关于《红楼梦》的命意,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那么,“探佚学”开创者梁归智教授看见了什么?

梁教授多年潜心红学,近日在三晋出版社同时推出五部红学著作——《<红楼梦>:芝麻开门》《<红楼梦>里的四大风波》《百年红学大PK——<红楼梦>研究简史》《缀珠集锦绣——<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红楼梦>里的小人物》,研究不可谓不深,涉面不可谓不广,是红楼爱好者和红学研究者的必备读物。

关于红楼梦的知识大全(关于红楼梦的命意)(2)

作为一部非凡的艺术品,《红楼梦》有其世俗性的一面,处处透着“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学问,但这仅是它的一个层面,而非其全部。《红楼梦》更有其诗性、哲学性即超越性的层面,“嫩寒锁梦,芳气笼人”,幽美深邃,天高地远——也正是这个层面,是它能够成为最伟大文学艺术经典的重要元素。

《<红楼梦>:芝麻开门》一书,集结了红学家梁归智教授的150余篇小文,着重的就是《红楼梦》超越性的层面,但也并非高头讲章,而是从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的尝试,寓深度于浅谈。全书包括“《红楼梦》人物赞”“探佚篇”“艺术篇”和“学术谈”四组文章。读罢此书,便可洞悉《红楼梦》创作方法的奥秘,也就相当于掌握了打开《红楼梦》这个艺术宝藏的咒语秘诀,即便是“80后”“90后”和“00后”,也可以对这部巨著喊一声:芝麻,开门!

关于红楼梦的知识大全(关于红楼梦的命意)(3)

《红楼梦》里写过许多情节矛盾,写得最酣畅淋漓的有四大风波:“宝玉挨打”“凤姐泼醋”“鸳鸯抗婚”和“抄检大观园”。

曹雪芹认为宝玉该打吗?凤姐泼醋事件中存在怎样的价值冲突和处世艺术?鸳鸯抗婚的实质是大房和二房的矛盾公开化?抄检大观园是贾府灭亡的“草蛇灰线”?

《<红楼梦>里的四大风波》为您拨云见日……

同时,本书的第二组文章“红与黑”,试图打通红学与鲁迅学这两大领域。何谓“红与黑”?“红”指代曹雪芹、《红楼梦》和红学,“黑”喻示鲁迅其人其书和鲁迅学。曹雪芹和鲁迅,分别是各自时代之精神痛苦的感受者和先驱者,又是这一历史崎岖进程之思想文化领域的先后接力者,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暗合之处呢?这便是“红与黑”要探讨的重要元素。

关于红楼梦的知识大全(关于红楼梦的命意)(4)

关于红楼梦的知识大全(关于红楼梦的命意)(5)

没有PK,学术就难以向前发展。百年红学研究,至今仍有很多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彼此的“文献考据”和“逻辑论证”谁也说服不了谁,对这些问题的争论,形成红学研究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学研究因此而纷繁复杂、纠缠万状,从而走向深入。

简言概括,百年红学史就是曹雪芹原著和程高本“两种《红楼梦》”的纠缠史、蒙蔽史和解蔽史。所谓索隐派、考证派和文学批评派的现象名目也只有归结到这个“本质”问题上才能获得意义。

红学家梁归智先生的这本“简史”,在风云起伏的红学历史万象中,勾勒出一个学术发展演变的轮廓,虽是粗线条,却简明扼要,摸到“筋”,把住“脉”,点准“穴”,把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让读者和研究者们“眼前一亮”。

《红楼梦》是一部从中华文化的精光灵气中孕育出来的小说,是流淌和跳动着中华文化血液和脉搏的小说。面对它,不仅是面对一部小说,而是面对整个中华文化。小说里洋溢着的绝不仅仅是有关写作技巧或文学价值方面的议题,而有着关系到“天道”“存在”这种“终极领域”的深远意义。

本书集结了红学家梁归智先生有关红学研究的文章30余篇,有关于原著和续书两种红楼的论述,有关于红楼文化思想的探索,有对红楼艺术意境之领略,亦有对跨世纪红学之反思等。

关于红楼梦的知识大全(关于红楼梦的命意)(6)

读《红楼梦》,大多数人只会关注宝黛的爱情悲剧、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大观园里的青春王国,却很少人留意那几百个地位低、出场少的丫嬛、小厮、仆人、管家们。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也透着人性百态,闪着微光,串起这部不朽的巨著。

这是一个大众评“红”的时代,也是一个“小人物”出头露面遍地风流的时代。《红楼梦》里的“小人物”被推向了前台,相关讨论和著作层出不穷,但关注的多是其社会世俗层面的意义,难道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值得挖掘吗?

幸而,曹雪芹写《红楼梦》,对社会世俗的穷形尽相,只是其中一个层面,更本质的另一个层面,乃“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因此,《红楼梦》里的小人物,其实隐含着某种“诗性”,或明或暗,或深或浅,而这一层,正被评“红”诸公们所忽略,本书里的“小人物”,着意的正是他们的“诗性”……

本文来自1月9日三晋好书。

本期编辑:刘 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