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德育原则有什么(教育家的德育观)

2020年考查了孔子德育观简答题,接下来2021年不会再重复考查教育家的德育观,至少临沂大学不会。但之前作为真题出现过,现做如下整理,已备不时之需。主要涉及孔子,孟子,朱熹,赫尔巴特,杜威。

(一)孔子的德育论及其当代价值

凯程真题解析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73页解析非常到位。

(1)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主要标准是道德品质修养。仁与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礼为道德规范,仁是最高道德准则。

孔子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立志力行要内省,克己改过走中庸,并且学思行并重。

(2)当代价值,4句话

1孔子的德育论是以君子为目标的理想教育信念。

2孔子的德育论是以仁为核心内容的和谐精神教育。

3是以德性优先为原则的道德自律思想。

4是以下学而上达,学思行并重为方法的德育活动。

(二)孟子的德育原则

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他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精神境界。

(1)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描绘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绝不向权势低头,绝不无原则的服从。

3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想混合的心理状态。

(2)培养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径

1持志养气2动心忍性3存心养性4反求诸己

(三)朱熹的德育

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要实现道德教育“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1立志

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

2居敬

“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朱熹说的“居敬”,不是主静,也不同于佛家闭目合十,“耳无闻,目无见,不接事物”的“坐禅”,而是指专心致志,谨慎认真的意思。

3存养

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可见,朱熹“存养”的思想,是从理学的角度对孟轲“存其心,养其性”和“求放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省察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他十分赞赏孔丘的学生曾参“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这是“得为学之本”,是抓住了道德修养的根本。

5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

(四)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1)教育目的论: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

可能目的:是指发展儿童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以便将来选择职业。

必要目的: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2)教育性教学原则

是指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的原则。知识与道德有直接和内在的联系,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养成德行,教学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3)道德教育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包括训育和儿童管理两个方面,是道德的形成过程。

(五)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提出了新个人主义。

新个人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而非无情竞争,

落到教育上,强调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要求学校为一个真正的合作社会造就公民。

新个人主义重视理智的作用。

(1)德育目的:培养时代新人,就是好。

(2)德育途径:在社会中进行,将学校的现实生活,教材,教法称为学校德育之三位一体。

(3)德育方法:

社会方面(目的内容)指社会性的情境,内容,目的,决定做什么。

心理方面(方法精神)指道德教育建立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基础之上。

所有这些思想,对改进当今德育工作,十分有借鉴意义。

课程提前预习,课后反复练习;学习不留空隙,做到规律作息;始终不言放弃,万事皆可成器。

教育学原理德育原则有什么(教育家的德育观)(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