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语文知识(部编初中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详解)

学习目标
  • 运用工具书学习文中生字生词,丰富词汇积累;
  •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济南冬天的特点;
  • 体会学习本文层次分明、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积累优美句子并运用典型例句学习仿写;
  •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逐渐培养自己平时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满族,北京人,著名作家。老舍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语言通俗精致,雅俗共赏。代表作品《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国际上颇有影响;话剧《茶馆》也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主要作品还有《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老舍全集》第十四卷),题目由编者所加。1924年老舍远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于是山东济南被他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这部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就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济南的冬天语文知识(部编初中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详解)(1)

生字识记

镶金边(xiāng) 绿萍(pí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发髻(jì)

词语积累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安静舒适。

绿萍:一种植物。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

澄清:水清澈明净。

空灵:灵活而捉摸不透。

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多音辨识

济:济(jì)世 济(jǐ)水

看:看(kàn)见 看(kān)护

得:得(dé)到 可得(děi)注意 要不得(de)

薄:薄(báo)片 薄(bó)礼 薄(bò)荷

澄 :澄(chéng )澈 澄( dèng )清 黄澄澄(dēng])

的:的(dí)确 目的(dì) 好的(de) 打的(dī)

着:穿着(zhuó) 着凉(zháo) 着(zhāo)法 走着 (zhe)

形近辨识

薄(bó)礼 簿(bù)簿册

橙(chéng)橙子 澄(chéng )澄澈 瞪(dèng)瞪眼

撩(liáo)撩拨 缭(liáo)缭乱 嘹(liáo)嘹亮

近义辨析

贮蓄·储蓄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积攒起来使增多的意思。不同点在于:“贮蓄”的适用范围较广,如: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都拿出来了。而“储蓄”一般只适用于钱币。如:我把每月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储蓄了起来,以备急用。

舒适·安适

二者都是形容词,共同之处是都含有适意的意思。不同点在于:“舒适”即舒服、适意,一般用于人对外部环境的美好感受;而“安适”除了适意,还有内心安宁平静的意思。因此它既可用于外部环境,也可用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济南的冬天语文知识(部编初中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详解)(2)

意旨归纳

本文作者围绕济南冬天,分别从这里的山、水以及天气三个方面加以描写,展现了济南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独特的景象。由此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以及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美好生活情操。

美句赏品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矮松的青黑对一髻儿白花,全白的山尖对蓝天,山坡上的一道儿白对一道儿暗黄,微黄的斜阳对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首先色彩的对比和映衬使画面鲜明悦目。再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通过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2、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一个“卧”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也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使文章总体基调相调谐,确有一字传神之效。

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水的碧绿清亮,而且充满春意。另外人格化的写法,使水、水藻和垂柳都有了生命质感,变得楚楚可爱。这里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处处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

提示:在诵读品味类似这些优美句子的同时,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揣摩其表达方法与特点,然后仿写一段话在下面:

表达技巧

1.基调统一,色彩和谐

文章把笔下所见之景都跟这“温晴”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极其和谐的济南冬景图。这样文章中的山和水,济南的城和人,都无不涂上一层温暖晴朗的色彩。即使写雪景,因为暖和,不仅“最妙的是下点小雪”,而且“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多么和谐而温馨的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2.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文章首先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一、二段),再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三、四段),最后才写那垂柳岸边,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而水藻越晴越绿的水上景色(第六段)。由总到分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自然这是就各大层次来说的,而各大层次内部,又同中有异,如第三段由写景兼及写人,第四段由写雪兼及写晴,第六段由写水面兼及写天空。写来笔法活脱,不失参差错落之致。

3.远近大细,各得其宜

文章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而且往往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写来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比如第六段写景,就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的:先写水冒着点热气、水藻、垂柳,最后水面上空以至于半空中、天空上。而第五段的写景,则是由远而近、由大而细的:先写城外、城外的山坡,再山坡上的小村庄,最后写小村庄的房顶上的雪。这种写法,既符合叙述的逻辑顺序,又可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

4.虚实手法,同时并用

实写景物的形象,对景物描写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如文章中“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之类。但是,写景要摹状,还要传神,这就得更多仰仗虚写的手法了。因此,冬天阳光照耀下的济南,不仅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有“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有“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还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的“精神”;而那水呢,对那水藻也就可以有一副“不忍得冻上”的和善心肠了。至于要“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自然也是文章中虚写传神的佳句。

5.适当点题,意义深远

文章点题得法,寥寥数语,便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说,文章在描写了小山雪景之后,作者突然掉转笔锋,以评论者的身份说道:“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既在画面之外,又在画面之中,因为它是画面所本有而又有点不甚明了的。一经点出,济南下点小雪(不能是大雪)的妙处,也就跃然纸上了。另外文章末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也令人有意犹未尽、话犹未了之感,引发读者更深远的思考。

提示: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关键在运用,揣摩其精妙之处,在自己写作训练中加以运用。

疑难点津

1.本文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1)直接抒情。文章开头就相继通过“在北平住惯”“刚由伦敦回来”两次与济南作对比,由此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不仅结论有力,也让这自己这独特感受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等,无不在叙述中抒情,从而达到很好情景交融的目的。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创设优美意境的过程中,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从而形成共鸣,并水到渠成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也饱含喜爱之情。

2.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

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不仅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也是由前面一步步的铺陈得出对济南冬天总的观感,这样既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给人以无穷回味的余地。

济南的冬天语文知识(部编初中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知识点详解)(3)

名家类文赏读

冬日絮语

冯骥才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岁月一天天变短,直到残剩无多!过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为了。

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日历上,还是行走在窗前的阳光里?

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将冻结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总有荫影遮翳,葱茏却幽暗。小树林又何曾有这般光明?我忽然对老人这个概念生了敬意。只有阅尽人生,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小树林一般明彻。只有这彻底的通彻,才能有此无边的安宁。安宁不是安寐,而是一种博大而丰实的自享。世中惟有创造者所拥有的自享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又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明的叶子里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个世界却仍旧一片混沌呢?

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分离愈远的情人,愈显示了他们的心丝毫没有分离;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达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走的,正是你那无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

冬日里,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台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此刻迎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了一句话:

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

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欢迎关注阅读!如需要课后练习或单元测试卷,关注后私聊免费索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